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V”结构试析论文

“求+V”结构试析论文

“求+V”结构试析

宋锦涛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 现代汉语“求+X”中,X可以是名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和小句。“求+V”结构中,有些结构已经固化,有些可能是从“求+述谓小句”演化而来,语义上看,动词多是二价或三价动词。在流行语中,“求”后的动作性成分有名物化倾向,整个结构具有处置义,使用过程中多带有戏谑意。

关键词: “求V”;框架语义;名物化;受益处置

沈家煊(2002)认为可以把不同程度的处置意味理解为“主观处置”和“客观处置”,两者互有联系又性质不同。而在“求+V”结构中是否会因为“求”的动作意和动作结果带来语义上的处置性呢?另外,胡裕树、范晓(1994)提到当动词形容词在句子的语义平面为动元身份、在句子的句法平面为主宾语身份时,可以说动词、形容词“动元化”了,且名物化不是孤立的词汇意义或概念意义,也不是名词的功能意义,而是语义平面动核结构中的意义。在流行语中“求v”是否是从“求+小句”演化而来的?“求”后的动作性成分是否存在名物化的现象?本文将在观察语料的基础上,从句法、语义和认知语义框架几个角度进行肯定说明,以期对“求+V”结构有更深的理解。

一、古代汉语中的“求+X”

“求+X”的形式在上古汉语中就已经存在了,从X的性质上来看,有“求+体词性成分”,如“民之求利”;也有“求+谓词性成分”,如“黥人之面,非求伤民也。”另外,“X”可以是单音节动词,主要是在现代汉语中逐渐被固化在“求V”中的动词,如“求见”“求救”“求援”“求饶”“求助”等。其中“求见”“求助”“求救”“求援”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但用例并不是太多,而“求饶”则在元明时期才开始出现,包括双音节的“求饶命”;从形式上来看,一是在疑问句中,“求”的宾语前置,其后没有成分,一是在“求+X”之后还有与之关系紧密的介词性短语。如“晋乐王鲋求货于穆子”,其中“货”是“求”的目标物,“穆子”是对象;在“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中,“己”“人”是“求”的对象;在“求贤良以翼之”中,“贤良”是“对象”,“翼之”是目的。综合语料来看,“求+X”这个结构在句子中所关涉的对象包括:“求”的动作施行者、“求”的目标和“求”的对象,“目标”或直接跟在“求”的后面,或通过表目的的介词“以”标记出来,不仅有具体或抽象的事物,还包括由述谓性事件造成的结果。也有较少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二个动作施行者,如“贤良”。

二、现代汉语中的“求+X”

观察现代汉语中的语言事实可以总结出“求+X”所在句的较为完整的结构形式,描写为“O1+求+O2+V+O3”,可以把这个当作基础形式,其他形式可以从这个结构中演化出来。以几个基本句为参照:

1.O1+求+O2+V+O3:(1)我求你帮我做一件事。(2)我求你帮他做一件事。(3)我求你做一件事。(4)我求你帮助我。2.O1+求+O2+V:(5)我求你帮忙。3.O1+求+O2+O3:(6)我求你一件事。4.O1+求+O2:(7)我求你了。(8)我求求你。5.O1+求+O3:(9)我求个情/签。(10)我求名不求利。(11)*我求一件事。6.O1+求+V:(12)求安慰。/求放过。(13)求赞。7.*O1+求+V+O3:(14)*我求帮我/他做一件事。(15)*我求做一件事。8.*O1+求+O2+V:(16)*我求你帮助。(17)*我求你安慰。/*我求你赞。9.O1+求+O2+V:(18)我求你快睡觉/睡吧。(19)我求你休息/坐一会儿吧。

端锚聚合酶抑制剂XAV939抑制人骨肉瘤SOSP-9607细胞增殖及作用机制研究 ………………………… 董永红等(14):1917

关于认知语言学中涉及的框架语义及其与句法之间的关联,有很多学者都做了研究。“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将形成一个概念框架,这个概念框架一定投射为某个特定的语义框架,这个特定的语义框架又一定通过特定的构式来加以表达……”(陆俭明,2006)另外,Fillmore(1982)认为框架并不是在真实世界中存在的实体,而是一种原型。Petruck(1996)认为框架是任何一种概念系统,理解该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概念都必须以理解整个系统为前提;引入其中任何一个概念都会涉及系统内其他所有概念。“‘框架’为语义理解和描述提供所需概念背景。对框架中任一概念进行解释通常会涉及该框架内的其他相关概念”(李福印,2008)。一个较为完整的命题事件就是一个“框架”,包括构成事件的各类范畴成分。

