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李苏霖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李苏霖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的交通事业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也快速发展,道路的质量也显得尤为重要。路基的质量决定了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路基的稳定程度和压实度是道路强度和刚度的决定性因素。路基的施工难度属于较低的,但是因为施工环境一般都比较狭小,受到来往车辆的影响,施工时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需要研究出一套完整的施工体系。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前言

我国正在逐渐加快城市化的脚步,道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汽车产业迅速崛起,无论在哪里来往的车辆逐年递增,道路的质量好坏就受到更多人的重视,路基是道路组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施工质量高低之间决定了道路的使用年限,路基施工步骤繁多但是并不复杂,这就需要施工团队的紧密配合,打造高质量的道路工程。

1、市政道路路基的质量标准

一段高质量的路基首先需要够高的稳定程度。路基如果稳定程度不够,就会出现形变,那么道路就会不平整,对过往的车辆正常行驶造成影响,所以路基一定要能承受一定的负载,能抵抗一些恶劣天气的损坏。第二是需要足够的强度。足够的强度是为了防止道路产生个过度的形变。最后,路基需要具备水温稳定性。因为地下水的存在,它会对路基进行多年的侵蚀,路基的强度会明显降低。不同的地区地质情况都不一样,季节性冻结区域会对水的温度造成较大的影响,还容易出现翻浆的问题,这就要求施工团队与当地的有关部门配合,根据当地水土环境制定合理的措施,使路基具备基本的水温稳定性。

2、路基的填土与压实

2.1路基填土的相关要求

首先,路基填的料要根据每个地方的特殊情况进行选择,路基土的强度可以通过CBR值表示,在市政道路和一级公路的下方30厘米CBR的值要大于8。路基在不能达到最小的强度要求的时候,可以在填土料中加入粗拉料,也可以直接换成石灰作为稳定材料。

2.2路基压实的相关要求

目前我国大部分路基施工时都会采用压实效果较好的大吨位压路机,公路在辅筑高级路面时,它的压实程度要和市政道路和公路的标准一致。同时对于路堤基底的压实程度也有要求。在国道主干线上的二级公路在施工时,路面设计标高级路面,所有路基的设计要求都应该要与一级公路的要求一致。

3、路基排水的施工标准

3.1地面排水要求

地面的排水途径经常是采用一些设备来完成的,常用的有边沟、跌水、急流槽、排水管、截水沟等。市政道路的排水沟渠,都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的手段是通过利用浆砌片来进行固定,现在更多的开始利用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进行加固。市政道路中过去在排水施工时常常用到“逢沟设涵”的做法,现在排水设施安装时对道路两侧的灌溉沟渠重新进行设计,减免了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这一施工方法的改进也让路基的质量提升了一个档次。

3.2路面排水要求

在一些强降雨的天气。路面排水应该要做到迅速使雨水排开,不在路面积聚,减少对路基的侵蚀,路面排水要做到不冲刷路基边坡等要求。最简单的一个数据就是路拱横坡要大于或等于2%。拦水带应该修建在硬路肩外出,使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者是现浇沥青混凝土进行筑建,以达到让雨水集中排放出路面的功能。以其与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集水槽流水,每隔20-50米设置一个泄水口,泄水口要与路堤边的急流槽连接,雨水得以排泄到坡脚的排水沟里面。在超高路段的排水方法是通过中间的圆形开口的排水沟以及雨水井进行排水。在一些降水量小的区域,一般在中央分隔带设置过水槽排水即可。

3.3地下排水要求

地下的排水方式多通过渗透的方法来进行,地下多设置暗沟、盲沟、渗沟、渗井等装置。在水流较多的地方,通常使用渗沟要带有渗水管。老式的砂砾料反滤层多改用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现在新研发的加劲软式透水管一般直径在8-30厘米作用,它是由钢圈、滤布以及加强合成纤维组合而成,对于地下的排水有更好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软土路基施工的方法总结

