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杨志艳

杨志艳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手术室 418400)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59.75±3.17)分、(60.63±3.22)分/(60.53±3.04)分、(59.96±3.25)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32、0.9262,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40.25±1.62)分、(41.32±1.74)分/(51.33±2.85)分、(52.75±3.01)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761、20.7924,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57,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应用价值

手术虽然可以治疗很多以往不能治疗的疾病,但由于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所以手术还具有一定风险性[1]。在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仅与操作者的技术相关,还与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紧密相关。因为手术本身属于应激源,再加上患者对自身疾病以及治疗方法的不了解,患者在围手术期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不仅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还会严重影响后续的治疗,因此需要加强手术室护理[2]。本研究就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给予人性化护理,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4~75岁,平均(42.8±4.7)岁;手术类型:10例子宫手术,6例脊柱手术,11例胆囊手术,9例结肠手术,4例其他手术。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4~75岁,平均(42.8±4.7)岁;手术类型:11例子宫手术,6例脊柱手术,11例胆囊手术,8例结肠手术,4例其他手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以病情和体征监测为主,再加上生活指导等。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方法如下:(1)术前人性化护理:术前1d全面了解患者生活状况、症状表现以及一般资料,主动与患者交流,从其语言、动作等方面判断其心理状态,以亲切随和的态度为患者做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手术方式等信息,这时可借用视频、图片等资料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进一步了解,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信息、治疗方式、手术类型、手术体位、注意事项等,缓解话只能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术中人性化护理:术前1h将手术室湿度和温度调节适宜,通常湿度55~60%,温度22~25℃,并合理摆放药品和手术器械,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加强陪伴,密切关注其肢体和表情,给予鼓励,可以播放轻音乐,转移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感,术中密切注意患者神志、体征的监测,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3)术后人性化护理:用温水将切口部位的消毒液、血迹等擦拭干净,及时为患者穿衣并盖好被褥,将患者送入病房后,做好交接工作,并为其家属简单讲述以下手术过程,减少顾虑,术后1d,全面检查患者创口渗出以及生命体征,确保患者无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等,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强化体质促进康复[3]。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1)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70分表示重度焦虑,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越焦虑;(2)抑郁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严重抑郁症:31~45分,中度抑郁症:21~30分,轻度抑郁症:11~20分,偶尔有抑郁情绪:5~10分,没有抑郁症:0~4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越抑郁;(3)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选用百分制,非常满意≥85分;满意60~84分;不满意≤59分。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疗效比较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完成组间临床指标的比较,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法,所以会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不可避免的有些患者会出现顾虑,即患者表现为不配合、不依从,这种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手术以及后续的治疗效果[3]。手术这种治疗方式,不仅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很高,还需要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辅助,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只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心理状况重点关注,做到患者满意,家属放心,消除了患者的顾虑,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文献[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了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26-129.

[2]彭程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3):153.

[3]陈慧,盛家鹏.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3):93-94.

[4]刘蓉,刘荣荣.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4):00068-00068.

论文作者:杨志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杨志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