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_儒家论文

礼仪教育: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_儒家论文

礼教:中国传统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礼教论文,德育论文,中国传统论文,重要内容论文,载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礼”包括道德行为规范、文明行为规范、礼俗、礼仪、礼节、仪容、制度等,共同组成了社会文明的生活景观。礼仪属于德育范畴,是人们内在文化、艺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行为规范。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说明礼教不仅是个人的立身之本,而且是国家的治理之策。礼仪修养是现代文明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学校教育理应正确对待古代礼教,吸收其精华,去除其糟粕,在理念、内容、途径、方法诸方面有所创新。

一、中国古代礼教的德育功能

“礼”起源极早,绵延极广,渗透极深。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西周时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称为“五礼”。吉礼主要指的是祭礼,居五礼之首,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是祈求福祥的仪式;凶礼主要指丧葬凶乱时举行的礼节;军礼主要指军事活动、竞赛活动进行时举行的仪式;宾礼指诸侯对王朝的觐见、各诸侯间聘问和会盟时的礼节;嘉礼内容比较复杂,大体包括饮食、婚冠,宾射、飨燕、贺庆等社会性内容。可见,五礼包含了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礼仪规范,在社会秩序的构建中具有重要功能。《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嘉礼亲万民”,把“礼”提到了治国安民的高度。

现存的礼书有《仪礼》、《周礼》、《礼记》,合称三礼。《仪礼》又称《士礼》、《礼经》,是讲各种典礼仪式的。《周礼》是讲古代官制的,是西周以来政治制度的总称。《礼记》是讨论礼制的,是关于礼学的论文集。孔子施教后,把礼作为一门主要课程进行传授。孔子对“礼”言传身教,一方面在于让弟子懂得一些礼仪知识,能在各种典礼仪式上当“司仪”;更重要的是教育弟子进行自我修养,培养“以礼治园”的能力。东汉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注解之后,《礼记》便盛行不衰,日臻成为儒家教育的经典。

对礼仪规范的学习,是西周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贵族子弟不仅要习知礼仪,而且在行礼之时,在仪容方面要遵照一定的要求。同学由保氏负责教“六仪”:即祭祀之仪、宾客之仪、朝廷之仪、婚丧之仪、军旅之仪、车马之仪。古人教习礼仪不单纯讲礼仪规则,而且要反复演练,经常参加典礼感受环境,逐渐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和情感。同时,礼仪往往是无声的动作语言,如史书上所说:“礼者,圣人之所履也。”[1]社会政治生活中频繁行礼的实践,培养了中国人行重于言的礼仪心理特质。

古代礼仪除了“五礼”、“六仪”之外,对陈列、摆设、仪仗、服饰、座位、供品等,皆有讲究。《礼记·曲礼上》指出:“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辨争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因为“礼”是区别人伦关系的准则,明辨是非的标准,道德仁义的表现形式,教正民风的有效方法,所以各种礼仪运用于社会人生,“就能够达到长幼有别、三族和睦、官爵有序、田猎军旅有制、宫室器物有度、饮食宴飨有礼,所有一切都井然有序的目的。”[2]可见,古人对礼的德育功能有深刻认识。

对统治者来说,礼是治国的大纲。正如《左传·隐公十五年》所写:“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遵守礼制,就是敬德,敬德才能保民,通过教化,使老百姓陶冶情操,涵养德性,才能稳定社会秩序。清代学者凌廷堪更是说:“圣人之道,一礼而已。”[3]他甚至认为,上古圣王治理民众的方针,以及后世圣贤教育民众的方法,都可以最终归纳为“礼”这一个字上。此言虽不免偏颇,但的确道出了古代德育的重要功能。

对民众来说,恭、俭、庄、敬是礼教的主要形式。孔子在《礼记·经解》中写道:“恭俭庄敬,礼教也。”在西周时期,“礼不下庶人”,孔子打破这一传统,主张对一切人“齐之以礼”,以社会生活的公共准则约束自己,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家语·贤君》记载了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法,孔子认为除了要省力役、薄赋敛之外,还主张以礼教化百姓,使百姓远离罪恶,这就说明了“礼”在当时的政治地位和教化功能。

