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方法论文_邓凯元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方法论文_邓凯元

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为提高竞争力,建筑单位有必要优化工程预算工作,控制工程造价成本。不过,建筑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因遇到不可控因素,进而超出预算费用。实际上,建筑单位出现超出预算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合理构建工程造价预算方案,降低超预算发生几率,促进自身平稳发展。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存在原因;控制举措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是建筑费用过高,在企业的发展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因此,企业需要立即转向标准化和科学的预算价格管理,以提高管理力度和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可靠的保障。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做好工程造价预算至关重要,其具体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做好工程造价预算,能够为后续建筑工程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得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机械设备和人员的调配;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预算包括设计图纸、工程预算定额材料预算、费用预算和设备使用预算等,合理控制造价预算,对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实现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说,做好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关系着建筑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必须严格、认真地完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2.1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

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前,由于缺乏前期的考察和研究,缺乏对实际的市场行情的认识,造成了整个项目建设的造价预算不科学、不合理,不仅不能够有效实施,而且造价预算成本太低、缺乏可行性。在进行造价编制的过程当中系统较为混乱,数据重复的现象比较明显。另外在对整个工程进行造价清单制定时,不能够严格的区分相关的责任,最终造成了总造价严重的超出了预算的造价,造成的成本的能浪费,使得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受损。

2.2缺乏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认知与重视

目前,我国许多建筑公司规划、管理不善。由于价格管理不受控制,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的效益。价格管理在意识形态上不被重视,在管理实施过程中也不能靠自力执行,容易失控,特别是面对实际劳动情况,常出现控制成本水平低的问题,不能发挥工程预算的制约作用。

2.3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科学管控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前提,对工程项目的实际开展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许多工程造价预算人员不仅缺少实际造价预算的工作经验,还缺少专业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没有时刻关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发展和落实,导致工程造价预算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时常出现超预算的情况,使得造价预算和实际造价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有待提高,没有认真仔细地完成实际考察工作,没有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编制,也会导致在实际编制预算过程中发生造价超预算的情况。

2.4建材市场价格波动大

建材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材的价格也是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变化。往往同一种建材在施工前后的价格都有所不同,目前一个建筑项目的周期也比较长,材料价格也会有很大变动,故而使得工程造价预算不精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全面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举措分析

3.1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

为了保证工程造价更加科学合理,必须要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做好整个项目建设的分析,结合项目建设的工程量制定出造价预算,必须要派专业的预算人员结合项目建设的造价影响因素,制定出科学的预算编制,另外也要对预算编制的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明确造价项目的各个种类,避免出现重复计算的现象,也应该对造价预算的各个方面统一好计算的方式,避免出现重复计算的现象,最终才能够实现科学的预算编制。

3.2建设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

首先,预算编制人员应当提高编制预算前的专业水平,进行市场研究和工程研究,工程师分析咨询基层建筑组织,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编制合理的科学预算,讨论和修改的程序,以确保预算和实际的结合;其次,预算编制人员应进行适当的市场研究,以便对建筑材料价格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波动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使供资水平合理化。提交一份关于价格波动的合理范围的报告,以便为有效管理和控制预算的行政和执行奠定坚实的基础,避免预算重叠。最后,预算编制小组必须在管理、预算编制和工程方面具有高度的专业精神,了解工程和施工过程的具体特点,并在设计方面得到专业指导,才能制定合理的科学预算案。

3.3加大造价预算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造价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相关技能,对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控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重视对造价预算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通过定期开展讲座、组织培训等形式,讲解典型案例,帮助造价预算人员增加工作经验,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多种类型的工程造价情况。

3.4加强对建材市场材料价格的预测和动态跟踪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材料的成本在工程总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工程造价预算工作,要重视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造价预算编制前期,要对自己工程所需施工材料的种类、属性、品牌和型号等数据进行汇总统计,然后进入建材市场,深入了解每种材料的价格和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并结合实际和以往的案例对处在施工各个阶段的施工材料价格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在对施工材料市场信息进行预测中,造价预算人员应时刻关注市场价格的变化,准确掌握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的价格波动规律,按照建材清单来进行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的造价预算编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缩小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的造价预算和实际购买之间的资金差距。另外,预算人员还要做到对材料市场的动态跟踪,随时随地了解建材的最新价格和施工情况,进而有效控制各个施工阶段的材料支出。

3.5构建监管制度,全员参与,进行有效监管

监管制度可以较好地指导监管工作。因此,建筑单位有必要重视制度建设。比如,吸收与借鉴其他单位制度建设经验,并与自身实际相结合,构建完善监管制度。监管工作对控制预算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单位需要着力提升监管水平,合理地控制项目支出。首先,树立成本管控意识。意识乃是实践工作的先行者。如果建筑单位可以增强全员的监管意识,就可以更好地动员他们参与成本监管工作。因此,建筑单位需要在增强全员的监管意识方面下功夫。比如,建筑单位指定某个部门加大力度宣传成本管控工作的优势,并详细介绍成本管控工作的方法、重点、难点等,保证工作人员科学地践行成本管控工作。其次,落实成本管控责任人。建筑单位需要根据工作人员岗位,分配管控任务,并督促他们按时完成成本管控工作。最后,建立奖励与惩罚机制。为调动成本管控积极性,建筑单位需要建立奖励与惩罚机制。也就是说,在成本管控工作中具有突出表现的人员可以获得现金奖励,反之,就需要上缴罚金。

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控制是有效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环节,建筑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从而有效管控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凯.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预控系统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8,32(1):29.

[2]张悦宁.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7(2):179-179.

论文作者:邓凯元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方法论文_邓凯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