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育嵩[1]2004年在《新世纪校园规划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当前许多高校不同程度都面临着扩大、调整、合并和改建、搬迁、新建等各项任务,因此建设未动,规划设计要先行。本文即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笔者新世纪参与的几个校园规划项目的实践和对国内若干大学校园的调研的基础上,对新世纪校园规划做出的实践总结和思考。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定性归纳、分析比较并且结合实例进行定量研究。全文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方法。对国内校园规划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回顾。第二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通过对亲身参与8个校园的比较,归纳,定性、定量分析,总结新世纪我国校园规划发展的一些内在规律、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第叁章在第二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新世纪校园规划的一些设计要点。包括规划形态、校园整体风貌,功能分区,交通组织,老校园改扩建与再生的特征,单体建筑设计,校园环境设计等几个方面。第四章简要总结了新世纪校园规划发展的趋势。第五章为全文的总结与反思。在进行了归纳对比,以及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再回头对实践项目进行评价与反思,做出总结。
海佳[2]2011年在《基于共生思想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研究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我国社会经济各领域建设努力贯彻、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背景下提出的。具体到大学校园建设领域,在经历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近十几年大规模快速建立发展过程之后,当前的大学校园建设以及相关规划理论研究,已更多地从对量的重视,转而到对质的关注——如何建立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已然成为摆在校园规划建设者面前一道崭新而又迫切的难题。通过对已有校园规划理论、文献的汇总分析,本文发现:当前许多关于校园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讨,多是围绕校园建筑的节水、节能等相关技术性措施而展开;缺乏从总体规划的全局性视角,来系统、全面地解读可持续校园的内涵及其规划建设问题。为此,本文研究内容突出了总体规划在校园环境建设及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根本性、决定性作用,并通过形成相对具体、完善的规划设计策略,实现了对现有校园规划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本文首度将共生的基本思想与理念引入到大学校园规划研究领域,并尝试从共生的视角对可持续校园基本内涵做出了创新性解读,从而为本课题研究展开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指导。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与主要技术路线——即在构建起较为系统、完整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体系之基础上,进而得出具体而富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策略,并重点突出了针对以下叁个层面的策略研究内容:层面一,基于校园发展的整体开放需求(也可称之为外向型需求),提出了可持续校园规划的城市共生策略研究;层面二,基于校园发展的客观本体需求(也可称之为内向型需求),提出了可持续校园规划的时空共生策略研究;层面叁,基于校园发展的核心品质需求(也可称之为文化性需求),提出了可持续校园规划的文化共生策略研究。同时,在具体规划策略的形成与完善过程中,本文始终强调适度、辩证的策略研究原则,提倡策略建构的适宜性和经济性,以此凸显对我国目前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较好适应。最后,本文通过建构可持续校园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实现了对上述各项具体策略的系统整合,以体现研究成果的完整性和策略群的整体效益。总之,本课题研究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创新和突破——第一,将共生思想引入校园规划研究领域,凸显了研究视角的创新;第二,提出了基于共生思想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体系,体现了研究思路的创新;第叁,形成了许多具体、且不失创新精神的设计策略与工作方法,实现了研究内容的创新。
王河[3]2011年在《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它最少保守,最富有进取精神。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是岭南现代建筑的十分重要的课题,研究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可以为当代岭南建筑和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我们对岭南建筑及中国建筑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第一章主要阐释了岭南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岭南建筑学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清朝初期西方文化开始对岭南建筑进行影响,并指出广州十叁行商馆建筑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首先交汇之处,岭南建筑学派开放、吸收的特性开始最初的显现。和研究了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指出西方建筑文化不仅影响了岭南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渗透进了岭南乡村建筑景观里面。第叁章主要研究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指出西洋式建筑的强势进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固守,以及时代进程中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思想革新的过程中,中西两种建筑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及融合,促使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192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出现和现代建筑思想在岭南的传播则是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林克明等建筑师对于现代建筑思想的早期传播和现代建筑的早期实践则可认为是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聚集了一批第一代岭南建筑师的勷勤大学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解放后岭南建筑师较好地继承了勷勤大学时期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囿于政治环境的情况下,仍然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夏昌世提出岭南建筑应强调通风、遮阳、隔热的岭南建筑创作观,开启了现代岭南派建筑探索的道路,夏昌世的建筑创作观、建筑理论观和建筑教育观,成为当代岭南建筑学派丰富的思想源泉。