4.1强夯法

强夯法最早是在法国使用,它的施工方法最简单,也不需要使用太多的设备,强夯法又分为强夯挤密和置换两种方法。主要的施工步骤就是让大锤在几十米的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受到重力的打击,土层被压实,打击点的周围会出现裂缝,把多余的水分排出,土层的坚固程度会大大提高,承受负载能力也会变强。强夯法也是适用面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对于黏性土、杂填土以及湿陷性黄土都可适用。优势明显,缺点也很突出,强夯法会制造出大的噪音,不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区域,以及在一些防震等级较高的地方也不能使用这种方法。

4.2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也被称之为静水排力固结法,使用这种方法较多就是在淤泥质土、黏性土和冲填土场景中,使用的方法分为两种:砂井真空预压和沙井加载预压。施工方法就是对地基进行荷载预压,使路基里面的水分排空,土层固结,以此来达到增加土层强度的目的。

4.3换土法

在软土路基的承受负载的能力达不到标准的时候,可以使用换土法。顾名思义就是把土层挖空更换为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其它材料。这种方法施工简单、直接。在施工时要注意在把软土层挖空后,要在层底铺一层小石块,再把砂砾填充进去。要注意换土法不能运用到超厚软基层的施工场景中。

4.4加筋法

加筋法在砂石较少的区域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而且效果较好。因为加筋法是在地基中加筋所以也被称之为加筋地基法。在施工时,挖出一部分的地基软土,填充砂石,中间使用土工合成材料进行加筋垫层,最后对它进行压实就可以了。

4.5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一般使用到淤泥质土和湿度较大的超厚软基场景中去。施工步骤比较简单,只需要将固化剂和地基土混合,等到它们凝结到一块就算完工了,可以大大加强地基承受负载的能力。唯一的缺点就是成本比较昂贵。

4.6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注浆法和深层搅拌法一样有较高的成本,而且现阶段在我国还运用的不多,但是在外国的一些施工实例中看,其效果明显,非常适合于软土路基的施工。高压喷浆注射法通常运用到软弱地基和超厚地基的场景。施工步骤为:将旋转高压喷射浆体注射到一定高度的机械设备进行钻孔,待浆体和土质融合凝固,就会大大增强地基承受负载的能力。

5、路基精加工施工步骤

5.1初平

路基下精加工的质量直接影响了路基的质量。先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粗平。之后是平地机的工作,平地机要根基施工要求以及当地的土质情况调整铲刀的角度。如果土质比较软,则把刮刀的角度调整到45度左右,刮刀的角度越大,推土的数量就越多。铲刀倾斜角也要注意,铲刀后倾可以增大切土的能力,而前倾更有利于压实路面。整个土料基本平整后,把刮刀调整到65度左右,推土机手要对整个施工有清晰的思路,将土直移或侧移修建出路堤,保持平整。

5.2精平

在精平开始之前,要按桩位标注逐一挂线进行添土或者减土。精平工作时,施工员和测量人员要紧密配合,按照施工要求找好标高桩的位置。平地机要从中桩先开始工作,每次将土直移或者侧移2-3厘米。机手在施工时要小心翼翼,动作幅度尽量小一点,在这期间,测量人员要逐桩进行测量,不够标准的要进行添土,超过标准的,先用石灰确定区域,然后派专们的平地机进行削平。

结束语:市政道路和路面最基础的就是路基,路基承受负载的能力,排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地面的质量。路基在修建时,要一次性做到最好,否则后期的维护会非常麻烦,而且也不会百分之百的修复,国家要对路基的施工制定高要求、高标准,以提升路基质量为目标,以提升人们的通行安全和方便为己任。

参考文献

[1]徐晨凯.论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于路基压实质量控制[J].低碳地产,2018,(16):276

[2]闫景明.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于路基压实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2):1327-1327

论文作者:李苏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李苏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