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云 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中心小学 252319
【摘要】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生活教育有多么重要。而语文又源于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就显得更有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48-01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现象多了,但是本质上还是以教师教和学生学为主,学校教育仍存在很大的弊端——只说不做,教学上有其言而无其行,有其名而无其实。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生活化理念,实现“教行合一”呢?
一、搭建生活化情境
教师可以将教学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实行有机整合,为学生搭建一个熟悉、良好、和谐的生活化教学环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环境中自主获取新知识,还能更好地掌握与巩固旧知识,继而在愉悦的生活化教学环境中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在生活化的情感体验中培养良好的学科素养及学习能力。
如《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雨后》《咏柳》《春日》等以写景为内容的古诗词,教师便可以此作为生活化教学的切入点,搭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对教学楼、教室等进行生活化教学环境的布置。如对教室环境进行美化,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各种与四季有关的彩色卡纸,并利用手头上现有的工具制作小柳树、池塘、荷花、远山、小花、枯树、雪人等手工制作品,将其粘贴在教室的四个区域,比作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美景;同时,还可以在教室内挂上指示牌,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上“你看,这是春姑娘来了”等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活泼的氛围中感受“景”,在精心设置的“大自然”环境中,更好地深入古诗与现代文情境,理解作者对“景”的描写手法与情感,进而奠定良好的生活化环境基础。
二、拓展生活化视野
教师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性格、爱好等特征,从学生角度对情境进行设计,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其次,生活化情境氛围需与学生原来的生活习惯相联系,并使学生能适应从未接触过的社会生活。在情境氛围营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储备提升至发展区域,在鲜活的生活化元素中拓展其生活化知识视野。
如《望洞庭》《桂林上水》《七月的天山》等。为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不断拓展学生生活化视野,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祖国的大好河山”“世界奇观”等主题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主题内容进行想象与探讨,教师分别对各小组进行提问:“我国最美的山在哪里?叫什么?”“世界的十大奇迹是什么?”等;并让学生推选出代表,采用语言、演讲、绘画等方式进行描述。同时,教师还可以事先收集相关资料,如影视纪录片、图片、文学作品等,待学生观看后采用激情、夸张的语言及态度鼓励学生激烈探讨;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说说自己的旅行经历,继而营造和谐浓厚的情景氛围,使学生融入学习与探究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融入生活化策略
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给予学生一定的尊重,体现其主体地位,并通过趣味化教学让学生相互探究、合作与思考。同时,教师在渲染情趣教学时,还要注重自身情感、行为及语言的变化,要多采用指向性语言进行提问或引导,时刻围绕教材内容,关注学生生活化学习的需求与规律。
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教师可以借助现有的教学资源及设备,在互联网上搜索与下载相关音频或视频材料,如“瀑布的声音”“鸟儿在瀑布嬉戏的声音”“瀑布飞流直下的图片”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闭上双眼,用感官与心灵去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与朦胧美,并进一步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千古名句。在感受与体验环节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体会与感想,继而从作者的历史背景、个性特征、蕴含的情感等方面进行讲解,进一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古诗意境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古诗情境同步,并加深对古诗词的喜爱。
四、创设生活化元素
教师要想实现生活教学的真实性,则可有效借助各种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辅助工具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生活,接触生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借助各种教学设备营造良好的生活化环境,还要适当增添生活化元素,使学生有效获取与掌握新知识,并使其准确认识不同教学设备的用法、目的及可能性。
例如,在学习《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古诗词时,由于社会背景有较大的差异性,学生常难以理解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播放古诗动画片或古诗典故等给学生观看,使其感受作者的作诗意图与情感。在对古诗词句进行鉴赏时,为提升学生对古诗的情感认知,教师可以提前在教室黑板或墙壁挂上与古诗词有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充满古诗意境的课堂环境中感受生活化。
五、巩固生活化教学框架
教师在采用不同途径实施生活化教学后,需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巩固与完善生活化框架。为此,教师在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时,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其能感受到更为真实、全面的生活化教学,进而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此外,为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还可通过语言组织、合作探究等途径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进而帮助其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与能力。
如教学《咏柳》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举办“柳树诗词会”等主题活动。课前准备好各项基本工作,如收集好与“柳树”有关的图片、轻音乐、主题海报、背景墙、制作精美的小柳树卡片,等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事先下载好的音乐,并一一发放所制作的小卡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作诗;学生在作诗前,教师要传授给学生作诗、作词的方法;待学生作诗后,教师便可收集学生的卡片,并开展“小柳树的诗”等展览会,让学生学会分享,感受喜悦与文学的趣味性。采用这样的诗歌实践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体验,还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自我、展现自我的学习平台,进而提升其文学素养与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子涵.扎根生活——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探讨[J].学周刊. 2015,(34):129.
[2]冯一如.“教学做合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8,(07):106.
论文作者:赵丽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生活化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古诗论文; 环境论文; 情境论文; 古诗词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