夏昌世可被视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以佘畯南、莫伯治为首的岭南建筑师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岭南派建筑成为全国建筑创作的典范。特别是以莫伯治为主的酒家园林的创作,可以被视为岭南派建筑的开创之风。到白天鹅宾馆的创作成功,一大批岭南派建筑岭成为中国建筑创作时代新风,南建筑创作从思想、实践、风格、理论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岭南建筑也从一个流派发展到了一个学派的新水平。建筑学界已经开始认同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和成就。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岭南建筑学派不断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最近十年,岭南建筑学派成果丰富,其创作理论亦从侧重于风格和形式发展到一个思想体系,岭南建筑学派已经用一个思想体系去指导自己的创作,作品遍布全国,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逐渐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主阵地。第六章主要通过笔者二十多年来对岭南建筑学派的理论学习、探索和建筑创作实践的7个代表性案例,其中从珠岛宾馆到松园宾馆的设计在中国自己传统的格局中追求中国岭南的现代建筑新的形式,其目的是探索一条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和地方性的创作道路;而帽峰沁苑就强调岭南建筑空间的“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海南热带叁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酒店的设计,则讲求运用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的创作思想在异地的运用,表明岭南活态空间手法的创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不局限于狭窄的地域主义;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则以时代的高度,把握机遇,通过大型的国际赛事的契机,挖掘岭南传统工艺美术与建筑空间的叁庭迭翠的活态空间的美感,以及岭南传统吃市街道的平民市井生活氛围,展示岭南民俗民情的一面。这些项目的获奖说明已经获得政府和专家一定程度的肯定,亦是笔者继续探索岭南建筑学派理论与实践的动力。通过对岭南地域建筑历史及地理、人文环境的溯源,以及对岭南派建筑产生的条件和背景的梳理,阐释了岭南建筑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在21世纪的新发展,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和广州亚运场馆的建设,昭示岭南建筑学派已经走向成熟和取得了新的发展高度,并完成了从无派有派无派的超越,其创作理论和思想体系今后应继续充实、提高和成熟、完善。
谷扬[4]2017年在《文脉视角下的武汉大学校园空间与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武汉大学被认为是中国最美丽的校园,其早期校园空间格局和建筑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一直是后续校园建设的参照,对校园新的建筑及空间产生了极大影响。长久以来,校园建设中决策者和设计者多试图建立与早期校园规划建筑的联系,却面临缺乏理论指导的困境。虽然现今学者们已经对武汉大学校园与建筑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以描述性为主,且感性成分居多,相关考据稍显不足,缺乏基于历史语境的理性分析和时空脉络上的整体梳理,未能对武汉大学校园与建筑特征给出明确的界定。以此为背景,本文借文脉的视角,通过图表归纳与图解分析等方法展开对武汉大学校园空间与建筑的探索。论文主体内容大致分两个部分:第二、叁章的文脉本源特征研究和第四章的文脉传承研究。第二章在梳理了武汉大学形成与发展,新校舍建设缘由等规划背景的前提下,将最终呈现的校园选址与总平面规划图与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模式、域外规划思想、中国早期校园规划风尚、地形条件制约等外在影响因素结合考察,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推测凯尔斯的选址意图和校园规划过程中的相关思考,归纳出武汉大学校园规划层面的文脉本源特征。第叁章结合设计师的教育背景、民国时期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技术等影响因素,从建筑平面形制、立面语言、空间与结构体系以及细部设计等方面探讨和总结了武汉大学建筑层面的文脉本源特征。第四章在文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参照二、叁章所归纳总结的武汉大学校园空间格局特征和早期建筑形式特征,从校园空间形态演变与校园建筑风格演变两个层面梳理和评论了 20世纪50年代以后校园建设活动中存在的文脉传承手法,总结武汉大学文脉传承的动因并通过挖掘武汉大学早期校园建筑相对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具有的进步意义,归纳出早期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留给当代的叁点基本启示,以期为未来的校园更新提供更开阔的思路。
张鹏[5]2014年在《昆明中心城区高校校园区位演变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集约化、产业化及国际化的趋势,大学城建设成为高校校园发展的热潮,其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高校校园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校园区位以其与城市关系的变化过程记载着城市和高校的发展轨迹,这种轨迹是一个历史传承的过程,但是中国高校区位变化又有自身的特点,不同于国外高校区位的历史连续发展历程,因此研究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高校区位更具有普遍意义,对我国高校校园区位变化趋势的预测更有借鉴意义。本文以二十世纪初出现的私立东陆大学开始至今的近百年问昆明中心城区的高校校园为研究对象,以其在城市中的区位变化为研究内容,试图通过回顾昆明高校校园区位的发展演变过程,深入剖析其不同历史时期内高校区位分布的特征,探索造成区位变化的原因以及其影响结果和动力机制,并对中国高校区位发展的趋势和规划理论提出预见和建议。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是论文的准备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高校校园及区位领域的研究现状,并界定了校园区位的概念,阐述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论文的研究基础部分,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高校校园发展过程,以及高校校园区位的演变过程,并对国内外高校校园区位与城市的空间关系进行归纳总结。第叁章是区位的演变分析,研究昆明中心城区不同历史时期高校校园的分布,总结了昆明高校校园区位变化及其特征以及高校校园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和内在联系。第四章研究昆明高校校园区位变化所产生的影响,通过高校区位变化对社会、城市和人群以及自身四个层面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第五章分析了昆明中心城区高校校园区位演变的动力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进行分析总结。第六章为结论,对昆明高校校园区位的研究结论做出总结,并提出我国高校校园区位的发展影响因素,展望高校校园区位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未来高校校园区位的规划建议。
