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建设行业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被提到了日程,但随之而来的建筑结构裂缝问题成为了阻碍建筑业发展的难题。在混凝土结构中的表现尤为突出,这是长期困扰着结构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复杂性和技术性难题。文章通过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产生裂缝的主要类型及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控制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具体措施,旨在通过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就已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减少甚至杜绝建筑裂缝问题的发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裂缝问题
前言: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结构设计作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相对而言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墙体以及楼板的裂缝现象的出现,但是由于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实际原因包括很多方面,这就给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因此想要避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出现,首先就需要针对结构裂缝出现的原进行一定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科学合理并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控制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现象。
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出现裂缝的原因
1.1工程施工粗糙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为了赶工期而忽略的情况,施工质量,降低砌体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工程设计人员没有亲临现场指导实际施工与设计不符,则会引起材料的选择。盲目赶在赶时间的同时,如果一些建筑材料不合适,则会严重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因此,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建设,例如,为了防止壁面压力和裂缝可能1.2pma提供混凝土强度对表面施加压力,以确保每一步建设已达到施工要求,为建筑施工期的坚实基础。
1.2温度应力的原因
造成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温度的迅速变化,一般情况下就是由于在混凝土在浇筑的之后实际热量并不能够很好的散发出去,这样就会使得结构内部以及外部的实际温差非常的大,外部的温度比内部温度低很多,最终使得混凝土的内外表面都出现了拉应力,造成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出现,针对混凝土结构刚刚浇筑的情况下,由于育龄的时间相对是比较短的,这样很容易出现混凝土的实际抗拉强度相对较小的情况,一旦表面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力就会出现温度裂缝。
1.3塑性变形
对于因为塑性变形造成的裂缝,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实际硬化之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在此之前呈现的状态是塑性的,而且会对上部的建筑的均匀沉降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最终导致裂缝的出现,针对混凝土建筑来讲,混凝土的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收缩时具有一定困难的原因是混凝土的表面积相对比较大,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因为钢筋的直径和骨料的粒径过大造成的,这样就容易使得不规则裂缝的出现。塑性变形缝的间隔一般都是0.3至1毫米的范围内,主要的特征表现为裂缝一般都是平行的,每一个裂缝的实际深度都是不一样的。
2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常见措施
2.1慎重选择原材料
虽然原材料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困难的,但它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部分,并通过分析研究近几年来,有许多工程问题都是由于在设计阶段没有施工材料严格控制,很多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是的原材料价格相对低些的选择,所以质量问题是预期的,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明确和原材料规格类型,并严格按照在原材料的选择选择的国家标准,厂商也有很高的信誉度,在审核原材料必须STR严格按照程序,最大限度地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进行控制
在结构设计阶段还要注明混凝土的实际浇筑顺序,除此之外,还要注明混凝土的浇筑方案以及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就能够对于裂缝的产生产生很好的阻碍作用,浇筑施工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相对比较复杂的环节,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施工相关人员的施工技术要过关,因此,施工相关的企业应该针对浇筑施工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活动,保障施工相关人员的技术得到一定的提升,这样也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
2.3适当选用钢纤维混凝土
钢纤维混凝土构件具有明显的改善裂纹的功能。钢纤维的工作原理是由于其本身具有粘结力,并通过对基体裂纹尖端应力场施加到相反方向的应力场,可以大大缓解基体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发展,同时也能防止裂纹,延缓构件裂纹。钢纤维也可以没有混凝土的裂缝问题结合在一起,以抵消对张力的一部分截面的裂缝,减少或消除钢筋截面应力裂纹,裂纹的发生和蔓延的有效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刚度,以保证混凝土之间的裂缝完整性作用的发挥。因此,宜在钢筋混凝土梁底部钢纤维,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相结合,防止裂缝共同作用,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梁在裂缝前的整体承载力,这符合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为了有效地降低建筑钢纤维混凝土梁的结构裂缝宽度,对钢纤维的使用有一定的要求。如果钢纤维的体积比为1%~1.5%,则钢纤维混凝土层的抗拉高度应为其截面高度的0.3倍。
2.4增设膨胀加强带
膨胀混凝土加强带是一种采用比浇筑混凝土高一等级的混凝土,设置在建筑物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连续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防渗性能的超长混凝土整浇浇筑技术。工业厂房在纵向和横向长度往往都会超过伸缩缝的间距要求,由于工艺的限制又不能设置伸缩缝.此时就经常采用膨胀加强带的方式减少裂缝和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应力.膨胀加强带外混凝土设计强度按设计要求,高效能膨胀剂掺量为8%~10%(等量替换水泥),带内混凝土设计强度应比带外设计强度提高一级,高效能膨胀剂掺量为12%~13%(等量替换水泥)。带内的比带外的强度提高一级是为提高膨胀加强带的抗拉强度,防止混凝土在最易开裂的部位开裂带内掺高效能膨胀剂量比带外混凝土高效能膨胀剂提高2%~3%,从而提高最易开裂部位的混凝土的膨胀率,消除该部位混凝土内的拉应力,避免开裂。
结语: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来讲,结构裂缝现象的出现是最为常见的问题,而且出现结构裂缝的原因一般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对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建筑工程的所在地的实际地质条件以及实际的结构形式来提出相应科学合理并且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控制结构裂缝出现的措施,除此之外,需要针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进一步的监督,最终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严格的按照规定来进行,最终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 张守达.关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裂缝问题探析[J].江西建材,2015(16):34-35.
[2] 李宏.试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裂缝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3):246.
[3]陈智才.关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裂缝问题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3):93-94.
[4]胡黎霞,潘江杰.浅谈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裂缝问题[J].门窗,2014(05):244-245.
[5]李朝辉.浅谈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裂缝问题及处理[J].门窗,2016(11):142.
[6]郑伟明.探讨关于膨胀混凝土加强带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3)
论文作者:董伊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应力论文; 结构论文; 裂纹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