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来凤县公路管理局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GDP迅猛增加,我国对道路的需求越来越高,无论是道路建造质量、宽度和环境,还是道路线路的增加都是亟待解决并需着重注意的问题。一个国家的交通就是这个国家的脉络,纵南北横东西,国家经济建设与道路施工息息相关,本文就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管理措施的讨论。
关键词:道路施工;技术管理;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在我国,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的通达是财富的引子,质量上乘的道路又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道路建设作为基础措施之一,是各项发展政策的基本保证,也是人们关注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洪流的爆发,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在社会面前,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人力可及和不可及两个层次,而技术管理方面是人力可及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对技术方面提出的技术管理问题和措施。
1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分析
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然而施工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优秀的技术管理变得尤为困难;此外,施工过程中权责不明确、监察不力也放纵了道路施工中技术管理问题的泛滥。不同技术问题形成的原因不同,下面针对上述问题展开具体论述。
1.1施工队伍自身问题
施工队伍作为道路工程施工的承担者,是工程施工的主体,良好的施工团队更是建造优质工程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团队、拥有优秀的富有特色的技术管理措施就是每个团队领导必须考虑的问题,以下是每个领导者所需考虑的问题:
团队工人问题。工程施工工人缺乏安全意识,施工迫停,便无法按时交接,因此便会出现连夜赶工、粗制滥造的现象;工人缺乏归属感,无团队意识,施工无配合、效率低下;工人素质低,无法正确理解图纸,缺乏高素质人才;工人技艺不娴熟,无法独当一面,建造道路质量不过关。
团队配置问题。缺乏资历深的技术人员去指导,没有系统的对工人进行过教育;福利待遇不足,无法吸引真正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填充施工队伍;施工材料不合规范,土基建造不牢靠,忽略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弊端,不重道路的防护和后期的保养;团队对道路施工缺乏技术交底制度,对工人施工任务、施工特点和应用技术规范不明确;技术管理不成体系,技术责任制度不合理或执行力度不足;不依照相应的法规和验收标准进行道路施工,减少物资投入,粗制滥造;配置设备陈旧,材料混合不达标准,设备操纵人员操作生硬,施工效率低,形成道路施工中的技术硬伤;对道路施工估计不足,浪费材料、材料品质不足、人力不足、缺乏大力支持;对待所有的道路施工,技术管理和施工技艺方法千篇一律,不懂得因地制宜,适时而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关于相关部门监察问题
部分有关部门负责人将上市施工单位的审核标准放低,为了尽快建成道路放任施工单位随意建设,影响道路工程的美观和实用性;相关法规、体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足,监察验收不严格;有关部门对道路施工投入较少,无法为技术管理提供资金上的有效支持,无法聘用高深资历的技术管理人员,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责任制度不明确,相关政策得不到尊重;对施工单位扶持不足,未提供技术指导的有效途径;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晰,协调乏力,为道路施工增加了难度。
2 道路施工问题的技术管理措施
国家经济发展正在加快,各地城市联系增强,经济建设加快;城镇一体化逐步推进,城乡区域联系更加密切,产业经济发展加快;乡村大山也被更多人重视,通过走进去和走出来带动山村经济发展;总而言之,国家和人们对建设和改造道路的需求正在急剧上升,纵使问题多种多样、亟待解决,尤其是进行技术管理措施改革,但是仍有对策进行应对。
2.1拔高队伍素质,进行良性竞争
工人是道路施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家庭中的一员。工人具有安全意识、配有良好的安全设备是工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保证,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讲解事故发生时自我保护要点,保障工人生命权益;领导者与工人共进食宿,倾听工人意见,营造和谐的施工氛围;施行工资差额制度,按劳分配工资,督促工人认真工作;提高工人待遇,使得工人严格按照队伍规定对自己进行要求;定时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提升工人施工的技术和能力;每次工程施工前对工人进行动员大会,讲解此次施工注意事项,全面调动工人积极性,保证道路质量;施工完毕,在工人中推选模范,总结大会上进行表彰并颁发实际奖励,形成良性竞争。
良好的人才配备和利用是施工单位不断创新的保证,是道路施工单位活力不断的秘诀。提高福利,建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吸纳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明晓图纸含义,严格规划施工路线,能够因地制宜,为道路施工进行意见指导;加强与高校之间的联系,资助困难学生,使其在毕业之后自愿参与道路建设过程中,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献计献策献力;尊重资深施工人员,配备新人学习其丰富经验。
严格的规范制度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证,施工单位遵守相关制度是工人遵守相关制度的良好模范。施工单位应注重工程质量,综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不合理的图纸路线图进行讨论,及时汇报不合理情况,便于设计的更改,使其更加贴切实际情况,有利于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建立图纸审计制度,对竣工时间进行估测,保证按时完成任务,最大程度的减小与施工图纸的误差,针对性的提升施工技艺和方法,提高道路整体质量,降低不利影响;鼓励职工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与工友进行交流,对工程质量上升和技术管理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有偿补助;增强内部管理和监督,确保每项制度的落实,保证技术不断更新,使施工处在既自由又有约束的状态下;建立工会,鼓励工人代表上访,与企业高层直接对话,避免施工队长一枝独大,鼓励工人共同参与技术管理和更新;技术责任制落实到底,工程谁负责问题谁承担,严肃道路施工由于技术和要求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2.2明权责,请扶持,严验收
道路工程作为民生重点,有关部门对道路建设的重视程度一定程度就代表着国家对民生的重视程度,因此必须加强对道路工程的管理,向群众表态。道路工程施工的改变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要提升道路工程质量,关键在于技术改善和提升验收质量标准。
对上市道路施工单位重新进行考核评定,排查技术隐患,对上市施工单位进行强化管理;签订合同协议,要求施工方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前对工人进行统一培训、公布技术标准、不出现不符合技术标准的问题并负责道路日后的维护和修缮;提高资金投入,聘用组建监督指导团,对道路施工进行技术达标监督,与施工单位共同进行研讨,对施工技术进行指导和改进;在技术达标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不同督促道路施工分工,使每一部分均符合相关政策;专项专负,聘用专业人员负责专业项目,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和可靠性;要求施工单位上备施工队、施工人员、技术管理人员、负责人名单,上备道路工程施工方案及细节说明、技术变革,报备施工日志,便于监察审核;为施工队伍、施工单位提供方便,介绍相关工程师进行指导,联系材料卖家,把控材料关,借贷资金支持施工单位购买新型设备,学习新技术;严格验收制度,对于不合标准的工程坚决不验收,验收前,请专员对道路进行技术评估,包括道路使用年限、限重等。
3 总结
城市化以及各地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交通运输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交通运输业存在一个巨大的掣肘。道路的宽度、质量、设计方案、技术施工等都是影响道路车流量和限重的重要因素,以上管理措施是技术方面对道路施工过程种种问题提出的对策。道路施工的工程质量依靠的不仅是技术管理,还依靠社会、民众、相关人士支持,共同进行施工变革。
参考资料
[1]孟捷.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关键问题分析[J].交通世界(下旬刊),2017,(3):30-31.
[2]周琦.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251.
[3]潘天园.论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视界,2014,(16):286-286.
论文作者:谭贤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道路论文; 工人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