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服务街(镇)社区教育的对策
冯素华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中奥分校 广东·广州 510545)
摘 要 街(镇)社区教育处于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体系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面向新时代,开放大学应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探索服务街(镇)社区教育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开辟创新性发展路径。
关键词 开放大学 服务街镇 社区教育 对策
服务源自于实践,2005年美国IBM公司率先提出服务科学 SSME(Service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将服务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该理论认为:服务科学渗透各行各业的不同领域,SSME是服务科学、服务管理和服务工程三者的结合。2012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624-2011》“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明确定义:“服务是服务提供者与顾客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其结果通常是无形的。”教育是服务性行业,具有服务业的一般特性,教育服务的过程同其他服务性行业一样,属于特殊性的教育消费过程。受教育者是教育消费服务主体,教育工作者是教育服务的生产者,通过交互性的教育服务,由教育工作者向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产品,在教育服务中让受教育者对教育产品的理解和消化,进而完善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素养。开放大学作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是社区教育服务的承接主体,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社区教育服务质量。实践证明,以开放大学、社区学院和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主阵地,把教育办在街(镇)社区,主动适应、全面对接和深度服务社区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灵活便捷、公平开放的学习方式和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提升开放大学在街(镇)社区教育的支持服务水平,实现开放大学与社区教育的融合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开放大学应有的教育功能,提高街(镇)社区教育的质量、实效和现代化水平,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1 开放大学服务街(镇)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社区教育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推动了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2012年7月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组建的国家开放大学挂牌成立,从电大转型升级中赋予了开放大学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挑战。从街(镇)社区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开放大学凭借自身的办学优势,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主动服务街(镇)社区教育,持续发挥着对街(镇)社区教育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推动了街(镇)社区教育发展,也为自身提升办学水平、强化教育能力、完善服务质量注入了新动力,实现了开放大学与街(镇)社区教育的合作共赢。2016年6月28日国家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内容形式更加丰富,教育资源融通共享,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居民参与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总体目标,这无疑是目前和今后开放大学建设发展的重要政策依据,为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强大动力。随着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终身学习网络初步建成,办学主体日趋多样,学习型社区发展势头良好,开放大学如何抢抓发展机遇,更好地服务街(镇)社区教育,促进街(镇)社区教育创新发展应成为当前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研究课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开放大学在服务街(镇)社区教育发展中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自身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服务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表2可知,在0.01、0.5和2.0 mg/kg的添加水平下,螺虫乙酯和B-enol在猕猴桃和土壤中的回收率为75.49%~105.54%,相对标准偏差为1.96%~7.91%;在0.01、0.05、0.10 mg/kg的添加水平下,B-glu、B-keto和 B-mono在猕猴桃和土壤中的回收率为73.97%~110.52%,相对标准偏差为2.32%~7.65%。结果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1)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自开放大学挂牌成立以来,虽然重新明确了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赋予了开放大学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受财力保障等现实条件的制约,开放大学难以平衡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关系,学历教育和社区教育两种运行机制有较大冲突,追逐短期经济效益使成人学历教育成为办学主导,导致“重学历教育、轻社区教育”的办学行为的出现,造成开放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服务机制并未随着办学定位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办学理念更新没有紧跟改革发展步伐,原有的电大系统领导意识没有切实转变,服务、责任和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没能从顶层设计上加以根本性的解决,教学目标、方式、方法未能在社区教育迅猛发展中全面转型,无形中弱化了开放大学服务社区教育的应有教育功能。处于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体系承上启下重要位置的街(镇)社区教育,直接面对广大市民,服务基层群众,惠及百姓生活,但受制于社区条块隔绝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等,服务意识不强,办学理念不清晰,对推进街(镇)社区教育这一基础工程认识不足,社区资源整合优化乏力,项目管理缺乏有效管控,办学重心向下、服务街(镇)社区教育往往更多地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很难”的尴尬局面,难以发挥开放大学服务街(镇)社区教育的主导作用,教育服务功能无法得到凸显。
