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导致不良反应特点及危险因素论文_孙秀丽

孙秀丽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应用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于本院收治的老年患者2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分析患者应用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β内酰胺与喹诺酮型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所占比例较高;应用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抗生素使用剂量与种类、住院时间、肾肝功能及合并基础性疾病。结论:老年患者应用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多,临床需合理运用抗生素,且进行针对性防治。

【关键词】 抗生素;不良反应;老年;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107-02

大多数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种类多,为抗生素应用较广泛人群,且老年人药物代谢的能力减弱,易增加体内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因此临床医师应在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1]。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200例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引发不良反应危险因素,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于本院收治的老年患者2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口服糖皮质激素、H2受体类阻滞剂与患有呼吸道感染患者排除。其中男女比例145:55,年龄61~86岁,平均(71.68±2.18)岁,15例急诊患者,35例普通门诊患者,150例住院患者。

1.2 方法

统计与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抗生素使用剂量与种类、住院时间、合并基础性疾病、不良反应及肾肝功能。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本研究各类抗生素(大环内酯型、喹诺酮型、β内酰胺型、氨基糖苷型、抗真菌型及磺胺型)引发不良反应(泄泻、肌肉麻痹、呼吸抑制、血管反应、菌群失调、变态反应、肾肝功能异常、其他)所占比例和应用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抗生素使用剂量与种类、住院时间、肾肝功能及合并基础性疾病。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用SPSS22.0软件分析,百分比(%)表计数资料,多因素行Logistic回归处理,P<0.05表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应用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情况

在本研究200例老年患者中,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抗生素有β内酰胺型、喹诺酮型与氨基糖苷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4.50%(89/200)、35.50%(71/200)与11.00%(22/200),其次为大环内酯型7.50%(15/200)、抗真菌型0.50%(1/200)及磺胺型0.50%(1/200);此外,因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主要有菌群失调42.50%(85/200)、变态反应32.50%(65/200)与肾肝功能异常21.50%(43/200)。

2.2 应用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应用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为:患者年龄大、抗生素使用剂量多、抗生素种类多、住院时间长、肾肝功能异常及合并基础性疾病。

表1 应用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多因素Logistic分析(n)

*

3.讨论

临床抗生素品种繁多,药物作用不一,选择面广,了解应用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特点和危险因素对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2]。本研究结果显示:在200例老年患者中,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抗生素有β内酰胺型(44.50%)、喹诺酮型(35.50%)与氨基糖苷型(11.00%),其次为大环内酯型、抗真菌型及磺胺型;此外,因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主要有菌群失调(42.50%)、变态反应(32.50%)与肾肝功能异常(21.50%),表明老年患者应用β内酰胺型、喹诺酮型与氨基糖苷型抗生素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医师应提高意识,合理选择抗生素,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以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抗生素使用剂量多、抗生素种类多、住院时间长、肾肝功能异常及合并基础性疾病为应用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在对老年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年龄、抗生素种类、住院时间与是否有肾肝功能异常及合并基础性疾病,并对药物剂量、种类等进行针对性调整与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以降低抗生素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分析原因可能为:伴随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项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导致机体免疫调节的能力降低,使药物代谢的能力减弱,从而增加患者体内药物蓄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概率[3-5]。此外,老年人易合并各种慢性疾病,年龄较大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时间长,单次使用剂量大,延长住院时间,且肾肝功能异常者降低药物治疗效果,从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应用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医师应针对性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并合理选择抗生素,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改善病情,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雪妹,吴允孚.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耐药菌的体外抑菌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5):1225-1227.

[2]双鸥,周建敏,李健等.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老年患者菌群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4):108-110.

[3]李向阳,徐轶,瞿介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的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分析[J].上海医学,2013,36(1):30-32.

[4]余胜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患者应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5):602-603.

[5]刘玲.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8(9):86-87.

论文作者:孙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导致不良反应特点及危险因素论文_孙秀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