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滞后抬高食品流通成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本论文,物流论文,食品论文,冷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的现状与完善冷链的缺乏不无关系,因为一些容易腐坏的食品售价中的70%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货物损坏的支出。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欧、美、日等国的食品冷藏运输率达80%至90%,而我国只有10%左右。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我国平均食物年产值约为3000亿美元,超过20%的食物由于没有很好地冷藏,在运输过程中被浪费。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至30%,每年有总值约92.5亿美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失,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近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居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食品冷藏链主要是面向食品工业等领域,直接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目前,完整的食品冷藏链在我国尚未形成,目前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虽然产销量很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易腐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如在冷库建设中就存在着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轻视产地加工型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等问题。这些失衡使得我国食品冷链产业还未形成独立完善的运作体系。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冷冻冷藏技术相对落后,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与快速增长的需求不协调,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缺少有效的市场导向性机制。食品冷藏链主要包括食品加工、保鲜储藏、流通运输三大类,其中,冷藏运输是我国冷冻食品在整个冷藏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数据显示,我国生产冷藏保温汽车的企业从1980年的10余家,已发展到目前的70多家,遍布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的品种也已达到100种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标签:冷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