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云 熊鸿伟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江西高安330800)
摘 要 目的:对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的受试对象为2017年3月-2018年4月我院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80例患者,分析不良反应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共有19例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率为23.75%;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与过敏史、年龄、肝病史、糖尿病有关;年龄≥60岁、肝病史、糖尿病是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超过60岁、具有肝病史或者糖尿病史的患者是抗结核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重点监测群体,治疗期间要重点关注。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糖尿病;肝病史;高龄;影响因素
肺结核是感染性极强的一种传染病,长期迁延不愈导致胸腔内存在积液,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形成慢性的结核性脓胸,压迫患侧肺部,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1]。抗结核药物广泛应用于肺结核治疗,由于需要长期服药因此不可避免产生不良反应,需要了解不良反应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从而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本次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80例患者。男性44名,女性36名,年龄范围在48至71岁之间,平均(62.4±3.5)岁。病程3.0-20年,平均(13.07±3.10)年。
1.2方法
初次感染肺结核的患者采用抗结核感染“2HRZE/7HR”治疗方案;复发结核感染患者采用3DLVE/9DLE治疗方案。(注: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D=对氨基水扬酸异烟肼、L=利福喷丁、V=左氧氟沙星)。对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
1.3统计学方法
SPSS 20.0数据处理。数据(x±s)格式,t检验;比例数据[n(%)]格式,2检;P<0.05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8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共有19例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率为23.7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肺结核已经被纳入了国家的二类法定传染病,全球约有21亿的肺结核感染患者[2],我国约占40%的感染人口,每年因为肺结核感染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5万[3]。伴随抗结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其不良反应也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本次研究显示,抗结核药物可以引起消化系统、皮肤、神经系统、肌肉、关节等不良反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4]。年龄≥60岁、肝病史、糖尿病是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原因主要为老年患者药物代谢水平下降,肝肾功能降低,因此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肝病史患者的肝功能受损影响代谢酶活性导致不良反应较多;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药物代谢率降低也会增加不良反应[5]。在使用抗结核药物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询问患者的病史,严格用药方案的制定。
综上所述,年龄超过60岁、具有肝病史或者糖尿病史的患者是抗结核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重点监测群体,治疗期间要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赵影.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3):3591-3592.
[2]陈文君,李可欣,廖国咏.抗结核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3(05):28-30.
[3]李伟,赵姝丽.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6):1125.
[4]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01(2):257.
[5]孙佳石,刘宝磊.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136-137.
论文作者:朱云云 熊鸿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药物论文; 抗结核论文; 患者论文; 肺结核论文; 肝病论文; 因素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