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总理翻脸不认接班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来西亚论文,接班人论文,不认论文,总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月2日,马来西亚总理府宣布,解除安瓦尔·伊卜拉欣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职务。马哈蒂尔总理同其接班人安瓦尔终于翻脸,两人不和的长时间传言成为事实。当日下午5时许,通往安瓦尔官邸的各条道路都被封锁,只有记者及安瓦尔的支持者获准进去;另一方面,许多防暴警察守卫在马哈蒂尔总理的官邸外,显然是防止安瓦尔的支持者前来抗议。
两天后,马哈蒂尔总理又宣布从执政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中开除安瓦尔。由此,安瓦尔失去执政党和政府中的一切职务。
安瓦尔在家中举行记者招待会发泄心中的不平和愤怒,认为他是最高政治层权力斗争的受害者。
政治明星 结怨甚多
安瓦尔于1947年8月出生于槟榔屿,曾就读于马来亚大学,当时是全国知名的学生运动领袖。1982年,他加入执政党巫统,得到巫统主席、政府总理马哈蒂尔常识和提拔。1991年,安瓦尔出任财政部长,两年后被任命为副总理,同年担任巫统第一副主席,被马哈蒂尔内定为接班人,成为马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
安瓦尔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但结怨甚多。以他为首领的巫统少壮派在党选中不断地将一些巫统元老赶下台。先是1982年9月,他竞选巫统青年团团长职位,同老资格的原任团长苏海米激烈较量,以10票优势获胜。两年后,苏海米力图东山再起,不料还是不敌安瓦尔,他的政治前途因此完结,其愤恨之情可以想象。
尔后,安瓦尔与巫统前第一副主席、前副总理加法尔结下怨恨。在1993年11月的巫统党选中,羽翼已丰的安瓦尔在支持者怂恿下向加法尔挑战,竞选第一副主席,他成功地赢得巫统代表们的支持,获得145个巫统区部提名,而加法尔只获得7个区部提名,双方的实力对比悬殊,强弱已分,加法尔愤而出走他国,安瓦尔一派赢得包括第一副主席在内的大部分要职,加法尔等一批巫统元老下台。
3年之后,再次举行巫统党选,领导巫统妇女组织12年的女强人拉菲达阴沟里翻船,败给了安瓦尔阵营的沙哈拉。尽管马哈蒂尔仍予以重用,任命她为国际贸易和工业部长,性格刚强的拉菲达因为失利不甘心,她从此与沙哈拉及其阵营的龙头老大安瓦尔有了芥蒂。
总理支持 尚无大碍
现在73岁的马哈蒂尔是东南亚国家中老资格的领导人,从1981年起担任巫统主席和政府总理至今已18年,在马执政党和政府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正是由于马哈蒂尔的鼎力支持,安瓦尔才能崛起,安瓦尔深知这点。他尊称马哈蒂尔为“老师”、“父亲”。
在1995年11月举行的巫统代表大会上,巫统破天荒地通过了“主席和第一副主席两个最高职务不竞选的”议案。根据此议案,安瓦尔不用竞选蝉联巫统第一副主席,这表明安瓦尔的威信直追马哈蒂尔,已达到其政治生涯中的巅峰。
常言道: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此后,有关安瓦尔的不利传言不断。1996年5月,吉隆坡盛传内阁将改组,安瓦尔辞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职务,马哈蒂尔予以否认。3个月后,谣传更甚,说安瓦尔要迫马哈蒂尔退位,马哈蒂尔断然否认。同年10月,马哈蒂尔接受一家报纸的采访时赞扬安瓦尔“绝对有办事能力,”并全力支持安瓦尔。内阁改组的猜疑一直传到1997年4月,甚至成为当时影响马来西亚股市下跌的一个因素。
总理叫接班人靠边站
去年7月金融危机爆发后,马来西亚货币不断贬值,经济持续下滑,两人的分歧由此产生。主管经济事务的安瓦尔坚持提高利率,紧缩银根,削减财政开支,这些做法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本一致,马哈蒂尔对高利率给工商业造成的困难深恶痛绝,坚决不屈服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
两人之间的矛盾在今年6月举行的巫统年会上严重激化。与安瓦尔关系密切的巫统青年团团长查希直言不讳地批评马哈蒂尔政府存在任人唯亲和裙带关系等腐败问题,马哈蒂尔认为安瓦尔是查希的支持者,并做出激烈的反应,公布了从政府手中获得工程合同及私有化项目得主的名单。
与此同时,引起很大争议的《安瓦尔不能当总理的50个理由》一书在这次巫统大会上出现,著作者在书中指责安瓦尔涉及性丑闻、贪污、谋杀甚至要推翻国家领袖等等。安瓦尔指责此书破坏他的形象,阴谋搞垮他。他为此写了两封信给马哈蒂尔,但总理一直没有采取行动。他只好自己采取行动,他披露,为驳斥他有私生子之说,他做了两次脱氧核糖核酸(DNA)检验,其中一次是把他自己的血液样本送到国外检验,结果证实他是清白的。
总理同接班人之间的关系无可挽回、急转直下。马哈蒂尔于6月30日任命了他的亲信达伊姆·扎伊努丁为负责经济事务的内阁部长,削弱了安瓦尔的权力,此后,安瓦尔的支持者——马来西亚最大的两家报纸《马来西亚使者报》和《每日新闻》的主编辞职;最近,马来西亚央行行长和副行长也被迫辞职。安瓦尔的“羽翼”逐渐被剪除,他最后也靠边站。一位外交官说,“解除安瓦尔的职务意味着总理已经完全控制了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