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北荆州 434000)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6 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实施对比研究,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完全遵医行为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完全遵医行为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DAI评分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幅度更为明显,护理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改善其遵医行为。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遵医行为;护理干预;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262-02
前言
精神分裂症是以失去思维、知觉、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协调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迁延性疾病,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等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1]。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系统治疗,但部分患者遵医行为不佳,会出现不按时用药等情况。为此,临床有必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遵医行为。本次研究探究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患者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73岁,中位年龄为35岁,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27例、33例。试验严格遵循《渥太华工作组关于临床试验注册的声明》相关内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进行了临床专业诊断和检查,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2)均为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3)签订知情同意书;(4)随访资料完整并建立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数据库。
排除标准:(1)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患者;(2)哺乳期女性;(3)妊娠期女性;(4)合并恶性肿瘤者。
入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实施对比研究,每组例。对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与组间对应比较,无特别差异,P>0.05,具备临床研究可比性。见表1。
1.3 护理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对其实施常规综合性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健康教育。针对不同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等,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更多与精神分裂症及其治疗相关的知识,提高对疾病与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尤其要注意向患者强调精神分类症患者需要长期、持续、科学用药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等,针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要耐心与其交流,提高其疾病与治疗知识掌握水平。(2)心理干预。指导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客观认识各种不良反应,避免出现焦虑、恐慌等心理。积极纠正患者因疾病所导致的悲观失望、消极、不按时服用、不配合医务人员工作等行为,激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沿河遵照医嘱用药和复查等。(3)社会支持。积极的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掌握患者的基本家庭情况。鼓励患者家属配合护理工作,共同对患者进行护理。在日常生活中督促、指导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复查等,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
1.4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完全遵医行为,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配合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判定为完全遵医以及不完全遵医。利用服药依从性利用服药态度量表(DAI)评估患者的服药情况[3],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服药依从性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统一使用SPSS19.00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处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组间统计学比较使用方差分析中的 SNK-q方法。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例(百分比),组间比较实施χ2检验。计算P值,以第一类误差0.05(α值)判断统计显著性,P值小于0.05即为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2组患者完全遵医行为统计与组间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完全遵医行为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完全遵医行为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具有病情迁延、治疗周期长等特点,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并定期复查[4]。但是,很多患者会出现治疗依从性不高、不按时用药等情况,遵医行为不佳。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遵医行为,提高预后[5]。本次研究中,即尝试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相应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完全遵医行为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DAI评分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幅度更为明显,护理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即提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改善其遵医行为,提高其服药依从性等。这是因为,在对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心理状态等,有的放矢的对患者实术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帮助其提高对长期按时用药、严格遵照医嘱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同时,为提供一定的社会支持,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引导其更好的配合治疗[6]。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改善其遵医行为。
【参考文献】
[1]黄娟.影响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3,(31):108-109.
[2]王彩虹,朱相华,杨永杰等.护理门诊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406-3408.
[3]杨芳,彭桂林.护理门诊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探究[J].医学信息,2014,(21):481-481.D
[4]吴亚莉,宋博.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尊医行为时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5,(17):322-322,323.
[5]鲍丽萍,沈棫华,余腊英等.个性化护理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6,(1):92-94.
[6]黄先娥.延续性护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20-22,31.
论文作者:雷淼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高于论文; 资料论文; 情况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