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措施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晶晶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沈阳联勤保障中心第968医院 心血管内科 110000

【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措施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抽选我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焦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综合护理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指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1]。抽选我科收治的5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综合护理措施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中的应用。现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抽选我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46.1±1.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伴有头痛、盗汗、寒战等症状。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2.1体温护理

2.1.1观察体温及皮肤黏膜的变化,动态监测体温变化情况,每4~6小时测量体温,并准确记录体温变化,绘制体温曲线,以判断病情进展及用药效果。评估皮肤有无瘀点、色泽是否改变、指(趾)甲下线状出血等情况以及有无消退。

2.1.2正确采集血标本:告知患者及家属为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及准确率,需多次抽血,且每次采血量较多,在必要时甚至需要暂停抗生素,以取得其理解和配合。24小时内应至少抽血3次,在体温上升前、体温上升时、高热时采集静脉血,可间隔30~60min,每次采血量为10~20mL以上。如已使用抗生素的应根据医嘱暂停用药3~6天,再作血培养。如考虑真菌、厌氧菌、立克次体的患者应作特殊的培养。

2.1.3发热护理: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观察体温的变化情况,保持皮肤干燥舒适,病室安静通风,出汗较多时应注意适当补充水分及电解质,注意身心得到休息,患者发生寒战时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2]。另外,必要时可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如安痛定等肌肉注射,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2.2用药护理

2.2.1及时、准确的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严格按照要求时间准时用药。

2.2.2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2.2.3注意有无消化道症状、细菌耐药的产生等。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密切观察症状及体征,及时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2.4由于抗生素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应经常更换穿刺部位,注意保护血管,可使用静脉留置针。

2.3饮食护理

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清淡有味易消化食物,以补充发热引起的机体消耗。对于食欲差的患者应做好健康教育,解释营养摄取在适应机体代谢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进食能力,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可少量多餐[3]。同时做好口腔护理,以增进食欲。

2.4心理护理

2.4.1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预后及自我护理。

2.4.2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

2.4.3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放松。

2.4.4指导患者家属及朋友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关心,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5并发症护理

栓塞可发生于机体的任何部位,因此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因活动量过大而引起血栓脱落。注意患者有无腹痛、头痛的发生。对于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尤其要警惕肺栓塞的发生[4]。一旦发现栓塞征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结果

3.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2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4讨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又可分为自体瓣膜心内膜炎、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和医源性心内膜炎(NIE)[5]。受累瓣膜最常见为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少见于三尖瓣及肺动脉瓣。主要机制是畸型孔道喷出的血流冲击心内膜面,引起损伤而致病,多发于高速血流处、高压腔至低压腔处[6]。最后,抗体凝集素、血小板及大量细菌附着繁殖,从而形成赘生物。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加强护理干预,防止病情加重导致严重后果。

本研究中两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中,显效15例(占55.6%),有效10例(占37.0%),无效2例(占7.4%),治疗总有效率为92.6%,27例患者均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中,显效11例(占40.7%),有效9例(占33.3%),无效7例(占25.9%),治疗总有效率为74.1%,其中21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7.8%。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焦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苑,任鹏涛,杨婧,等.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7):1531-1532,1535.

[2]刘冰.综合护理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8).

[3]宋晓娟.综合护理模式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价值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5).

[4]胡芳.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5):229-230.

[5]蒋晓玲,陈颖.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4).

[6]王鹤,邢云利,王超,齐文杰.3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8, 20(5).

论文作者:李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措施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