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规则”翻译选注#183;“史记”_褒姒论文

“群书规则”翻译选注#183;“史记”_褒姒论文

《群书治要译注#183;史记》选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记论文,译注论文,选登论文,群书治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穆王即位,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文王、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无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顺祀,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命,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有不至,则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今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无乃废先王之训而几顿乎?”王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诸侯有不睦者。

厉王即位,好利,近荣夷公。芮良夫谏,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夫王人者,将道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有用,周必败。”王不听,卒以荣公为卿士,用事。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夫民虑之心,而宣之口,成而行之。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叛。袭王,王出奔于彘,宣王即位。修政,法文、武、成、康遗风,诸侯复宗周。

幽王嬖爱褒姒,欲废后,并去太子。用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为太子。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欲悦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益不至。王之废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乃与绘、西夷犬戎共攻王。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

周成王、康王的时代,天下安宁,刑法搁置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周穆王继位后,想要攻打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能讨伐。先王只对天下显扬自己的德化,却从不炫耀自己的武力。军队平时蓄积力量,待必要时才出动,一出动就有威力。如果只是炫耀武力,就会漫不经心,漫不经心就没有人惧怕了。先王对待民众,努力劝勉民众修正自己的品德,使他们的性情敦厚;增加他们的财富,改善他们的生产工具;让民众懂得利和害的所在,用礼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专心致力于有利的事情而躲避有害的事情,百姓心中感念天子的恩德而同时又畏惧天子的声威,所以才能保住先王的事业得以世代相承、日益壮大。从前我们的先祖世代担任农官,服侍虞和夏两朝,后来累世继承这种美德,没有辱没祖先。到了文王、武王时代,他们将祖宗盛德之光再次发扬光大,再加上慈爱和善,敬重神明,爱护民众,普天之下没有不欢喜的。商纣王对百姓犯下了很大的罪恶,民众不能忍受,都高兴地拥戴周武王,因此才发动了在商郊牧野讨伐纣王的战争,先王并非崇尚武力,而是关怀体恤民众的疾苦才用武力为民除害的。先王的制度,国都近郊五百里内的地区是甸服,甸服以外的五百里的地区是侯服,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区域为宾服,在向外蛮夷之族居住地区为要服,戎狄之族居住的地区为荒服。甸服地区的官吏要参与祭祀天子祖父、父亲;侯服地区的君长要参与祭祀天子的高祖、曾祖;宾服地区的君长要献上祭祀天子先祖的祭品;要服地区的君长要按时纳贡;荒服地区君长要来朝拜周王朝。按日祭祀祖父、父亲;按月祭祀高祖、曾祖;按四季献上祭祀先王的祭品;按年纳贡;终生朝拜周王朝。先王推行以上制度时,有不按规定参加祭祀祖父、父亲的,就要省察自己的思想;有不来参加祭祀高祖、曾祖的,就检查自己的言论;有不进献祭品的,便检查自己的典章制度;有不纳贡的,就检查上下尊卑的名分;有不来朝见的,就要修养自己的德行。以上五点都做到了,仍然有不来进献朝见的,才动用刑罚。依法惩治不祭者,派兵攻伐不祀的,征讨不献祭礼者,谴责不纳贡的,警告不朝见的,于是也就有了施以刑罚的法律,攻伐的军队,征讨的装备,严厉谴责的政令,还有以文德告谕的王令。如果文告、命令都发出了,仍有不来敬献朝贡的,就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德行,而不轻易地劳民远征。这样一来,近处没有不听从的,远处没有不归顺的。如今犬戎各族带着他们应纳的贡物前来朝见,而您却说‘我一定要按不进献祭品的罪名征伐他们,而且要向他们显示武力’。这岂不是违背先王的教诲,而您也将面对失败的危险吗?”穆王终究还是去征伐犬戎了,结果只获得四只白狼和四只白鹿。从此以后,荒服地区就不来朝见天子了,诸侯之间也出现了不和睦的现象。

周厉王登上王位,贪图财物货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劝谏说:“王室恐怕要衰微了!荣夷公只喜欢独占财利,却不知会有大祸。财利是世上万物自然产生出来的,是大地宇宙包容承载的公共财产,如果谁想独占了它们,那危害就大了。天地万物是天下众生的共同财富,每个人都要从中获取他的生存所需,独占必然要招来很多怨恨,招来怨恨却又不去防备灾难,却用来教唆君王,君王怎能长久呢?做人君的,应将财物发给上下群臣百姓。使神、人、万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即便如此还要每日诚惶诚恐,唯恐有怨言产生。而如今您却要学着独占,这怎么行呢?平民若想要独占财利,还会被称为强盗。如果大王您真的要这样做的话,那么归附您的人就会很少了。荣公如果被重用,周朝必定会衰败。”厉王不听,还是用荣公为卿士,掌管国事。

周厉王实行暴虐政治,奢侈傲慢,国人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召公劝谏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政令了!”厉王发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了就报告,立即杀掉。这样一来,议论的人少了,可诸侯也不来朝见了。后来,厉王更加严厉,国人没有敢开口说话,路上相遇时,只能互相用眼色示意。厉王见此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只是堵塞了百姓的口,堵住百姓的口要比堵住河流的后果更加严重。河水堵塞蓄积,一旦决口,伤害人一定会很多;堵塞了百姓的口也是一样道理。所以,治水的人要疏通水道,使水流通畅;治理百姓的人,要开导他们,让他们讲话。因此百姓有嘴巴,如同大地有山河一样,器用财物都从这里生产出来;又好像饶田沃野,百姓的衣服粮食从这里生产出来。百姓把话从嘴里说出来了,政事的好坏也就可看出来了。百姓把心里想的公开说出来,成熟的意见就可以实施。若堵塞他们的嘴巴,那能维持多久呢!”厉王不听劝阻。从此,国人都不敢说话,过了三年,大家一起造反,袭击厉王。厉王逃到“彘”地。周宣王登上了王位,整顿政事,效法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风,诸侯重新奉周王室为宗主。

周宣王去世后,周幽王继位后,宠爱褒姒。幽王想废掉王后申氏,也就是申侯的女儿,和她所生的太子宜臼,册立褒姒当王后,册立褒姒的儿子伯服做太子。褒姒不爱笑,幽王用了各种办法想让她笑,褒姒仍然不笑。幽王为她点燃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赶来了,却不见有敌寇,褒姒看了便哈哈大笑。幽王为了取悦褒姒,又多次点燃烽火。诸侯们渐渐都不相信了,看见烽火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周幽王废掉了申后和太子,申侯发怒,联合缯国和犬戎一起攻打幽王。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的救兵,但是诸侯的援兵却都没有来。最终幽王被杀死在骊山脚下。

标签:;  ;  ;  ;  ;  ;  ;  ;  ;  ;  ;  ;  

“群书规则”翻译选注#183;“史记”_褒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