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教育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主席曾说:“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有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建立创新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如此,新世纪祖国的昌盛、民族的振兴才有希望。正是基于此,凭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近几年来,我校着眼未来,为构建创新教育的模式,努力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了些有益的尝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完善管理机制
毛泽东说过:“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通过外因发生变化。”我校在现代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既注重确立正确的创新教育理念,又注重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和人文氛围。
1.坚持政治方向,注重思想教育
政治方向是行动的指针,思想理念是行动的内驱力。要造就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化教师队伍,首先要使教师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多年来,我们结合深圳的实际和我校的现状,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和开拓创新的教育。通过学习党的有关政策法规、听专家讲座或报告、参观访问、开展专题讨论等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深远意义,畅谈改革开放,深入了解深圳特区成长发展的辉煌业绩,深刻理解我国当前提出的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思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可使全体教师深刻体会到,要使伟大的祖国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取得更长足的进步,必须大力推行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使大家深深体会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针对深圳现实社会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讨论,并以此为契机,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系列活动,使全体教师能正确对待社会风气不尽人意等社会现实问题,从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坚定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全体教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时刻以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形成了一个思想先进、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群体。23名教师多年来保持“三无一有”(无一人炒股票,无一人搞第二职业,无一人打麻将,只有在学校加班加点不计报酬、钻教学、学高新技术)的良好风尚。
2.完善制度,以章治校
学校实行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明确校长负责制的准确含义,反对一个人说了算的独断行为。教代会成立以来,为学校提出了几十条建设性提案,校长都逐一进行落实和解决,每学期举行一至两次民主生活会,评议学校工作,指出校长工作中的不足,讨论学校重大决策,广开言路,民主监督,强化了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意识和主人翁地位。为规范管理,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出台了以创新为核心内容的《赤湾小学管理制度汇编》,规范学校的各项工作,明确各位教职工的职责和义务。如以“考勤、考质、考量”为核心的“三考”制度,直接与考核、评优、奖励、晋级挂钩,定性与定量结合,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优质优奖,杰绩高奖,鼓励创新,弘扬了正气,抑制了歪风,有效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在每学期的工作总结会上,大家交流思想,畅谈工作的收获和体会,形成了比成绩、比贡献、讲规划、谈创新的良好风气,为造就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化教师队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
3.领导垂范,勤政廉洁
学校领导既是方向,又是标准,也是带头人。我们强调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我们严格要求按照“懂政策、精业务、善管理、会用人、肯带头、敢创新、能服务”的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到“五个一”,即管一条线,蹲一个点,兼一门课,抓一项改革创新教学实验,到一个班。学校的财务制度健全,反腐倡廉措施得力,特别是每一项工程的洽谈或每一张发票的签发都严格按章办理,三人到堂,民主监督,有效抵制了“给回扣”的邪风。同时,校领导坚持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人格修养,使领导班子成为群众信赖的求真务实、团结拼搏、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领导核心,成为创新教育的领路人和排头兵。
4.以人为本,精诚团结
我们遵循人本原理,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的成长,尊重人的价值,信任人的才能,在教师中形成互相之间能关心生活、支持工作、交流思想、坦诚相处、团结向上的良好风气。校长每年至少到每个教师家中看望一次,与教师交心谈心沟通思想,为他们排忧解难。教师觉得领导可亲可敬,愿与领导同心同德,在平时工作中自觉加班加点,不计报酬,无怨无悔。特别是在各种荣誉面前,领导首先考虑的是教师,哪怕是群众一致推举领导,领导都让给教师,这种不计名利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每位教师的心。高尚的人格力量,成为激励每个教师勤奋工作的无形动力。这一切都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适应创新教育需要,培养创新教师队伍
江泽民主席说:“迎接未来科学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初现端倪,使创新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成为当今教育的主导潮流。为培养现代化的教师队伍,以适应创新教育,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1.加强现代化教育设施的装备,为教师创新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良好的物质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利于促进教育现代化。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发挥我校“公办企助”办学模式的优势,加强现代化教育设施的装备。在深圳市创造了“六个第一”,即1992年第一个创立了“公办企助”的办学模式;1993年第一个实现了“五机一幕”进教室;1994年第一个实现了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1996年成为第一个被评为最小的市一级学校;同年第一个实现了每班教室装备以多媒体电脑为核心的智能教学系统;1999年第一个实现了校园网络化和学校社区教学资源共享。这些现代化教育设施的装备,使学校的管理、教学等方面方便快捷,教师的视野扩大,信息知识获取面广、量大,更新更快。为培养现代化的创新教师队伍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加快了现代化的步伐。
2.全面考核,择优聘用,不断优化教师结构
我校在聘用教师过程中严格把关,坚持一个标准多方选择,择优聘用,不照顾关系,不讲学历高低,重实绩,重能力,重敬业精神,重创新精神。并把能否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和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作为对应聘教师考查的重中之重。对应聘教师,学校组织专门考核程序:“一查”,即查学历、经历、资历;“二看”,即看仪表、气质;“三听”,即听试讲和自我介绍;“四试”,即对“一查二看三听”合格者试用2-3个月。对应聘者全面了解,不降低标准,宁缺勿滥。每学期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把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分成25项,每项4分, 按“自评”和“考核小组评”逐条量化打分,并结合定性评价,给每位教师定位到“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力求客观全面,公平公正。在整个考核中始终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科研的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对评定为“基本称职”者,给予进修提高的机会,三个月学习考核合格后再聘用;对“不称职”者,一律解聘,自谋职业。同时,也允许教师进行双向选择,合理流动。始终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高水平中运转。
