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高校德育的特点及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韩美高校德育的特点及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韩国、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特色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韩国论文,美国论文,启示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13X(2006)01-0119-04

一、韩国与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特点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韩国历来重视学校道德教育,把它作为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20世纪上半叶,韩国虽然“饱受日本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但始终没有丢失其民族性”[1] P.115。儒学中的社稷、仁等观念与韩国苦难、屈辱的民族历程相交织,形成了韩国人独特的民族性格。20世纪60年代后,韩国历史上形成的这种民族特质被提升为“国民精神”。珍视传统,突出民族性成为韩国高校道德教育最为突出的特征,并且在韩国法律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和体现。韩国《教育法》7项基本方针中,其中有2项是直接讲民族精神问题的。[2] 如第2项规定:教育要培养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精神,为维护和发展国家的自主独立进而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第3项规定:教育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创造和发展世界文化而努力。在1968年颁布的《国民教育宪章》中强调:“爱国家爱民族才是我们的求生之道和构建自由世界的基石。展望祖国统一的伟大时刻,作为一个有信念、自信勤勉的国民,汇集民族智慧,创造崭新历史。”[3] 韩国教育部的指导文件指出:“为形成国民意识而加强民族教育和政治教育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像韩国这样一个国民团结比较脆弱的社会更是迫切需要伦理道德教育。”[4] 在韩国大学的国民伦理教育教科书中,极为偏重的是民族精神的培养。以《韩国伦理新讲》为例[5],该书由“韩国现代社会的伦理思想”和“国民精神教育与国家观的确立”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涉及民族精神的问题:一是人际伦理和道德,如“礼”在乡间邻里社会伦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韩国的传统伦理思想,包括“孝”和“忠”的本质、要求和意义等;三是女性伦理和道德,如温顺、勤劳、忍耐、贞节等;四是韩国传统思想的起源,主要是讲述“弘益人间”思想。第二部分除了意识形态色彩极其强烈的部分和新兴社会道德问题(环境道德和环境教育),主要是讲述民族精神问题。

美国素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早在殖民地时期,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虔诚的、有学问的、举止端正的青年”。[6] 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大学十分强调“培养民族精神”。[7] 后来,美国把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对国家尽到责任和义务的公民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强调学生必须具备美国“国民精神”,使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倾向于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当一名美国人比当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更好”,要时时处处为美利坚的强大而自豪和尽责,并把不断涌入的移民“美国化”。1987年,里根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强调:“学校要培养美国人的‘国民精神’,主要是指爱国、修养、诺言、恢复伦理道德、纪律等。”[8] P.198在美国人眼里,“国民精神”的培养,要先从责任心与合作精神的养成开始。1992年春天,美国一些行政组织与研究机构共同拟定了一份《阿斯彭品格教育宣言》,呼吁学校恢复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认真向学生传授“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正义、公民美德与公民素质”等核心价值观。博克是美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有影响的高等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在他的《道德教育的消亡和再生》、《当代道德教育课程的探索》等著作中强调通过大学道德教育培养民族责任感的重要性。他强调指出:“大学有一个特殊的使命,即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义务感。这种责任心和义务感,不论对家庭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头等重要的事。”[9] 他认为美国社会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关键是社会成员越来越缺乏社会责任心。因此,他认为解决问题的惟一办法是加强大学的道德教育。

2.注重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渗透

韩国的国民伦理教育课程体系由纵、横两方面的课程构成。在纵向的课程体系方面,按照学生的年龄、知识、心理、身体的特点,建立了一整套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的国民伦理教育体系。在横向的课程体系方面,不仅要求道德课、社会课和国民伦理教育课要直接体现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国文、文学等课程也要间接地反映道德教育的内容。另外,在数学、自然、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实验和劳动技能等课程中,也要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有关民族精神的内容构成了所有国民伦理教育教材的主干内容,并且根据每一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教育的着重点是不同的。从中小学道德课教材的内容结构来看,它主要包括“价值与道德”、“家庭、邻里、学校生活与道德”、“现代社会与道德”,以及“民族统一与北韩”4个部分。到了大学阶段,国民伦理教育更为重视民族精神教育的系统性、理论性和政策性。除了正规的国民教育之外,在各种社会教育和考试中,也有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和要求。道德教育渗透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各个层面。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很少在课时计划中得到反映,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因为,在一些教育家眼里,教师虽然把道德问题编排到课程中,但是由于其标准的绝对性和授课的灌输性,使之在促进学生理智思考道德问题时暴露出局限性。他们更加倾心于以“渗透”为特色的间接、综合的教育方式,把道德教育的许多方面归于隐性课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样不易引发其逆反心理,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最为突出的是,在美国,道德教育与历史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美国历史教育一贯坚持爱国家、爱自由的主题,课本、文选和青年人阅读的历史文献等都讲到爱国主义。此外,在美国高校为学生开设的其他课程中,实际上也负有道德教育的责任。如宗教学、伦理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公民学、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等有关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学生能够从这些课程中获得道德思想熏陶,从而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对美国文化和精神传统的体验和理解。一句话,“在美国,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载体”[8] P.146。

3.注重校内外互动,为道德教育实践提供广阔天地

韩国高校很注意围绕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以期取得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学校不断增加学生参加校外活动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断提供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的道德教育活动。如:举办各种不同的理论讨论会、演讲会、报告会、展览会;开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论文成果的鉴定和各种类别的读书活动;进行各种社会问题调查;开展学生所关心问题的民意测验;举办关于反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暴力、吸毒的研讨会,以及开展体育、音乐、戏剧、舞蹈、摄影比赛、旅行考察等活动。

