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变电站在智能电网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承担着让电能转移以及变换电压等非常重要的任务。智能化、信息化、高效化是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基于这种特征,其对运行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方法
一、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含义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可靠、经济、集成、节能、环保的设备与设计,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系统功能集成化、运行状态可视化,以及结构设计紧凑化、高压设备智能化等为基本要求,能够支持电网实时在线分析和控制决策,进而提高整个电网运行可靠性及经济性的变电站。
其重点是应用了智能化的一次设备(智能化GIS组合设备、电子式互感器等)自动化系统以及辅助系统模块化、集成化,实现了智能变电站的“三层两网”(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实现了全天候智能监视,改变了传统变电站的运营方式。经过网络化、数字化、标准化等方法,以功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的智能设备为重要平台实现全天候监测设备状态、状态评估检修、智能控制电网、在线分析决策、自动调节调度等功能,使得变电站的运行变得更加安全、稳定。
二、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
智能变电站大范围的发展建设,对其发展新形势下的运行维护技术就显得尤为关键。作为运行检修单位管辖的主要项目,对于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及检修项目的开展实行严格的规定,并构成可参考的标准,确保设备维修的高效性,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营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首先,强化对智能变电站有关设备的运维管理,提升运行设备的安全稳定性。同时在专业技能层面要强化有关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体系培训,储备高素养的专项技能人才参与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中,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要严格把关,需要高度重视其运行维护工作,为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重点在于区分与传统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区别,其目的在于确保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最后,科学合理的安排设备的检修及试验,高效利用状态评估等手段,充分利用智能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等特点,依据现实状况合理部署,以达到最高效的运维检修效果。
三、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方法
1、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的运行管理方法
智能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在设备的应用与维护上所强调的重点和需遵从的原则是相同的,本文主要是分析GIS组合电器和电子互感器的应用与维护的关键所在。
(1)GIS组合电器的运行管理方法
所谓的GIS,即:gas insulated substation是由断路器、隔离与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连接件和出线终端等设备或部件共同组成的,它们全部安装在封闭的金属外壳之中,且金属内部有一些具有一定压力的绝缘气体SF 6 ,这种设备或部件的共同组成也称SF 6 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具有结构紧密、占地面积较小、配置高、安装便捷、安全性能强、环境适应能力较好、维护工作量小、检修周期长等特点,因此这种组成方式目前已经开始普遍应用于生活中。
(2)电子互感器的运行管理方法
电子互感器是一种新型互感器,其运行原理是利用电子技术、光纤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相互配合来进行电力系统电压、电流的测量。由此可见,它与传统互感器是有区别的。电子互感器是光、机、电相互配合的高科技设备,它具有由传感器、专用屏蔽线与采集器共同组成的结构特征。三者的作用分别是:传感器是电子互感器的信号获取单元;专用屏蔽线是电子互感器的信号传输单元;采集器是电子互感器的信号处理单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维护电子互感器运行的关键是:查看外表是否完整无缺,连接是否紧密,通信线路的连接设备是否松动,传输光缆是否完好;与互感器相关的测量器具,如测量值、保护值等是否在正常范围;互感器外部的绝缘层是否干净,是否有裂痕或漏洞等现象;互感器本身是否有异味,是否振动异常,如交流声过大或异常;连接点是否有发热、变色等现象,外露连接点是否有严重的锈蚀现象等。
2、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管理方法
(1)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方法对二次设备保护装置出现的故障,应该及时处理,首先针对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查明故障出现的原因,在查找故障原因过程中必须合理科学的对保护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分别调试,针对出问题的地方,做好明显的标志,在查明原因之后,将装置重新启动,重新启动过程中要及时推出保护GOOSE出口的软压板,并将其当前状态设置为检修。一般情况下,重启之后,设备会自动归位到跳闸的状态,否则在重启之后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时,应该联系专门的设备维修人员对装置进行全面检修,降低设备问题带来的各方面损失。
(2)智能终端的运行管理方法
二次设备的智能终端若出现任何故障并不会累及到相关的一次设备,智能终端出现问题会对电力运行的智能化监管造成严重的影响,智能终端的问题,就如同保护装置出现问题一样,在经过问题出现的原因查明之后,同样也要对装置进行及时重启,以此来判断装置是否出现任何连锁反应,在重启之后,若设备仍然无法正常运作,则应该做好技术性处理与排查。
(3)交换机的运行管理方法
交换机的维护由于交换机故障的难以排查,首先应该加强对装置的网络监控,在运行过程中,一旦交换机出现任何状况,利用自动化检测技术,对机体进行全面的排查,最后安排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测试与维修。
3、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方法的几点想法
(1)要做好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首先运行维护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征,再结合工作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现场实际的运行管理规范,包括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等。(2)由于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的特点,一次设备与二次系统之间已没有电的连接,完全依靠光纤连接,且二次系统中保护测控、自动化及通信等技术紧密相关,使得运行维护人员仅仅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术储备,已经不能胜任新的工作要求,因此运行维护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拓展自身知识结构。(3)对电子式互感器、网络交换机、智能组件、合并单元等新设备,应联系厂家经过充分沟通后编制简明易懂的运行规程。(4)由于智能变电站的保护测控装置广泛采用软压板设置而减少了硬压板设置,目前只有保护测控装置、智能终端及合并单元上设置的检修压板为硬压板。软压板与检修压板的正确投退直接关系到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因此建议易将软压板与检修压板的投退操作作为操作项目填写在倒闸操作票中,且在签发许可工作票时,应将退出的软压板与检修压板填写在安全措施栏内,让工作人员对相关压板的投退情况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可有效防止工作结束时误投退压板。(5)依据顺序控制操作的定义,它是指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单个操作命令,根据预先规定的操作逻辑和五防闭锁规则,自动按规则完成一系列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最终改变系统运行状态的过程,可见操作逻辑与五防闭锁规则的正确性是保证倒闸操作安全顺利完成的首要前提,因此作为运行维护人员操作前应认真检查操作设备的操作逻辑与五防闭锁规则正确无误,并核对监控系统设备状态与现场设备一致。倒闸操作模式的改变与新技术的应用。(6)运行维护人员应积极学习并掌握在线监测和实时分析诊断技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在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全面为运行维护人员服务,使新技术成为运行维护人员工作中的一把利器。
四、结束语
智能变电站对中国电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节约人力财力的同时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智能化科技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必将提升整个电力网络的数据准确性,为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我们要重视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方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曾治繁.浅析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措施[J].广东科技,2012
[2]陈莉莉,苏乃明.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完善措施研究[J].河南科技,2012
论文作者:潘庆志 周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互感器论文; 压板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方法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