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市政工程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市政工程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其中涉及到污水的治理、垃圾的处理以及道路养护等。因为市政工程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所以安全监督难度也持续提升。由于施工单位没有重视这些安全隐患,进而出现了比较多的施工安全问题。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现状;监管对策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城市化发展中,市政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数量比较多,复杂程度较高,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也比较多,管理难度较大。对此,需要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这样才能够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1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现状
施工单位施行的各项操作不是十分规范,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依据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要求展开竣工验收工作,在施工阶段需将施工设计图纸中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依据展开各项工作。但是现阶段,我国投入建设的市政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一般不会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也没有质量控制措施,比如在施工阶段没有依据现行规程中提出的要求展开混凝土调配工作、没有依据既定的频率针对施工材料展开检验工作、在施工阶段中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等,这些问题会使得市政工程整体性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此外,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容易受到各类干扰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天气因素和地理因素。比如地下水因素,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如果地下水丰富,则会对路基施工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路基稳定性降低,这就要求综合考虑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
2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形式
现阶段比较常见的安全监督管理形式包括:第一种就是日常监督管理,在开展市政工程施工的时候,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对于施工现场开展安全检查以及安全管理。在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时候,能够选择定期的形式以及不定期的形式,主要的任务就是确保现场施工保持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至于专项监督管理形式,需要安全监督管理单位在开展市政工程建设的某一个时期,增强对于安全隐患的监督以及管理,之后再参考所存在的各种需求,通过选择一定的方法,来掌握具体的责任情况。
3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方法
3.1确保文明施工,正确使用施工机械
市政工程的施工项目是比较多的,会使用比较多的施工机械,有一部分机械专业性比较强,比如混凝土搅拌机,或者起重机械以及垂直运输等,工作人员在使用这些设备的时候,需要按照有关的安全规范来进行使用。不仅如此,在开展市政工程施工的时候,工作人员要确保能够正确使用这些设备,防止出现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如此就需要增强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使得在进行市政施工的时候能够提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能够充分掌握施工时期所涉及到的施工机械的具体情况。无论是采购或者是使用施工机械,都需要按照在试运行的时候对于设备的需求,而且需要正确调整施工设备,等到结束之后开展检测工作,提升有关参数的正确性,这样可以使得施工更加安全,更加准确。
3.2建设安全监督管理团队
为做好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工作,工程建设单位管理人员需高度重视提升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以便为推动安全监管工作的展开提供基础。这就要求市政工程建设单位为安全监管人员提供技能培训的机会,利用该种培训机会,对安全监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以便管理人员可熟识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重要内容,并引导其将条例内容融入日常管理行为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培训之后,对工程安全监管人员进行考核,从而保障每位管理人员可充分掌握安全管理操作技能与专业性理论知识。此外,市政工程建设单位还需明确规定每位安全监管人员需认真学习安全技术标准,并于工作进入开展阶段之前,制定详细、合理的安全监管工作安排,为施工阶段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提供必备条件。
3.3增强施工现场管理,增强安全监督管理能力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来说,需要增强施工现场管理力度;对于市政部门来说,需要充分明确各个责任主体,这样可以增强管理和控制市政工程项目环节,而且可以显著细化监督管理方法。特别是施工单位需要设置合理的施工方案,而且需要正确设置那些特殊的专项施工方案,增强控制和管理各个施工细节。市政部门需要增加资金,增强控制和管理资金使用,尤其是那些重要部分的管理,及时找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解决。不仅如此,也需要增强市政部门安全监管能力,借助先进的技术来增强整体的效率和质量。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选择合理的监控形式,而且需要正确采集信息化管理数据,接着就是需要增强对于施工作业以及质量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最后就是需要建立一个高质量的监督管理队伍,有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个人素质和比较充足的工作经验,而且需要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
3.4增加安全监管资金投入
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监管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求施工企业应结合市政工程施工建设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安全监管专项资金投入量,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在工程施工前,首先需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备,并将安全管理资金的落实情况纳入到道路工程项目的验收考核标准当中。施工单位应该为施工人员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同时制定安全防护设备检查制度,对各类防护设备做好定期检查,对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将其纳入到施工现场安全考核中。在具体的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安全设备有质量问题或者是缺失,则应严肃追责,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问题。
3.5采用信息化安全监管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监管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LBS系统、安全网络系统等平台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项目安全监督管理中。通过应用信息化监管技术,能够提升监管工作效率,准确把握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并利用短信、微信等平台系统,在重大节假日,或遭遇恶劣天气时,加强安全监管。
3.6提升安全监管机制执行力度
为保障安全监管机制得以贯彻落实,推动市政工程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并做到将安全监管责任分配到个人,强制要求安全监管人员始终落实相关的安全施工规定。此外,为增强安全监管部门的强制性、执行力度与权威性,在工程施工阶段,市政工程建设单位要将现有的规章制度、安全施工条例作为行为依据,并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规范化的施工手段,对工程建设与推动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与检查,其中,检查方式需具备方法性与程序性,以便保障每个施工阶段的各项制度可得到严格遵守与落实。同时,在此环节,市政工程建设单位需致力于寻找工程施工阶段所潜在的安全事故隐患或问题,之后,对该类安全隐患的出现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及时采取高效的问题解决措施。
结语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是比较系统的,要想消除所存在的安全事故,就需要持续提升监督管理力度。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持续提升监管力度,而且需要改进有关的责任制度,不仅需要明确具体的主体责任,而且需要及时消除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设置一个良好的生产制度。
参考文献:
[1]王艳.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现状及监管对策[J].建筑安全,2018,33(04):11-13.
[2]李艳彬.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的现状及监管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43):52.
[3]崔海兴.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现状及监管对策[J].建筑安全,2014,29(10):33-36.
论文作者:王兴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安全监管论文; 市政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工作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