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造企业的R&D预算管理分析_预算管理论文

基于制造企业的R&D预算管理分析_预算管理论文

基于制造企业研发预算管理的问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造企业论文,预算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我国制造企业“只大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对研发活动重视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处于世界经济链条中的下游,竞争力不强。而这些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就是对研发活动缺乏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沿用传统生产制造领域中的预算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研发活动周期长、风险大、耗费多、失败率高的特点。

一、“管中窥豹”——一个典型研发预算失控的案例

D公司主要从事铁路运输设备和动力机械制造,主要产品有各种机车车辆及其配件,并维修机车。此外公司还大力发展相关多元化产品,开拓城轨车辆市场,投入大量研发精力和财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不断加大对新型产品的开发和投入。然而,随着研发任务量的剧增,研发投入的加大,企业研发环节的问题层出不穷。在过去,企业虽然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但是将预算的重点放在了生产部门和车间,虽然也有研发、生产计划,人事招聘计划、财务部门的年度预算等,但是这些都是单独的,并没有统一结合,也没有考虑到企业资源的分配问题,导致问题频发。

1.研发计划内任务不能完成。各个部门作出的研发生产计划经常因为所需要的设备、人员保障不能到位而受到影响。调查发现,业务部门做的预算中的设备、人员需求与设备部门、人事部门预算根本不能配合,各个部门闭门造车。

2.研发计划外事项发生较多。2004年,随着路外市场的开拓,科研生产项目增加,企业发生了大量的设备购置,后经统计,当年购置的设备金额为近百万元,而其中超过一半金额的设备购置是年度预算中没有的。

3.研发计划内事项没有资源保障。正是由于计划外事项抢占了有限的资金资源,导致很多预算内的项目反而因为资源不足而受到影响。经统计,当年计划内设备购置的预算金额完成比例不到80%。

4.研发预算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由于企业所签订的产品合同都有确定的合同总价,客户只要求合同的全面履行,对于研发企业的成本没有要求。企业在编制研发预算时往往只是粗略地确定一个研发费用预算总额,由于预算控制上不得力,在研发资金拨付和人力资源分配过程中往往只要能研发出来,只要是必需的,只要上报,即使预算中没有也予以拨付,根本没有任何审批,更很少去关注研发资金的用途;也正是如此,各个部门对预算都不够重视。

5.缺少风险控制意识。企业曾经自筹开发过一个项目,由于没有预算控制,基本上是“敞口”开支,而对于研发进度和项目应用前景的估计不足,导致该项目失败,企业花了3年时间投入的几百万元全部成为亏损。

此外,研发部门与生产、销售甚至财务部门产生了很大的隔阂。研发部门常常抱怨销售部门在做市场调查的时候未考虑研发的可行性和成功性,好大喜功,很多签回来的合同,往往在交由研发部门开始研发之后才发现成功率很低。

在对历史和现状做了调查之后,笔者分析了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

1.对研发预算重视不足。企业的预算管理没有覆盖企业的全部业务活动,仅考虑了主要的项目和生产经营活动。对于项目的研发,公司往往只重视大合同的项目,对于小的项目没有细致的计划,在预算中“拍脑袋”或者省略掉,等到实际需求出现了,才发现根本没有相应的预算,于是预算外事项频频出现,争夺有限的资源,而由此造成的资源缺口又没有处理预案,往往令管理者措手不及。

2.缺乏一个有效的研发预算组织机构。D公司目前由财务处独揽公司预算管理工作。研发活动这种成本费用较难预测的项目,其预算编制和控制难度很大,这难免导致在编制研发预算时比较粗放,预算控制松弛,对研发预算追加缺乏审核、协调,只要部门领导认可,计划管理部门认可,即可拨付资金。

3.研发预算目标粗略。D公司往往只在年初确定一个研发费用总额的粗略的预算目标,研发预算目标没有落实到具体的研发项目、研发团队、研发阶段,从而导致责任无法落实到位,无法实施控制。

4.研发预算编制不准确。对项目的预计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到研发部门与生产、销售等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之间以及与企业外部客户等之间的协调,而且对于具体的研发项目、研发项目的各个阶段也缺乏具体、细化,涉及多个维度的规划和安排,编制时没有企业整体的统筹协调。这些都导致了D公司总是发生不同研发项目之间相互争夺资源的现象。

5.研发预算执行不力,随意调整。D公司研发活动中预算超支现象普遍存在,对于研发预算调整审批不严,研发预算控制流于形式。

6.研发部门绩效评价与研发预算脱节。D公司主要按照研发项目的完成数量等指标来考核研发部门管理者和研发人员,而对于研发预算执行情况的考评往往流于形式,未与研发部门、团队、项目及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相挂钩。

总结以上的原因,健全的研发预算管理体系的缺失是造成D公司研发预算目标不科学、编制不准确、控制不力、评价失效的主要原因,也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可见一斑”——存在的普遍问题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来对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预算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制造企业建立了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但是研发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甚至缺失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另外,研发预算管理尚未形成涵盖组织、流程、方法等为一体的体系。因此,如何结合研发活动的特点,建立规范而严格的研发预算管理制度和体系,这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研发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机构设置不健全,职责权限不清晰