邓巍[6]2007年在《高校新区校园环境规划设计初探》文中提出“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当前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扩大、调整、合并、改建、搬迁以及新建等一系列问题,然而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对校园进行规划设计。本文即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笔者在新世纪初参与的几个校园环境规划项目的实践以及对国内若干大学校园的调研的基础上,对新世纪校园的规划设计做出的实践总结和思考。大学校园环境包含了丰富的功能性和深刻的艺术性。本论文根据当前国内外大学校园环境的发展状况,以高校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时代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对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新要求,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讨了国内外校园环境沿革、校园主体人的行为心理特点、高校新区环境建设的矛盾层面以及规划设计的新理念、环境空间的层次与形态、主要景观要素等方面,从而提出了如何创建有利于各种校园生活的外部空间。并从高校新区景观环境模式和校园空间个性的角度总结出了校园环境应追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环境空间的场所性、以及校园文化的延续性。并提出了未来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的叁个趋势:自然和生态的回归、历史和人文的延续、高技术和高情感的创造。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为大学新校园的环境建设提供一点理论依据,从而能够更好的为校园的使用者提供一个自由舒适、丰富多变的人性化校园环境。
严湘琦[7]2007年在《当代大学校园形态演进及整合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的具体体现,伴随时代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校园建设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当今,在市场经济与“科教兴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高校校园形态的发展正面临着优化整合的大趋势。本课题的研究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现在特定时期我国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转变的众多现象进行考察,试图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归纳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大学校园发展的几种基本模式,提出城市发展中大学校园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对现在大学校园更新、新校园建设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国大学校园形态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该部分主要包括我国古代大学校园形态,我国近现代大学校园形态与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形态叁个部分。第二部分,重点研究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形态的转变,并从经济形态的转变,城市空间的发展,教育体制与模式的改变,以及使用人群的改变方面论述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从经济形态的转变来看,20世纪下半叶,中国经济制度经历了剧烈的变革,这一转变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大铺垫;从城市空间的发展来看,大学校园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与社会有着越来越广泛的联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给校园形态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教育体制与模式的改变来看,当今随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势必产生出新的高等教育的思想和模式,而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校园空间和建筑形式也将发生变化。就使用人群的改变来看,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与以往年代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高校传统校园室内、室外交往空间明显不足的现状将会大大改变。第叁部分,当前大学校园形态更新整合模式。这部分主要从大学校园形态整合的理论,大学校园形态更新整合的必要性与意义,校园空间形态更新整合的模式,我国当前大学校园形态发展中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的。本文所使用的大学校园形态整合的理论包括现代城市设计理论,校园规划理论,整体协调与空间整合的关系叁个理论。大学校园形态更新整合的必要性与意义主要包括新的功能要求和现实的状况要求对校园形态进行整合,校园建筑的现实的状况要求对其进行更新整合,规划设计的局限性要求我们对校园进行更新整合。我国当前校园形态更新模式主要分为旧校区的改造和新校区的建设两种。我国当前大学校园形态发展中的问题,就旧校区来说,支离的空间结构,风格不统一,用地紧张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新校区来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尺度偏大,结构松散,对使用者关注不够都是其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从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的原则入手,对新世纪大学校园形态发展进行了展望。这部分主要从新世纪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的原则和新世纪大学校园的空间形态展望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就新世纪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的原则来说,主要包括整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弹性优化原则,文化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发展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八个原则。本文在原则的基础上对新世纪大学校园的空间形态进行了展望,设计了集约性空间形态,交往性空间形态,开放性空间形态,历时性空间形态,生态性空间形态五种空间形态。
