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妇幼保健院 浙江 宁波 315500)
【摘要】目的:评价磷霉素的体外抑菌活性,并评价其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联合磷霉素钠;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分离得到的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检验,磷霉素钠实验。结果:研究显示磷霉素钠对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为32μg/ml,对沙门氏菌则为64μg/ml,未见耐药;对照组与观察组痊愈率、愈显率、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时间、尿液浑浊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霉素耐药率相对较低,在泌尿系感染治疗中疗效较左氧氟沙星无显著优势,但联合用药在控制尿液浑浊、加速细菌清除方面可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磷霉素;药动学;药效学;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160-01
磷霉素使用方便,组织分布较好,毒性低,无抗原性,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是国家基本药物[1]。本次研究试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并采用临床研究评价其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临床确诊;(2)临床资料完整;(3)未合并其它类型感染;(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多部位感染,ICU收治;(2)曾接受过24h全身抗感染治疗,且有效;(3)接受抗生素治疗但72h内便开始调整用药策略;(4)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严重肝肾功能障碍;(5)参与其他科学研究。入选对象94例,其中男45例、女49例,年龄18岁~82岁,平均(63.4±10.5)岁。导尿管相关性感染61例。病程2~11日,平均(3.5±1.6)日。高热11例,尿液混浊16例,尿道口充血或分泌物18例,肾区痛10例。术后感染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体外抑菌研究
选择临床培养分离得到的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扩增后,37℃培养18~2还,含量分别为109CFU/ml,3×108CFUml。配置磷霉素钠,配置成为100μg/ml药液,4℃保存,现配现用。进行药物稳定性考察,60℃12~24h观察溶解形状、Ph变化。测定最小抑菌浓度。
1.2.2临床疗效研究
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1日0.2~0.4g,24h每次,静脉滴注或口服,疗程≥3日。观察组:联合磷霉素钠治疗,单剂量,3g/d,连续3日。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退热时间,细菌清除时间,尿液浑浊消失时间。体外抑菌实验最小抑菌浓度。
1.4 疗效判定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细菌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价疗效:(1)痊愈,全部恢复正常;(2)3项恢复正常,未显效;(3)好转,有所好转,1~2项恢复正常;(4)无效,病情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表记录数据,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采用(x-±s)反映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n或%反映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显示磷霉素钠对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为32μg/ml,对沙门氏菌则为64μg/ml,未见耐药。观察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愈显率分别为66.0%、17.0%、12.8%、4.3%、83.0%,对照则为63.8%、19.1%、10.6%、4.3%、83.0%。对照组与观察组痊愈率、愈显率、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时间、尿液浑浊消失时间分别为(2.3±1.6)d、(1.4±1.6)d低于对照组(3.4±1.0)d、(2.3±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磷霉素可干扰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的早期,阻抑其合成,且不易被细菌转化为对菌体自身有用的物质,具有广谱杀菌作用。本次研究显示,其对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细菌耐药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磷霉素尽管应用时间较长,但耐药率并不高[2]。本次研究显示,相较于左氧氟沙星在规定时间内其痊愈率、愈显率无明显优势,但在细菌清除、改善尿液混浊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需注意的是,有报道显示葡萄糖、磷酸盐可能会减弱其抑菌活性,故不适合与葡萄糖作为溶媒输注[3]。磷霉素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协同作用,可增强其他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同时具有独特的抗菌机制,耐药菌发展较缓慢。磷霉素毒性较小,对于妊娠女性而言,磷霉素治疗接受率较高。磷霉素还有一点的免疫增强、减毒作用,缓解药物过敏反应[4]。磷霉素药动力学特征较复杂,胃肠道吸收30%~40%,4h达到峰值,组织、体液分布广泛,在肾脏中浓度较高,可用于肾脏为主的各个部位感染治疗,甚至可直接用于冲洗感染伤口,为药物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综上所述,磷霉素耐药率相对较低,细菌清除效果好,有助于快速控制感染。
【参考文献】
[1]王秋菊,宋晓玉,全勇,等.磷霉素与妥布霉素联合应用对呼吸道感染常见菌的体外抗菌活性[J].
[2]胡付品,朱德妹,汪复,等.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21(05):365-374.
[3] Fujitani S,Sun HY,Yu VL,et al.Pneumonia due to Pseudomonas aeruginosa:part I:epidemiology,clinical diagnosis,and source[J].Chest,2011,139(4):909-919.
[4]石华,徐述雄,李凯,等.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4):3524-3526.
论文作者:林伟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磷霉素论文; 细菌论文; 统计学论文; 抑菌论文; 沙门氏菌论文; 尿液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