(2)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开放大学凭借自身优势已逐步成为社区教育的支持者、指导者和践行者,随着新技术革命引起的全球知识革命和社区居民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有限性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教育需求,实践型、技能型师资力量不足的客观现状难以适应街(镇)社区教育教学需要,社区教育覆盖面和适应性有限,成为支持街(镇)社区教育服务水平的一大桎梏。由于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尚未紧跟社区教育发展而彻底转型,课程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社区教育需求,在社区教育中仍旧更多地沿用传统教育模式,缺乏微课、网上教学视频等多元的现代化教学方式,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和利用不足,社区居民学习模式途径有限,教育服务选择面过窄,制约了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获得感。而街(镇)社区教育中心作为开放大学服务社区教育的直接承办者,缺乏必要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政策和制度支持,自身办学条件和教育能力有限,只能在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中承担社区教育任务,缺乏稳定有效的社区教育服务机制,没有形成成熟有序的办学模式,没能充分发挥街(镇)社区教育中心在开放大学服务社区教育中的龙头作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街(镇)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J油田位于辽西凹陷北洼和中洼之间的低凸起上,整体构造形态为被断层复杂化,地层向南倾的断鼻构造。含油层系发育于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高点埋深-1820m,闭合幅度约200m(图1)。
1)首先加载至预计破坏荷载的40%,然后在5%~40%预期极限荷载范围内反复加载、卸载5次,每个加载循环时间不能少于5 min;
2 开放大学服务街(镇)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教育改革必将不断深化,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教育终身化发展特点越来越突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进程中,街(镇)社区教育作为整个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础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和创新发展,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发挥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获得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开放大学服务街(镇)社区教育将有如下发展趋势:
(2)终身学习成为人的生活方式。随着人类社会迈入知识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传统意义上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被彻底打破,更新知识和能力成为满足职业要求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互联网社区教育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为街(镇)社区居民终身学习提供了便捷现实的条件,个性化定制学习等呈现多样化需求,终身学习将成为人的日常生活方式。
(3)混合学习模式广泛应用。混合学习是指面对面传统学习和在线学习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是未来教育的重要形态和发展趋势。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街(镇)社区教育的深度融合,呈现双向互动新趋势,人工智能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有力助手。混合学习模式使网络社区教育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势之一。
(3)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就目前而言,开放大学受传统社区教育观念的影响,面对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准备不足,创新驱动不够,虽然积极运用了网络教育和网络课程资源等元素,但是缺乏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街(镇)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动态研究,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规划没有及时进行相应调整,缺少多层次多样化选择的社区教育项目,且建设形式比较固化,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学历教育的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融合,学习平台落后,学习资源缺乏,课程设置陈旧,社区教育变异为老年教育、老年活动的代名词,无法全面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与街(镇)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期望相矛盾,挫伤了街(镇)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开放大学服务街(镇)社区教育的支持指导不足,服务功能低下,直接影响社区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而各个街(镇)自成条块,各自为政,开放大学服务街(镇)社区教育缺乏足够的行政资源,覆盖广大街(镇)社区家庭的渠道没有打通,难以调动和协调社会各方力量,造成社区教育资源很难共享,教育资源大量闲置,服务功能提升受到严重阻碍。由于自上而下推进社区教育的序向,造成社区教育对象单一,难以提高社区教育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开放大学精准服务街(镇)社区教育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措施无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满足和服务街(镇)社区居民教育需求显得苍白无力,社区教育无法真正融入社区治理。
好逑汤其实是荷叶笋尖樱桃斑鸠汤,本来就细嫩的斑鸠肉,得荷叶之清、笋尖之鲜、樱桃之甜,虽然荷叶是苦的,配入清汤未必味美。但其取自《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倒是很有江南菜附庸风雅的味道。
(1)技术变革打破街(镇)社区教育壁垒。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人类历史上第四次产业革命,整个社会加速迈入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行业融合和跨界合作成为必然。在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推动下,社区教育将融入社会治理,彻底打破原来各自为政、各管一方的社区教育隔绝局面,构成一个统一的连续的过程,结成一个社区教育共同体,通过政府、开放大学、行业企业、社区共同发展社区教育,从而促进社区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4)服务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对开放大学社区教育服务能力建设支持不力,支持政策不健全,法规不完善,社区教育领导体制尚未形成,社区教育经费难以得到根本保障。就目前来说,政府的支持力度和项目经费落实问题是电大转型实施社区教育、开放大学服务社区教育面临的首要难题。虽然国家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但地方性社区教育的相关配套性文件规定尚未出台或落地,社区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单一,社区教育共同体仍未搭建,统筹服务保障有待增强,服务供给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开放大学服务街(镇)社区教育尚处于“上热下冷”、“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同时,横向沟通交流与合作不足,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亟待建立,加上社区教育的专业科研队伍匮乏,社区教育理论研究滞后,不能自成健全的体系,缺乏有效的服务街(镇)社区教育智力支撑。
