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娜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镇江 212200)
【摘要】目的:探讨单手送管法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重要性。方法:将我科360例接受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的介绍。结果:大大提高儿科护士工作效率及成功率。结论:在儿科单手送管法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优于以往的双手送管法
【关键词】单手送管法;静脉留置针;穿刺;儿科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176-02
静脉输液是治疗及用药的主要手段之一,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护理操作。随着静脉留置针的普及应用,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既保护了血管又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保证了静脉输液及急抢救病人的及时性。但由于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较普通的穿刺针穿刺难度高。如果按以往的双手穿刺送管法,容易造成血管机械性损伤和穿刺失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是儿科护士的一个难点。自2013年我科开始实行单手送管法,期间我们还做了品管圈以提高我科新进护士的技术水平,现在将方法介绍一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3年5月开始实行单手送管法,此方法普及所有住院患儿尤其是存在急救隐患的患儿,如高热惊厥,急性喉炎,手足口病(重型)等。我科自5月至8月之间给予静脉留置针患儿共360例,其中夜间住院患儿有87人次。我科夜班只有一位值班者,所以单手送管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材料
美国BD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 型号通常选18~24,3M敷贴(HP),0.5%碘伏,消毒棉签,止血带,电动剃头器,胶布。
1.3 静脉选择
均选择粗且直的静脉,如手背静脉,桡静脉,足背静脉,肘正中静脉,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大隐静脉。但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由远端向近端穿刺,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1.4 操作方法
1.4.1选择好静脉穿刺部位(老年、长期卧床、手术病人避免下肢浅静脉穿刺)
1.4.2扎止血带松紧适宜,嘱病人握拳。
1.4.3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8×10cm范围
1.4.4穿刺:正确取出静脉留置针,左右旋转针芯;连接头皮针,去除护针帽、排气;绷紧皮肤,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以15~30°角度在血管上方直刺血管进针,见回血后,压低进针角度再进少许后将针芯退出0.2~0.3cm,左手不动,右手拇指顶住Y型管针座向前用力送套管,同时右手食指把住针翼向后退出钢针,此时继续向前送套管,这时将外套管顺静脉方向推进,直至套管全部送入血管;抽出针芯;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落下透明敷贴,边按压边揭除边框;在贴膜标签上注明日期、时间和操作者工号,将留置针延长管U型固定于贴膜上;胶布竖向固定头皮针于肝素帽上。
1.5 注意事项
1.5.1输液胶贴高举平台法固定肝素帽。
1.5.2延长管U型固定,肝素帽高于导管尖端且与血管平行。肝素帽接头不要固定,以免压伤皮肤,也便于输液及封管等操作。输液结束后用弹力绷带加以固定,避免脱出。
1.5.3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静脉留置针一般保留3~7天。
2.结果
2.1 自从我科开始实行单手送管法,减少了操作需2人合作的几率,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护士独立完成技术操作,减少了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士技术操作的满意度及信任度,提高单手送管的成功率,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素质,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所以护士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静、自信,尤为重要。我科自5~8月共穿刺静脉留置针360例,成功343例,其中成功率为95.4%,其中夜间87人,成功82例,成功率约为94.2%。
2.2 健康宣教
置管前护士应该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儿及家长,让其了解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及时通知护士。
3.讨论
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的进针送管动作连贯、不脱节,送管时,左手始终固定穿刺部位,使皮肤绷紧,有利于套管针完全送入血管内。避免了传统双手送针法时左手送管右手拔针时的皮肤松弛,血管滑动和患儿躁动引起的穿刺失败,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同时采用双手送管法可由一人独立完成静脉穿刺,无需他人帮助固定,节约了人力,减少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夜班独立值班的失败率。留置针单手送管法的成功率远远大于双手送管法,更满足于儿科护士实践操作的需要。同时也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提升了患儿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赵彩虹,刘志勇.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新方法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9(17).
[3]张艳铭,卢文苏.快速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
论文作者:宋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静脉论文; 单手论文; 护士论文; 患儿论文; 儿科论文; 血管论文; 成功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