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和防治手段论文_陈世磊

浅谈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和防治手段论文_陈世磊

(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134)

摘要:房建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的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非常多的质量通病,而这些质量上的通病也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对策对其进行治理。

关键词:房建施工;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手段

前言

混凝土施工是房建工程建设中的基础性环节,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同时也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应当在未来的混凝土施工中对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根据问题的成因进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升房建工程的质量。

1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分析

1.1裂缝问题

1.1.1导致房建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以及配合比

首先在配置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具有越大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就会导致水泥浆的体积变得越来越大,且具有越大的收缩性。如果没有合理的选择混凝土砂率,就很容易导致出现比较差的混凝土和易性,最终造成混凝土出现保水不良以及离析,并且使混凝土的收缩值迅速增加。

其次,如果混凝土在配置的过程中选择了安定性不符合要求的水泥,就会使得水泥中的氧化镁熟化过程以及游离氧化钙过程变得非常缓慢,这个过程可能在水泥已经硬化成型之后仍然在持续,这样就会导致水泥体积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可能引发再次崩溃或者龟裂。如果水泥具有过大的水化热,就会裂缝的情况出现在混凝土中,而且水泥具有越高的使用等级以及越细的细度,就越容易出现裂缝。同时混凝土具有越高的设计强度,就会产生越大的脆性,因此混凝土也就比较容易出现裂缝。

最后是过大的集料含沙量的影响,混凝土会由于不科学的沙砾级配而产生较大的收缩性,最终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1.1.2碱骨料反应

碱骨料反应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也属于一种比较多见的质量通病,导致碱骨料反应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化学反应,在水泥硬化的过程中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与骨料中的二氧化硅之间出现化学反应,这就是所谓的碱骨料反应,碱骨料反应会导致一层碱硅酸凝胶形成,在大量吸水之后碱硅酸凝胶非常容易出现离析以及膨胀的情况,最终引发混凝土膨胀,导致发生裂缝。这种裂缝的形成过程一般具有比较长的周期,而且在形成的过程中很难将其发现,而且一旦发生很难对其进行补救,所以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1.1.3温度

现在的水泥具有越来越小的细度,因此普遍具有很快的水化速度,在这个过程中水泥肯定会将一定的热量释放出来,特别是浇筑混凝土的最初阶段,其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这些热量完全散发出去,这样就会导致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而出现应力混凝土本身具有较小的抗拉能力,一旦温度应力超过了其抗拉强度,就会导致裂缝的出现与此同时,如果在高温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快速蒸发的水分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出现十分剧烈的收缩从而产生裂缝。

1.2渗透问题

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如果有裂缝出现在了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渗透的现象,混凝土会由于渗透而产生比较大的渗透压力,并月还会浸蚀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最终严重的削弱混凝土的强度,并月减少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所以如果发现混凝土出现渗透现象,在查明渗透产生的原因的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作为一种多孔性物质混凝土内部如果出现压力差,就有可能导致液体的迁离,这种液体的迁离就是所谓的渗透性。混凝土出现较差的抗渗性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混凝土原材料以及配合比的因素,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具有较大的水胶比例就会增大混凝土的收缩率,使得混凝土具有较小的抗渗性;其次,过小的水泥用量会导致混凝土具有非常高的孔隙率,进一步的使混凝土具有较差的密实度以及抗渗性再次是使用较大颗粒的石子,砂子具有过大的含泥量也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较差的抗渗性最后,如果在工程的具体施工中没有均匀地进行振捣,就会有发生离析,从而导致混凝土具有较差的抗渗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蜂窝现象

混凝土和易性不好;顶部钢筋间距太小,影响混凝土拌合料充分到达底部,同时影响振捣;振捣时间过长,混凝土产生离析;模板拼接不严密,产生漏浆;高处浇筑时,未使用溜槽,使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1.4露筋现象

设计图纸中的钢筋保护层过小;钢筋下料尺寸正偏差;构件尺寸负偏差;钢筋保护层垫块太少或不均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用保护层垫块脱落,钢筋偏紧贴模板。

2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2.1注重对原材料质量的掌控

为了切实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就应当从多方面共同入手。首先就要注重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我们对于混凝土原料的选择上一定要对配置以及质量的好坏进行深入了解。由于调配比是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尤其重视起混凝土的调配工作,在调配的过程中水泥以及碎石等相关材料的使用量一定要十分准确,按照相应的比例来进行。

2.2防治裂缝的有效对策

在具体的施工之前必须要对水泥的细度进行检查,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将一定量的掺合料掺加到细度很小的水泥中,这样就能够使硬化过程中水泥的水化热得到控制。通常都会选择粗颗粒矿渣粉或者粉谋灰作为掺合料,在施工过程中选择水泥产品的时候必须要在使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选择实用低标号的水泥其次,在浇筑之后一些混凝土可能会出现裂缝,这时候可以将合成纤维掺加在混凝土中,使其抗拉能力得以提升,从而能够对混凝土裂纹的产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再次,在养护混凝土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充足的水分,要对混凝土内外的温差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就能够对裂缝的出现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2.3混凝土渗途的防治对策

(1)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抗渗性的关键因素,配合比设计的合理与否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在实验室反复验证混凝土配合比,综合分析所使用的原材料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最佳配合比。

(2)混凝土配制石料应尽量采用连续粒级的碎石以及卵石,并且要保证粒级不应该太大。如果施工现场没有这类石子可以用几种不同的石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掺杂再进行使用,并且要控制好砂石料的含泥量。

(3)可以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适当的掺入引气剂或者是膨胀剂,以期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效果。

(4)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混凝土设备的运输以及保证施工质量的高水平,混凝土配制操作规范,确保混凝土要搅拌均匀。

(5)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以及振捣工作必须保质保量,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漏振以及振捣不实的现象,同时还要严格按照施工规定操作,从而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4蜂窝现象的预防措施

通过现场对试验室的试配配合比的调整,达到最适合本工程的和易性效果;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对钢筋较密的部位,采用临时撑撬钢筋的办法,产生一些较大的空隙,确保混凝土顺利到达底部,插入式振捣棒可以有效振捣底部任何一个角落的混凝土为止;振捣过程中要把握好振捣力度,既不过振,也不漏振;浇筑高度超过2 m时,要使用溜槽,严禁直接浇筑。对模板拼接要严格检查,发现不严密的缝隙,要粘贴胶带,减少因混凝土漏浆而形成蜂窝缺陷。

2.5露筋现象的预防措施

施工前对设计图纸中的结构保护层的厚度进行分析,若发现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要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变更。施工中对钢筋下料尺寸严格控制,既要保证有效的钢筋骨架尺寸,也不宜过大;严格按施工规范布设马凳或钢筋保护层垫块,且采取有效的保证措施,确保马凳或钢筋保护层垫块不会因混凝土浇筑而脱落,对于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必须采取临时撑撬措施的钢筋,在浇筑完毕后,要及时校正、恢复原来的位置,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使其在混凝土凝固前不会再次错位。

3结语

在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渗透、裂缝、蜂窝、露筋等问题属于常见的质量通病,然而有些问题在房建筑工程施工中是无法完全避兔的,但是施工人员可以采取措施有效的防治这些质量通病,同时要明确这些质量问题的成因,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补救在,从而确保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拥军.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筑,2013(18)

[2]韦炳虎.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与防治探讨[J].企业研究,2013(12)

论文作者:陈世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浅谈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和防治手段论文_陈世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