制造企业往往将研发预算的编制交由单独的一个部门来完成,由于研发过程十分复杂,不仅涉及研发材料的消耗、研发设备的采购、研发团队的投入等很多环节,而且需要与生产、销售、财务等多个部门沟通。因此单一部门很难承担得起研发预算的制定工作,即使制定出来也很难满足预算编制全面性的要求,使得制定出来的研发预算只能代表少数相关人员的意愿。

(三)流程体系不完善,管理方法不适用

根据梁莱歆(2007)所做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占调查样本35%的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的同时却不进行研发预算。即使已经开展研发预算管理的企业往往也只注重最后的研发结果,将研发过程视为“黑箱”,对于黑箱中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的安排和使用往往都是研发部门的“暗箱操作”,企业不做任何干预也毫不知情,研发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研发过程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周期长的特点,企业无法准确地预计到一个较长研发时期内资源的消耗,因此研发预算需要不断地根据市场等条件的变化相应地进行调整。而目前在制造企业中,绝大多数仅采用零基预算方法来编制研发预算,很明显这种预算方法难以应对研发活动的这些特点,严重影响了研发预算的执行效果。此外,在研发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对于研发预算的调整比较随意,未经层层上报和授权审批的环节,致使研发预算实施的效果不佳。

(四)研发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研发预算的编制需要大量的信息,而目前很多制造企业在研发预算的信息管理方面比较薄弱,往往由于信息的不充分而使得研发预算的编制难以开展,编制的预算质量不高。同时,大多数企业在编制研发预算的时候都采用手工手段或者Excel,这显然不能适应研发项目不确定性高的要求。因此,要改进我国制造企业研发预算管理水平,就必须提高企业研发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三、“迫在眉睫”——构建科学有效的研发预算管理体系

研发活动的复杂性要求研发预算具备多维度的特征,目前我国制造业无论是行业层面上的研发“三低”现状还是企业层面上的众多研发管理问题,都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系统有效的管理控制体系来帮其脱离“困境”。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控制手段,通过战略目标分解、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考评,可以将企业内外部环境与内部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降低企业风险。但目前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又不能满足控制研发活动风险的需要,因此,构建针对研发活动的集研发预算基础条件、研发预算基本理念、流程和方法等为一体的研发预算管理体系就具有明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笔者认为一套科学有效的研发预算管理体系至少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可以实现研发预算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现实中所存在的部分企业不做研发预算或随意编制研发预算,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缺乏规范的研发预算管理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一套科学有效的研发预算管理体系,首先应做到制度上的完善,将研发预算纳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研发预算管理组织、流程、方法体系,明确各组织部门的权利和责任,保证研发预算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增强研发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严肃性,改变以往把研发视为“特区”而使其游离企业全面预算的现象。

(二)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研发预算模式

由于研发活动研发周期长、受影响因素多、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将传统的预算管理思路用于研发预算则难以适应。因此,一套科学有效的研发预算管理体系应该建立动态研发预算管理模式(梁莱歆等,2010),一方面,采用分阶段预算的方法,能适应研发活动的阶段性特点;另一方面,采取动态管理的思路,是一种建立在预测技术、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基础上的预算管理模式。

(三)可以实现从多个维度设定、分解研发预算目标并对其进行考评

研发活动受到众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并根据变化适时调整原先的研发计划。另外,研发活动对整个企业研发流程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研发团队的人才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为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可能导致研发周期延长或者研发经费超支,甚至是整个研发项目的失败。企业实施研发活动的最终目标是降低产品成本或者推出新产品,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研发活动的价值贡献度。因此,一套科学有效的研发预算管理体系可以将市场、企业内部研发流程、研发团队人才素质的提升以及财务目标等多个维度有效结合起来,将研发目标(结果)、研发进度和研发投入作为具体切入点来对研发活动进行研发预算目标的分解、综合性的预算执行与控制以及全方位的研发预算考评,从而避免因对某一方面的片面化追求而导致整个研发活动的失利。

知识角

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又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目的在于增加国际储备手段,以调节国际收支逆差。它最初是为了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创设的,设立时每特别提款权单位被定义为0.888671克纯金的价格,也就是当时1美元的价值。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黄金非货币化以后,特别提款权于1974年改为16种货币定值,1980年改为5种货币定值,经过多年调整,目前成为一个以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4种货币综合而成的“一篮子”计价单位。虽然特别提款权已经和黄金不再有任何联系,但“纸黄金”的名称却沿用了下来。

特别提款权不同于普通提款权,它是基金组织创设的账面资产,没有发行基金,但按基金份额进行分配,分配后不必偿还。特别提款权仅用于政府间的结算,支付国际收支逆差,而不能用于贸易或非贸易支付。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用分配到的特别提款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顺差国换回所需要的货币,待国际收支好转后,须将超过一定比例的部分予以复原。特别提款权还可以直接用于偿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和利息费用;参加国之间只要双方同意,也可直接使用特别提款权提供和偿还贷款、进行赠予、用于远期交易和借款担保等各项金融业务。同时,特别提款权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作国际储备。此外,用特别提款权作为统一的记价单位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各成员国货币和特别提款权之间的折算比例,也就体现了各成员国货币的汇率情况。

摘自《财务与会计》:理财版(京),2011.10.65

标签:;  ;  ;  ;  ;  ;  ;  ;  ;  ;  

基于制造企业的R&D预算管理分析_预算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