美国高校课外活动内容也很多,“如社交、体育、文娱、宗教、志愿活动等”。[8] P.286学校很重视在课外活动中塑造学生品德,利用活动进行道德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开展讨论会。学生可以联系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现实问题,具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社会活动。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社会政治活动,一类是社会服务活动。三是角色扮演活动。角色扮演能为学生提供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的机会,如组织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了解审判程序,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四是学生组织活动。在美国,各高校各类组织活动相当活跃,仅康奈尔大学的校园内就有600个俱乐部、学会或协会供学生们相互联络,发展共同的兴趣、才能和业余爱好。

4.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公共环境强化道德教育的效果

韩国大众传媒注重宣传韩国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主要的做法是:一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历史上爱国主义英雄的事迹。政府在一些重要的公共场所建立了一些爱国主义英雄的塑像,把他们的事迹写成文学作品或搬上银幕。二是提倡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要使用和消费国货。在现代的韩国社会生活中,“身土不二”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其核心是强调人的身心发展与自己国土的内在不可分离性。在韩国生产、制造的产品包装上,尤其是在农副产品的包装上都印有“身土不二”的标语,号召人们使用和消费民族产业的产品,支持民族产业的发展。韩国政府还善于利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不失时机地向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比如,在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以后,许多市民响应政府的号召,向国家无偿捐出了自己的金银首饰,用以挽救国家的经济。

美国极为重视利用社会文化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另外,美国也非常注重建设一个美国主义的宏观情境,使置身其间的人潜移默化地受到美国价值观念的影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不惜大量投资进行社会政治教育环境、场所的建设,包括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堂、林肯纪念堂、国会图书馆、航空航天博物馆等等,各种参观点有一百多处。在美国,随处可见飘扬着的美国国旗,在旧金山,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杰斐逊等重要历史人物命名,公共环境成了无所不在“泛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一些容易唤起民众民族精神、爱国情感的地方”[1] p.162,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好地方。

二、对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综观韩美两国的道德教育,我们不难看出东西方文化的深刻印记:一个在更大的程度上受到意识形态、中央意志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个则更多地关注受教育主体,注重从生活实践的不同侧面入手,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两国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1.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应把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精神确定为我国高校德育的核心目标。爱国是所有国家对公民的最基本要求,而民族精神则体现着人类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需要。因此,应把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和灵魂。

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点。重视教育,强调以德为先、以德为本,是中国历代教育的一大共性。中国历代的德育目标十分丰富:在政治上,要求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君爱国、精忠报国。在品德上,提倡重义轻利、心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品德修养上,强调内省与实践,“一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之,见不贤内省也”。在行动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这些既是做人的道理,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育人目标。像中华民族这样如此丰富的德育目标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也是我们今天在学习国外道德教育实践的同时,不能忽视,而且必须大力挖掘、继承和弘扬的。惟有这样,德育教育才有根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才能得到弘扬。

2.道德教育中重视隐形教育和全方位渗透,将德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

大胆探索德育目标的实现方式应成为做好德育工作的切入点。韩、美两国在德育教育中重视隐形教育和全方位渗透,寓教于乐,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本校特色和德育实践等都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德育教育不是任何一门专门教学可以完成的,而必须融于不同学科的教学之中。比如说,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除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外,还应引导学生热爱自己优美、严谨的民族语言。生物课则结合知识的传播,强调尊重生命,帮助弱者、关心他人,为社会尽责。地理课则要求学生加深对国土的认识,增强维护祖国统一,以及对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认识等等。同时,我们还要大胆探索符合学生特点和世界潮流的德育方法,使学生们感到德育目标可亲、可信,明确具体,并将这种目标内化为自己的主动追求,德育工作才会真正收到实效。

3.德育教师应转变教育意识,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提高德育实效

目前大多数教师对德育工作的特殊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往往把自己定位成知识的传递者和课程计划的忠实实施者,却很少意识到自己重要的使命,通过生搬硬套的方法和“家长主义”的做派向学生灌输教育内容,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德育的效果。

在教学方面,教师应重视传统道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实践传统道德的意愿和意志力。教师可使用不同的图片、人物、表格,以及视听觉媒体,以充分展现和反映传统道德中蕴涵的精髓。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并增强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对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进行理解和解释,并将其运用到当前的生活情景中。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和实践传统道德的机会。另外,德育教师不仅要具有一般教师的教学本领,还应具有深厚的道德素养,能够懂得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用丰富的道德实践去锻炼学生。

4.突出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德育的双向互动功能

首先,抛弃抽象、枯燥的说教,以情感为突破口,研究德育对象的接受性心理。要以事实材料代替凭空的宣传;以幽默和美学补充单调的文字内容和平铺直叙的讲授;以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强化课堂上学到的道德观念;以民主、开放和平等的态度取代教师的权威。

其次,巧妙利用德育方式的隐蔽性。通常,学校德育方式大致有两种:显性的(包括系统的理论教育和日常的思想教育)和隐性的(包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校园文化的熏陶)。一方面,我们要抓住青少年所具有的反叛心理和冒险意识的特点,善于利用校园中隐性的德育素材与德育机遇,采用迂回战术,避开矛盾与冲突,做到“润物细无声”;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努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以健康的氛围潜在地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

最后,充分借助社会文化力量和利用公共环境资源,配合和巩固校内的德育成果,让道德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让全社会意识到,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老师的工作,而是民族的重任,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标签:;  ;  ;  ;  

韩美高校德育的特点及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