3 开放大学服务街(镇)社区教育的对策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领导下的开放大学,根本的工作中心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导向,服务街(镇)社区教育就是为了人民,街(镇)社区教育发展必须依靠人民,街(镇)社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开放大学转型变革、实现跨步发展、担当社区教育领军职责的根基。街(镇)社区处于党同群众连接的“最后一公里”,是社会治理的重心,开放大学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动作为,打开界限,融入到街(镇)社区居民之中,在社区教育实践中和人民群众对话,与人民群众交往,从街(镇)社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需求入手,从街(镇)社区居民的所思所想和教育服务感悟里得到启发,吸收营养,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精品意识,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2)树立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协同发展是自然法则对人类的贡献,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开放大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城乡,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新型大学,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协同发展是构建终身教育的重要路径,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与社会服务在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高度契合。服务街(镇)社区教育,必须以协同发展为引领,充分认识到开放大学与社区教育之间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的教育价值,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立足街(镇)社区,走进街(镇)社区,动态把握教育需求变化,开发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针对社区教育问题发力,构建协同发展引领社会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推动服务能力提升,为街(镇)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服务,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3)探索具有“互联网+”特征的新型社区教育发展路径。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社会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作为社会治理功能之一的社区教育,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社区教育深度融合,改变传统社区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重构社区教育新模式,为社区居民创设实时、自由、共享的学习环境,形成促进社区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教育发展新形态。开放大学服务街(镇)社区教育,应顺应“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树立新型社区教育发展思路,以学习者“获得感”作为发展社区教育的核心关注点,根据街(镇)社区居民学习需求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教育资源建设,重塑适应“互联网+”特征的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能力结构,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社区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借助包括高等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各类社会教育实体的课程进一步拓宽传统社区教育内容,提供个性化定制教育服务,改革传统社区教育评价体系,实现社区教育价值增值。当前,开放大学要抢抓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利机遇,主动参与到一体化大数据建设中去,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动社区教育与“互联网+”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4)创新街(镇)社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获得感”是街(镇)社区居民评价社区教育质量的核心,体现着开放大学服务街(镇)社区教育的人文关怀,而学习支持服务是街(镇)学习者“获得感”的关键。作为街(镇)社区的主要实施者,开放大学要把学习支持服务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积极促推社区教育法规政策的落地落实落细,积极争取资金投入,探索社区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改革教育模式,变革学习方式,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建设创新型社区教育共同体,构建社区教育组织网络,遵循服务业发展趋势着力打造学习支持服务团组,创新学习支持服务机构的运作机制和模式,不断提高服务街(镇)社区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教学水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切实增强街(镇)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 鞠光宇,江虹.中国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浅析.网址: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201/c1053-29800860.html,人民网-教育频道,2018-02-01.
[2] 闻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人民日报,2017-10-11.
[3] 郑丽.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策略分析.文学教育,2018(08).
[4] 夏伟,肖坤,李夏菁.协同创新发展引领高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和路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
[5]罗湲,吴南中.“互联网+社区教育”新形态:内涵与实现途径研究.成人教育,2018(9).
[6] 余祖伟.需求理论视角下电大实施社区教育的策略研究——以广州市委例.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0.28(5).
Countermeasure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Service Street(Town)of Open University
FENG Suhua
(Guangzhou Open University,China Austria Branch,Guangzhou,Guangdong 510545)
Abstract Street(town)community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hree-level network system of community education.Facing the new era,the Open University should conform to the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service streets(towns)so as to open up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h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and learning society.
Keywords open university;service street(town);community education;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x.2019.05.015
[基金项目]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 2019年科研基金项目(“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专项)课题“开放大学服务街(镇)社区教育的对策”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9KY19
标签:开放大学论文; 服务街镇论文; 社区教育论文; 对策论文;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中奥分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