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性临床分析论文_刘丽

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性临床分析论文_刘丽

(成都誉美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51)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性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或癌前病变患者80例及同期健康受试者5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宫颈脱落细胞,检测HPV、CT、HSV-2及EBV。 结果:各组患者HPV、CT、HSV-2及EB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需高度重视。

关键词:感染;宫颈癌;癌前病变

HPV infection and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associated clinical analysis

Liu Li

Chengdu Beauty Hospital Chengdu Sichuan 610051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fection and clinical analysis of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Methods: January 2014 - May 2015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80 cases and 50 cases of the same period in healthy volunteers for the stud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elected subjects cervical cell, detecting HPV, CT, HSV-2 and EBV.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each group HPV, CT, HSV-2 and EBV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and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are closely related, we need attention.

Key words:infection; cervical cancer; pre-cancerous lesions

[中图分类号] R2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的癌症,其发病机制研究尚不明确,但众多临床研究表明,其发病与细菌、衣原体、病毒等生殖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常见有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沙眼衣原体(CT)、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2)、细菌性阴道病(EBV)等有关[1-4]。本次研究这几种感染与宫颈癌发病之间的关系,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宫颈癌或癌前病变患者80例,年龄范围在22~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53±3.32)岁。患者经病例组织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和(或)癌前病变(CIN),其中宫颈癌患者15例,CINⅢ为14例,CINⅡ为20例,CINⅠ31例。同时选取同期5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年龄范围在23~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31±3.3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宫颈脱落细胞,检测HPV、CT、HSV-2及EBV。取样前患者74小时内避免进行阴道冲洗或局部用药且48小时内无性生活。HPV-DNA采用美国Digene 公司研制的HC-Ⅱ HPV-DNA 检测试剂盒,运用杂交捕获法进行检测。CT 检测: 采用PCR 技术检测,试剂盒购自深圳匹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HSV-2 检测: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技术检测,试剂盒购自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安达基因诊断有限公司。EBV检测: 采用PCR 技术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或者百分率来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显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对各组患者HPV 比较结果显示,最高检出率为92.9%,与对照组的6%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77.33,P<0.05)。HPV检出率随宫颈癌病变程度下降而下降。CINⅢ92.9%(13/14),CINⅡ63.0%(13/20)、CINI38.5%(12/31),与对照组相比 6%(6/1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各组CT感染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CT感染率为40.0%(6/15)显著高于对照组 12%(6/5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6.42,P<0.05);CINⅡ、CINⅢ感染率分别为 35%(7/20)、35.7%(5/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6.32、7.42,P<0.05),CIN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HSV2感染率相比,宫颈癌组33.3%(5/15)、CINⅢ28.6%(4/14),CINⅡ25.0%(5/20)、CINI 19.4%(6/31)与对照组4.0%(2/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各组EBV感染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宫颈癌组40.0%(6/15)、CINⅢ28.6%(4/14),CINⅡ25.0%(5/20)、CINI29.0%(9/31)与对照组14%(7/5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

3.结论

宫颈癌是临床上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历癌前病变、早期浸润和浸润癌三个阶段[5]。临床研究表明,控制癌前病变转归及发展可以组断宫颈癌的发生,将其其发病率。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各组患者HPV 比较结果显示,最高检出率为92.9%,与对照组的6%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77.33,P<0.05)。HPV检出率随宫颈癌病变程度下降而下降。CINⅢ92.9%(13/14),CINⅡ63.0%(13/20)、CINI38.5%(12/3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各组CT感染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CT感染率为40.0%显著高于对照组1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6.42,P<0.05)CINⅡ、CINⅢ感染率分别为 35%(7/20)、35.7%(5/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6.32、7.42,P<0.05),CIN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HSV2感染率相比,宫颈癌组33.3%(5/15)、CINⅢ28.6%(4/14),CINⅡ25.0%(5/20)、CINI 19.4%(6/31)与对照组4.0%(2/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各组EBV感染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宫颈癌组40.0%(6/15)、CINⅢ28.6%(4/14),CINⅡ25.0%(5/20)、CINI29.0%(9/31)与对照组14%(7/5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需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Jemal A, Siegel R, Xu J, et a1. Cancer statistics 2010[J]. CA Cancer J Clin,2011,60: 277-300.

[2] 梁文红. 人类乳头状病毒( HPV) 与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 300-301.

[3]龙香娥,费红军. 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1,51: 115-116.

[4]孔凡华.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1):42-44.

[5] 范岩峰,李健,许榕仙,等.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的探索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4):447-450.

作者简介:刘丽(1981-)女,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工作。

论文作者:刘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性临床分析论文_刘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