三、框架语义下的范畴化

从句法结构上来看,O2在完整的结构中扮演兼语的角色,既是“求”的宾语,又可以做V的主语。而且,O2多数情况下是必须出现的,第五点中出现的例外情况,要么是在对举的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在上古汉语中就已经存在了,要么是插入“个”,使用过程中逐渐凝固,而第六点中,流行语的情况也是一种凝固化,与(9)的情况互补。

对于上面提到的句法结构,它的最原始的命题表述是“论元1完成‘求’的动作,造成某种结果并产生影响。动作一般指向论元2,论元1 始终扮演受益者”。在“求”这个事件框架内可能还有其他成分,但上面的表述是其最基本的框架语义。在这个结构中,“求”可以被“请求、要求”等形式替代,但这些词只是增加了一些情状范畴,对框架义不产生影响。在这个命题里面,除了包括“求”的动作施行者、“求”的目标和“求”的对象外,通常还有动作V的施行者和动作结果的受益者。结合例句分析:在(1)中,出现了“帮我”“帮他”,引进了受益者,那么此时兼语句中有两个受益者,一是“求”的施行者1,一是被“帮”标记的受“V”影响的一个受益者,可称之为“直接受益者”和“间接受益者”。如果两者同指,那受益者只有一个,如果不同指,受影响者有两个。再结合(3)来看,标记明显的受益者这个成分不是这个框架内所必需的,这说明“求”这个事件框架本身自带一个受益者。再结合第七点来看,尽管前面“求”的动作指向是“你”,但实际“求”的对象或者说“求”的结果是“你做一件事”这个事件。虽然“你”必须出现,但出现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作为“求”的动作指向,而是因为它在后一个事件中充当了一个必要论元。这个结构中有两个命题事件,两个语义融合为一个句法形式,可把宾语位置上的述谓事件定义为次命题。在次命题中要求一个论元必须出现,而在整个命题中要求必须存在一个受益者,次命题中的动作是外指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V要求至少是二价动词。针对第二点和第九点中出现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动词或者必须在句末加上时量短语才能成立,如“坐一会儿”;或者动词在构词上是述宾结构,如“帮忙”;从第三点来看,“求+对象+目的”是成立的,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求”这个大框架内,只要求出现所求内容即可,而不管“内容”在次命题中是一个事件还是状态。这也可以看出“求”这个大的框架对次命题中的动作行为具有部分消解作用。在第六点中,“求”后的成分只剩下了动词,且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在命题义内,“求+对象+目的”就等于“求+V”,这里的这些动词也就具有了名物化的倾向,在凝固了的“求+V”结构中,也就无所谓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所以(13)同样成立。换种理解方式,这些词名物化是因为用一个动词代替了一个事件,也就是整个次命题事件“O2+V+O3”在“求”这个框架中被范畴化了,“V”的范畴特征得到突显并发生变化,“O2/O3”的范畴特征趋于隐藏。这里的剩余成分似乎可以“隐喻”或“转喻”整个事件。

患者男性,23岁,摔伤致右肩关节首次前脱位,伤后3 h来诊,查体见右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肩关节前方轻度压痛,前抽屉试验(+),右肩皮肤感觉肌力无异常,遂行肩关节超声检查。见图1。

综上所述,流行语中的“求+V”结构,动词是述谓事件名物化的结果,且述谓事件中的动词要求至少能带两个论元。整个结构义是处置受益。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这个结构似乎是对论元1地位的“贬化”,带有修辞意味,有时兼有戏谑意。

为了实现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相关的产业结构。重点在于实现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完成对应目标的并购重组要求。

参考文献:

[1]范晓,胡裕树.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J].中国语文,1994(2).

[2]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中国语文,2002(5).

[3]王冬梅.动词的控制度和谓宾的名物化之间的共变关系[J].中国语文,2003(4).

[4]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陆俭明.句法语义接口问题[J].外国语,2006(3).

[6] Fillmore,Charles.1982.Frames semantics.In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111-137.Seoul:Hanshin.

[7] Petruck,Miriam.1996.Frame semantics.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作者简介: 宋锦涛,男,汉族,硕士在读,西南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文字学)。

标签:;  ;  ;  ;  ;  

“求+V”结构试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