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栋
(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 810000)
【摘要】 目的:探究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8例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这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总结出诊治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有效方法。结果:68例患者治疗出院时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比入院时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要明显降低,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应用心电图检查联合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的病情有很大改善,血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的指标也得到了较好改善。
【关键词】 肺栓塞;呼吸内科;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112-02
急性肺栓塞(简称APE)是临床心肺血管疾病中常见的急重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栓子堵塞肺动脉或肺部动脉分支的其他部位,而造成循环异常所引起的疾病[1]。肺栓塞的发病率位居第三,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其死亡率也位居第三,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在急性肺栓塞的发病初期,其临床症状并不典型,且起病隐匿,就会造成漏诊率的增高,若对肺栓塞的诊断不及时,许多患者也因此致残、致死,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2]。为了探究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措施以及临床治疗效果,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8例肺栓塞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8例肺栓塞患者,其中男患者41例,女患者27例;年龄在37~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2.5)岁。这68例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了血管造影检查以及病理检查进行确诊,其中冠心病患者20例,高血压患者18例,近期外科手术史有10例,2型糖尿病患者6例,肺部感染8例,肺部肿瘤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从患者临床症状来看,有54例患者有呼吸困难,48例患者有心悸,26例患者表现出胸痛及胸闷,咳嗽有47例,其中有2例患者有咯血症状;从患者体征表现来看,其中有20例患者肺部有干湿罗音的存在,8例患者有发绀的体征,18例患者有肺部呼吸音减弱。
1.2 治疗方法
在对68例肺栓塞患者进行治疗时,选用由福田公司生产的FX—4010型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仪以及光电ECG-92型3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仪进行检查。选取的68例患者均进行了抗凝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为:在生理盐水中加入2万IU的尿激酶,将其混匀后采取静脉滴注,作为溶栓药物,在溶栓治疗后要检测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如果患者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就可以继续给予3000IU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药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呼吸以及血液的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该给予及时的处理措施。
1.3 临床疗效评价
在对这68例患者治疗之后,对其分别进行血气分析,包括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肺泡-动脉分压。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愈:血气指标正常,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呼吸困难症状消除。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部分消失或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有较好改善,血气指标为恢复正常,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减轻,血气指标均无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仍然存在。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x-±s)表示,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电图检查结果
68例患者治疗出院时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比入院时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要明显降低,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图下表1。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的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窦性心动过速,②III导联
2.2 临床效果比较
这68例患者在经过溶栓联合抗凝治疗肺栓塞后,有34例患者痊愈,29例好转,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4%。在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
3.讨论
肺栓塞的发病率很高,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在美国的心血管疾病中位居第三,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其死亡率也位居第三,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在急性肺栓塞的发病初期,其临床症状并不典型,且起病隐匿,就会造成漏诊率的增高,若对肺栓塞的诊断不及时,会导致患者的肺循环畸形、低氧血症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若对肺栓塞患者进行及时的溶栓好抗凝治疗,就会降低其死亡率。心电图检查方便、快捷、经济,能够及时检查到心血管循环系统的异常,在诊断心肺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心电图在不具备心肺血管疾病方面检查的医院可以作为早期诊断与鉴别肺栓塞的早期性检查手段[3]。在大多数急性肺栓塞疾病中,心电图往往会呈现多种形态改变,典型的心电图为SI、QIII、TIII的改变,临床典型症状有胸闷、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急性右心衰等,在诊断肺栓塞时,要结合心电图改变与临床表现来诊断,提高诊出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68例患者治疗出院时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比入院时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要明显降低,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心电图的检测结果在肺栓塞早期的诊断中焦简便快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临床上,在对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经过溶栓联合抗凝治疗肺栓塞后,总有效率为92.4%,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对患者进行溶栓与抗凝联合治疗时,要注意患者的自身代谢能力的差异,其造血系统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机能障碍,因此在治疗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如果出现任何异常要做出及时处理。
总而言之,临床上,对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应用心电图检查联合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的病情有很大改善,血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的指标也得到了较好改善。
【参考文献】
[1]陈锦平.肺栓塞呼吸内科临床诊治方法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05(25):106-107.
[2]符秀虹.老年肺栓塞4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20(2):293-297.
[3]刘霞.分析肺栓塞呼吸内科临床诊治方法[J].大家健康.2015,1(09):78-79.
论文作者:程国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患者论文; 心电图论文; 肺栓塞论文; 呼吸论文; 内科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疾病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