三.开展系列活动,提高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几年来,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我们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开展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1.借鉴名师名校经验,创建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是有规律可寻的,但具体的教学方法却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由于生活阅历和所受的教育不同,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各异,教师的教育教学风格总要打上个性的印记,形成他们各自独有的教学风格。如何引导教师创建自己的教学风格,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呢?我们借鉴名校名师经验,先后组织教师到深圳市内,到上海、北京、南京、延安等地的全国名校参观学习,交流取经。同时,我们从中央教科所请来潘仲名、潘自由等专家来校指导,从延安请来全国杰出教师王思明传经送宝;组织教师听教育专家魏书生的事迹报告;请特级教师迟美娜、洪震涛、路培奇、刘德武等来校交流经验;聘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汪小芬在学校带一个班、教一门课,作示范、带徒弟。这一系列活动,使教师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使他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在引导教师学名校名师经验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生吞活剥,照搬照套,机械模仿,而是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取长补短,灵活运用,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后创建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多年的努力,使我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很快,教学风格各具特色。
2.加强基本功训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一个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其知识结构、理论修养、专业水平、思维方式等密切相关。我们从本校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坚持开展一些卓有成效的基本功训练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训练活动中,培养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在全校开展的苦练基本功的“红烛杯”比赛中,我们倡导并坚持实行“六个一”:即每位教师每年读一本教育专著,以提高理论修养;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编排体系,以提高专业水平;熟练运用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上好一节优质课;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搞一项教改创新实验;以多媒体作一个优秀课件,撰写一篇优秀论文。同时,我们还经常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专业知识,请专家教授和教科所的科研员讲教育教改的新信息、新成果,传授新技术、新方法;领导带头,全员参与,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创新能力。在南山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校推荐的三名教师全部获奖。在全市的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我校推荐的两名教师先后均获一等奖。
四、推行现代教育技术,狠抓教学科研创新
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文中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并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高尚道德精神的人才,而现代教育技术对于这两方面(培养创新能力和高尚道德)均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校采取了以下做法。
1.高瞻远瞩,科学指导
我校立足深圳特区发展的实际,引导教师看清教育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的工具,鼓励教师大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实验,科研创新。为了加速提高我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科研创新的能力,我们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教师参加有关教育技术培训,请专家到我校举办讲座,使全校教师了解当前我国乃至全世界教育发展前景和教学科研状况,并指导全校教师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怎样选择科研方向和课题,怎样进行学科实验等,均取得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94年,我校的“多媒体形象联想教学法”教改实验,是利用多媒体电脑的超文本的功能,教师自己编写脚本,研制出多媒体(CAI)辅助教学软件, 一举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以形象、生动、有趣的声音、图象、动画、文字帮助学生学习生字词,不仅形象直观,记忆深刻,而且让学生在电脑上操作,动手动脑,激发了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该项实验获中央教科所二等奖,省创新成果三等奖和市、区一等奖。吕型伟、南国农等教授参观该项实验成果时,高兴地为我校题词:“教育现代化的窗口校”、“小型学校电化教育的样板”。其他如“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的整合实验”,“多媒体作文教学的实验”,“数学引探法教学”的实验,“小学科技教育”的实验,“少儿美术摄影教育”等实验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不断总结,探寻规律
教学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探求教育规律,并以之来指导教育实践,使教育得到更科学的发展。因此,我校在注重教学科研创新改革的同时,也注重倡导科学总结科研创新成果,撰写教学论文。总结经验的过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是对教育教学规律再度研究探寻的过程,更是教师提高水平超越自我的过程。我校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撰写一篇教学科研论文,内容不限,形式灵活。可叙,可议,可抒情,只要观点新颖,说理透彻即可。撰写出来后,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享成功的喜悦。对于初入道者,我们由领导和各学科带头人举办专题讲座,指导他们选择切入点、突破口,怎样确立文题,怎样从材料中提炼精华形成观点,怎样根据观点运用材料、布局谋篇等。并由校领导和各学科带头人写下范文。通过撰写论文的训练,我校教师形成学理论、重科研、敢创新、善总结的良好习惯,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的现代化进程。
总之,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教师从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到教学创新能力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在1996年市一级学校评估时,教师的课堂教学优良率是88.8%,1999年11月的市一级学校复评中,评估组随机抽查听课,课堂教学优良率达100%,使评估组的成员为之惊叹。 全校教师都能用电脑组织上课,用多媒体教学的占90%以上,能自制教学课件的教师达60%以上,也使评估组的同志感到惊奇。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评优中,23名教师中先后有110人次获奖,发表论文、 作品共达100余篇;学校先后为国家、省、市、区承担教改实验任务共5项,上示范课达80余节,接待全国各地来校参观指导的教师达3000多人次,受到普遍的关注和好评。一支具有敬业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精神、团结拼搏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创新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