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困境分析论文_单景才,孟令辉

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困境分析论文_单景才,孟令辉

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伴随着美丽乡村的深入和不断发展,农村建设发展一片光明,其中扩大产业整合模式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积极整合产品类型,推进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在组织、文化、制度以及经济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仍存在严重不足,阻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因此,相关部门首先要从农民利益角度出发,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流动,完善农村建设体系,实现农村工业一体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健康长久发展。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美丽乡村;困境

前言:

农村产业融合不仅有利于农村的经济建设,而且对农村组织、文化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在农村产业一体化进程中,美丽乡村建设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农村产业一体化的水平已经不能适应实际发展的需求。其中限制美丽乡村建设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农村难以进行乡村工业整合,乡村工业管理过于宽松以及农村工业相关机制相对落后。笔者首先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出发,进而深入探究了乡村建设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农村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融合与发展

1.1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观

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日新月异,与日俱增,农业产业也随之转型升级,其中改善和优化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村各产业的整合发展,成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化速度的重要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农村产业融合的实践是卓有成效的,远远超出了理论范围。从本质上讲,除了整合相关产业外,农村产业融合还包括乡村与产业的融合,即乡村与产业的融合,是乡村产业整合的关键和核心,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实现。农村产业整合需要整合产业和农村功能,整合空间意识,培育新的农业管理体系,实现农村社会的长足发展。

1.2农村产业一体化与农村建设耦合

以人和社会的关系为基础,建设美丽乡村,营造出更加文明、和谐、富强的乡村社会。基于人与经济的视角,美丽乡村的建设挖掘了农村发展的潜力,不断提高乡村生产实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美丽乡村建设都是基于人与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上,注重乡村文明的发展,才能达到多层次文化的发展需要。从人与生态的角度出发,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是生态文明,融入绿色理念。美丽乡村建设是以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结合地方特色,对于经济发展模式,积极转型,实现农村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在这方面,美丽的乡村建设与农村工业的融合具有相同的起点。

1.3农村产业融合的作用和影响

在经济方面,主要依托于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城乡经济一体化要依附于城乡经济一体化,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注重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建设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促进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农业产业融入美丽乡村的建设。在社会功能方面,依托新的产业形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人们对国家价值的认识。在空间功能方面,应构建与农业、工贸密切相关的产销相融合的多元产业形式,积极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生态功能方面,发展了农村生态农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农业景观。

2.农村产业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困境

2.1农村产业整合水平低

当前,中国农村产业融合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融合工作难度系数非常大。由于各种制约因素的存在,新兴产业缺乏竞争优势,很难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无法发挥最大的优势和作用。在具体的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产业整合资金匮乏,此外资金分配不合理,都是农村产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此外,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不平衡发展,主要集中在核心领域,难以发挥主导作用。

2.2乡村难以承受产业融合的挑战

如今,农村产业整合已大大超越了农村的承载力,极大地阻碍了农村产业的整合。完成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基础是农村承载力问题。乡村承载力对农村工业的发展和美丽农村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农村的承载力和综合功能足够强大,才能够真正实现农村工业与承载能力的完美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我国缺乏相应的基础设备,公共服务不完善,综合功能和承载能力不符合农村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整合条件和要求,严重阻碍了美丽乡村建设同农村产业整合的发展进程。

2.3农村产业管理过于宽松

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想确保农村产业有效整合,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进行农村产业的整合时,要注重因地制宜,有机地结合乡村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产业整合应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指导,发展农村经济增长的新途径。但是,中国农村产业仍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当前农村产业存活主要是依赖于低成本、农产品的简单加工,产品的出售仍然一层不变,没有找到创新途径和有效手段;农产品的加工缺少统一的标准和流程,欠缺专业程度,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难以立足和发展;对于现在的条件对于吸纳人才缺少吸引力。此外,农村产业的管理过于宽松,缺乏统一规范,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缺少人本理念,使得农村产业的效率难以保证,从而导致人才的匮乏。

3立足农村产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健康发展

3.1发挥农民在美丽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工业的整合需要农民的支持。它离不开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尊重农民的创业精神,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其次,要转变农民观念,将其转变为新农民,农民是推进美丽农村建设的核心。我们必须转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成为具有现代要素的新型农民。因此,必须加强农民培训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经济发展能力。

3.2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机制的系统性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结合农村具体实际情况,制定拟定出相关规划,确立建设目标,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不但具有完整性和有机的政策体系,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其次,建立强大有效的工作机制。在美丽的农村建设中,有很多部门和机构,但总体规划不强。因此,要建立合作机制,加强政府机构的引导作用,结合实践,完善各部门的参与机制。

再次,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要坚持农民自治原则,建立新型农业管理组织,重视村民集体决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最后,积极培育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农民合作经济,促进产业规模扩张,提高效率,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

3.3促进优化农村建设资源的合理流动

首先,重视和关注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消除重工业和轻农业的思想,加大对涉农产业支持力度,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形式,实现城乡财政的合理配置。为美丽的乡村建设提供强大的财政支持。

其次,要重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强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鼓励城乡经济主体积极合作,增加合作机会。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发挥产业整合的作用,形成两个互动机制。

再次,注重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美丽农村建设。

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工业的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融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一体化进程中还存在很多阻碍农村工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的问题。要实现农村工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就要充分认识农村工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探索解决农村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的新途径,解决农村主要矛盾问题,进而更好的实现农村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08)

[2]夏荣静.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探讨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6(30).

[3]刘姝.美丽乡村特色楼下———记泰山乡楼下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锦绣画卷[J].老区建设,2012(19):49-50.

[4]陈桥.依托青山绿水打造“三宜”美丽乡村[J].重庆行政,2013(12):108-109.

论文作者:单景才,孟令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困境分析论文_单景才,孟令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