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语课堂示范课《爸爸、妈妈》为例
石兆春
云南师范大学 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还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技能。本文通过对具体的、常态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强调关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反映出的有关提问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与思考,试图找出相对的解决策略,望在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可以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案例分析
一、关于课堂提问的案例研究
(一)预设不足对提问启发性的影响
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但如果课堂提问预设不足,则会影响到提问的启发性。以下这个案例主要展现的就是教学中预设不足对提问产生的影响。
案例1:
主题描述:家庭成员的介绍,教师带领学生认读家庭成员并穿插适当的提问。(注:在以下的案例对话中,老师用T(Teacher)表示,学生用S(Student)表示。)
对话1(原对话还原):
T:爸爸(两遍)
S:爸爸(两遍)
T:So if you want to say hello to your father ,you can say?
S:.........(学生沉默)
T:你好?(示意学生回答)
S:你好,爸爸!
本案例中所涉及到的课文是《爸爸、妈妈》,教师以带领认读家庭成员的方式导入新课,在带读过程中,教师突然说:“如果你要和你的爸爸打招呼,你要怎么说?”由于刚进入到课堂教学阶段,学生还没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教师就在未作任何铺垫的情况下进行发问,难免令学生感到有些突兀。
案例2:
主题描述:教师把妈妈、妹妹、姐姐三张卡片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找出三组汉字的共同点。
对话2:
T:Can you see the similarity of this chapters?
S:This part is same,it’s female.(学生起身到黑板面前指出相同点)
T:很好,谢谢!Do you remember another chapter we have learned also have this part?
S:好!
T:But do you know why “好”has this part is female?
S:..............(沉默)
T:(教师给出答案)
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答案显然是很正确的,这时,教师马上对问题进行了转移,提出了新的问题——“But do you know why “好”has this part is female?”。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使得问题难以为继,教学陷入了窘境,学生陷入了困惑。然而此时教师也没有给学生提示或者给学生自由发挥思考的空间而是直接给出了答案,这就使得该问题的启发效果变得十分有限。(二)不当的理答方式对教学的影响
如果说由预设不足的提问带来的对课堂的影响还可以通过教师的适时调控得以弥补的话,那么一些不当的理答方式对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更加严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的整体看法,使学生产生较强的畏难情绪,甚至于出现厌学的情况。案例3、4所展现的正是这样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案例3
主题描述:接下来是对话练习环节,教师介绍练习形式,由学生两两一组进行反复操练。
对话3:
T:Ok, now practice time..........(此部分为教师为学生介绍练习方法,省略)understand?
S:..............(沉默)
T:ok, Let’s begin.
S:...............(沉默)
教师在整个问答过程中节奏较快,没有给学生相应的思考反应时间,绝大多数学生从教师对介绍规则开始直至完成,都没有完全明白或理解教师想要表达的意思。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的提问就失去了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目的和功能,不利于接下来的整个操练环节。
案例4
主题描述:句型讲解“这是.........那是...........”。教师把写有妈妈和妹妹的卡片贴在黑板上,把写有爸爸和弟弟的卡片放在学生手上,企图通过“这是妈妈,那是爸爸”这样的方式讲解“这是.......那是........”这样的句型。
对话4:
T:Listen to me carefully,这是妈妈,那是爸爸,can you gas the meaning?
S:(沉默)
T:what’s something ?
S:(用英语翻译了一遍)
T:讲解+带读
在候答方面,教师没有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而是一提出问题就急于从学生处得到回答,若没有得到立即答复,教师便自己给出答案。另外,在学生没有做出正确回答时也没有给学生自我纠正回答的时间,往往是教师直接说出答案。课堂上对提问做出这样的处理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的养成。
除此之外,案例 1、2、3、4中教师在运用课堂提问技能时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问题分配的形式过于单一,都是集体回答。过多地使用这种分配方式容易令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不愿积极地去进行思考,甘于滥竽充数,久而久之学习懈怠,便对汉语学习失去兴趣。
二、关于课堂提问的对策
(一)关于提问预设不足的对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1、设问要有针对性、启发性
提问时措词要精准;选择设问的时机要恰当;设问的速度要适中,在有必要的地方做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分析评价和必要的引导、总结。
2、提问要讲究艺术
教师在教学过程重要善于提问。凡善教者,必善问。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在教学中“问”得恰当,“问”得好,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师要进行充分备课
要使课堂提问问得有效,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备”,包括“备”好教学内容,“备”好学生。要“备”好教学内容就要做到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易混点了然于心。要“备”好学生就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及相关知识结构了然于心。除此之外,要把握好课堂提问还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根据课堂生成情况灵活调整提问的内容及方式。
(二)关于理答方式不当的对策
第一,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根据教学需要,在重要处设置关键问题。第二,在问题的发问上,要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时发问;发问对象要面向全体,问题难度要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发问方式要灵活多变,丰富多样。第三,在问题的候答方面,要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及回答。第四,在问题的理答方面,教师要注意听,对学生表示尊重;学生不能回答知识性问题时,教师应给予直接答案;处理低层次单一答案的问题,较适宜对个别学生的答案直接评论;处理高层次问题宜延迟评论,学生发表意见后,再归纳答案;处理高层次问题要容多纳异;紧随学生回答继续发问。第五,在问题的反馈方面,要给予有效的教师反馈。
作者简介:石兆春,女,拉祜族,云南临沧人,云南师范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论文作者:石兆春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5月总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案例论文; 汉语论文; 爸爸论文; 答案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5月总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