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 255100
摘 要:《声声慢》作为经典名篇,不仅要让学生知人论世,更要品赏词句。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以及层层问题设计让学生走进诗词里,品味愁情,深层次理解,最终又能跳出诗词,客观审视,正确积极地面对人生,让学生入乎情,出乎情。
【学习目标】
1.品读诗歌,品味作者蕴藏在词中的愁情。(重点)
2.入乎情,出乎情,引导学生正面积极地对待人生。(难点)
【学习方法】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女子: 她有比黄花还瘦的身姿,她有比青丝更多的愁绪;她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 也曾误入藕花深处,也曾欣赏绿肥红瘦;曾任无边闲愁下眉头上心头,也恐双溪舴艋载不动许多愁。她是无双的千古奇女子,她是乱世中永远的美神!她就是——李清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去聆听她的《声声慢》。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检查
乍暖还寒 将息 憔悴损 次第 了得
四、初读课文
1.明确诵读总要求——慢。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声声慢,那么我们在读这首词的时候也一定要——声声慢。)
2.学生朗读。
同时给其他同学布置任务:标出词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
3.学生回答。
4.教师概括。
用词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情感——愁。
五、品读课文
这一部分明确两种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找出文中的相应句子,并分别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为例来品味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愁情。
其余的句子以小组探究为主,深入挖掘:句中哪一部分最能体现作者的愁,是如何体现的?
教师经典点拨,务必要将句子分析透彻,示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预设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寻寻觅觅”这个动作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很空虚很迷茫?
2.设计问题,分析“冷冷清清”既写环境又写作者的心境。(指导阅读,轻读出冷清的味道。)
3.能不能把前面的“凄凄”和后面的“戚戚”互换位置?为什么?前面的“凄凄”是悲凉伤心的意思和后面的“戚戚”是悲伤悲痛悲戚的意思,后面的“戚戚”意思更深一层,这种愁情是逐层深入的。
4.能不能把叠字部分删掉?变成“寻觅,冷清,凄惨戚”,同学们自己对比着读一下。能么?为什么?
5.再读再品。小组探究其他句子,学生展示,教师经典点拨。
六、小结愁情
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亡国之恨 故国之思 沦落之苦
七、深度理解
词人的一生都和愁缠缠绵绵,为什么她会有这么多的愁啊?亡国的人不止她自己,丧偶的人也不止她一个。李清照的悲剧更在于她是一个女子,她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女子,她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有才华的女子。李清照晚年时曾想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给一个10岁的孙姓女孩,可是这个小女孩的一句话,让李清照好一个趔趄,好一阵眼前发黑啊,这个小女孩说:“才藻非女子事也。”写诗作词那不是女子的事情啊。女子无才便是德。没有一个人能够读懂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李清照,她只能将这漫天愁绪化入诗文,这才吟出了这首千古传唱的《声声慢》……
这诸多的愁一起压到了这个比黄花还瘦的女子身上,无穷无尽,不死不休……
八、带上愁情,配乐诵读
九、个性点读
斯人已逝,独留书香!作为一个女子,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这样的矛盾,让她难免有孤独的悲哀。假如这位乱世中的女神与你面对面,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请以“我是______,我想对李清照说:______。”为模板来写几句话。(“我”的身份自定,可以是黄花、雁、酒等意象,也可以是人物。)
十、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
参考文献
[1]柯加瑜 李清照 《声声慢》的凄苦之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
[2]赵志超 语浅情深 流转如珠——浅谈《声声慢》叠字的运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论文作者:翟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女子论文; 黄花论文; 她是论文; 李清照论文; 声声慢论文; 作者论文; 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