宫铭[8]2012年在《高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赋予高校全新的历史使命,不但要承担教育和科研的基本功能,更是构筑地域性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和“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全国各地高校纷纷以原址改扩建、建设新校区等方式应对和缓解扩招带来的校园环境压力。很多校园景观的改造建设在前期未全面分析校园文脉和精神、中期规划过于理想化、后期施工建设工期短等情况下仓促实施,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如何在满足日益增长的使用人群对校园景观需求的同时,提升和重塑富有活力和特色的校园景观环境,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论文在这一大背景下展开对高校校园景观改造的思索和探究,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南京高校校园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分析高校老校区和新校区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景观改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立足于文化传承和展现地域性特色的高度,从高校校园景观改造的宏观和微观层面分门别类的进行问题阐述和对应改造手法研究,随后佐以实践项目论证本文中所提及的改造手法的可实施性。全文的最后对高校校园景观改造的建设思路和营造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避免各类问题的重复发生,从而实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过程,希望能使我国的高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向更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刘骁[9]2017年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叁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叁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叁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叁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叁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叁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叁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白辉[10]2008年在《大学校园演变、更新》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的作用日渐凸显,而大学在其间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显重要。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从培养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并将最终走向普及教育及终身教育,从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扩招,平均年递增34%,1996年美国的毛入学率为80.9%,中国提出2010年前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还有广阔的前景,但现阶段对大学校园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本研究不单纯从校园的内部而且把学校的演变、更新放入城市,借鉴城市理论已有的相关成果,从规划学、社会学、管理学及建筑学的角度来考虑,探索大学校园演变、更新的思想观念及实践方法。本书以大学校园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叁部分:首先,探寻中外大学的的起源和发展,本书着重分析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均对大学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学科是大学校园演变、更新的原动力,校园规划的研究方向之一应是高校发展与城市空间和产业分布产生之间的关系研究。其次,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主线,通过分析云南农业大学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同样是有机渐进,但云南农大远没有牛津、剑桥、美国斯坦福大学那么幸运,道路不畅、景观无层次和中心感、空间混乱、建筑毫无特色。得出,从各学校和农大的演变历史来看,大学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城市给大学提供了支持,当代竞争日趋激烈,城市之间也不例外,有必要对城市和大学之间的关系作深入研究。最后,就大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大学优势学科影响产业分布和空间格局、协调机制的建立及校园的更新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1]. 新世纪校园规划实践与思考[D]. 朱育嵩. 清华大学. 2004
[2]. 基于共生思想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D]. 海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3]. 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 王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4]. 文脉视角下的武汉大学校园空间与建筑研究[D]. 谷扬. 武汉大学. 2017
[5]. 昆明中心城区高校校园区位演变研究[D]. 张鹏. 昆明理工大学. 2014
[6]. 高校新区校园环境规划设计初探[D]. 邓巍. 华中农业大学. 2007
[7]. 当代大学校园形态演进及整合研究[D]. 严湘琦. 湖南大学. 2007
[8]. 高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 宫铭. 南京林业大学. 2012
[9]. 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10]. 大学校园演变、更新[D]. 白辉. 昆明理工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