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术后护理干预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康复的促进效果论文_王曼丽

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甘肃临洮 730500

【摘 要】目的 探讨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术后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护理干预;胃肠功能;康复

胃癌(gastric?carcinoma)是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死亡率高居癌症死因的第二位。目前行胃癌根治术至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案,虽然能够达到一定带治疗效果,但是对于患者来说,行根治术治疗后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一直都是护理的关注点[1]。对于胃癌根治术患者来说,术后疼痛感十分明显,这对术后的舒适度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减缓了胃肠功能的恢复,延迟下床活动,由此可见术后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就十分重要[2]。本研究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部分患者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2~75岁,平均54.18±8.43岁;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4.52±8.1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切除部位、肿瘤病理类型和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即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肛门排气之前不能饮食,只能给予静脉营养补给,在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给予患者流质饮食,同时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组:术后即刻在患者自控镇痛泵中加入止痛药(94ml生理盐水+10mg昂丹司琼+100ug舒芬太尼),在患者静脉留置针通道上街上镇痛泵,告知患者或家属疼痛时可每次追加0.5ml镇痛药1次,留置2~3d;其次在专业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对患者四肢和足底疼痛反射区进行按摩,30min/次,3次/d;术后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指导患者用听音乐、看电视等活动转移对病情的关注,适度的放松全身肌肉和神经,减轻对疼痛的感知,有助于患者睡眠;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按时进行翻身扣背,有效排痰;术后早期禁食,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胃内积气、积液,利于吻合口的愈合,术后早期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要稳妥固定鼻饲管并保证畅通。

1.4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率和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x2或t检验,P<0.05为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3.讨论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具有较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对于有手术治疗的患者的要尽早的给予手术,切除病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但是手术对患者患者又造成一定的创伤,术后疼痛比较严重,会导致患者心率加快、血压不稳、呼吸困难,进而影响食欲和睡眠质量,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延缓患者康复。大量研究证实,术后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胃肠功能康复是帮助患者康复的关键,这就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3]。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干预,从镇痛、按摩、心理、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入手,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而按摩作为一项理疗技术逐渐被广泛用于护理领域,对患者进行四肢和足底反射区进行按摩护理,会激发经络,调整脏器,营卫气血,可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增加后期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早期功能锻炼和活动可促进腹腔内的血液循环,改善胃肠道血液灌注和氧供给,加快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促进胃排空,减轻肠道不适症;饮食护理干预可避免不良饮食习惯对胃肠造成进一步的刺激和损害,指导患者在肛门排气后给予流质食物或者萝卜汤、冬瓜汤等可利水通淋、促进排尿,在术后早期给患者进食,咀嚼、吞咽等动作会反射性的引起胃肠蠕动,增加肠粘膜感受器的性分析,进而促进患者排气,改善术后肠道环境[4]。

综上所述,对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丰韬,关宁.术后护理干预在促进胃癌根治术胃肠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77-79.

[2] 陈秀兰.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7(5):69-71.

[3] 李素华.中医护理技术综合对胃癌切除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7):91+93.

[4] 朱秋凤 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与胃肠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v.18(69):37-38.

论文作者:王曼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  ;  ;  ;  ;  ;  ;  ;  

探讨术后护理干预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康复的促进效果论文_王曼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