孔子说:“克己复礼曰仁”,说明“礼”与“仁”相通。“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的精神要通过“礼”去表现、去贯彻。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是一个“仁”字,《论语·颜渊》中记载了“樊迟问仁”,孔子回答:“仁者爱人。”就是出自内心深处的尊重、谦恭和亲热之情,对待他人富有爱心,而爱人之心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层层向外推衍,就能从爱父兄到爱他人。孔子在《论语·泰伯篇》谈到“礼”的重要性,“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他认为,“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规矩准则、为人做事的尺度,人们离开它就会“疲劳”、“懦弱”、“动乱”、“伤人”。只有每个人都遵循礼节,社会才能井然有序,个人才能被社会认同,而且人们就能生活在浓浓的亲情之中,缔造和谐幸福的生活。

孔子认为,“仁”的基础是孝悌。孝是父母子女之爱,悌是兄弟姐妹之爱,都是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行为规范。《论语·学而篇》称:“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要求人们做到: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爱兄长,出言谨慎,讲究信用,博爱民众,努力修养仁德。若还有精力,则去学习文化知识。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就是首先学做人,然后学做事。

孔子还提出恭、宽、信、敏、惠近仁,“仁”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孔子把“仁”看作人的本质,所谓“人者仁也”,人生意义就在于终身实践“仁”的道德,做一个道德完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假如一个人须在自然生命与优良的道德品质之间选择的话,孔子认为应该选择后者。在孔子的思想中,人生总有那么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生命才因此而显得崇高,才有一种生长和创造的力量。可见,“仁”的思想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旗帜,涵养了一代又一代为仁爱理想而献身的精英人物。

二、礼仪教育与学校德育的关联

礼教造就了礼仪之邦,培养了儒雅的民众,使中华民族的声名远播海外,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在中国历史上,道德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息息相关。通过深厚的礼仪文化营造去实现道德的教化,成为中国传统德育的一大特色。礼源于生活,首先表现为一种生活仪式,最后上升到伦理道德高度。仪式是“礼”的操作化和外显化,而“礼”的精神内核体现的却是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古人提倡通过不断地加强道德修养,使行为处处符合礼的规范,才显得具有“君子”风度。“但是今天我们无奈地看到,中国人在礼仪方面的缺失与落后几乎令人无法再与曾经的华夏相媲美。”[4]

各级各类学校虽提出要重视礼仪教育,但现状仍令人担忧。近些年来我国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校却仍面对“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现实。老师家长或是忽视礼仪的重要性,或是迁就学生的无礼要求与行为,许多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了自由懒散、金钱至上、贪图享受、不爱劳动、不敬师长、不孝父母、不关心集体和他人、无事业心和责任心等问题;一些青少年在待人接物和社会交往活动中不懂规矩,其言谈举止、仪表行为表现得不文明;还有少数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学校的德育现状也不容乐观,从内容到形式难尽人意。主要体现在:德育泛政治化,多标语口号和抽象道理,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重视实践锻炼。因此,许多礼仪专家痛心地呼吁,学校应当重视礼仪教化,充分运用礼教形式以增强德育的效果。

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应该对学生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使他们养成习惯,做到体貌兼习、行为美与心灵美相统一。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培养,要求学生衣冠整齐,走有走姿、站有站相、坐有坐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孔子还强调为人处世应诚实守信,遵循忠孝原则。“孝”属于伦理范畴,是指晚辈对长辈的恭顺态度,起着维系亲属感情,协调家庭伦理关系的作用;“忠”属于政治范畴,是指臣民对君主的恭顺态度,起着维护国家统治、协调社会秩序的作用。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各种教化的开端,立德修身,以孝为先,才能上顺天子、下教百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爱护身体是行孝的第一步;依道行孝,幼年奉事父母,中年移孝作忠,晚年顶天立地,即完成了孝道的全过程。

作为传统礼教和忠孝原则的实施步骤,古代的青少年步入成年要举行成年礼,当时称作“冠礼”。这是古代贵族男子到了成年时要举行加冠的礼仪。行冠礼的年龄是20岁,仪式在宗庙里举行,由加冠青年的父亲主持。在行礼前三日,要用筮的方法进行占卜,选定吉日和选定来宾为青年加冠。到行礼的那一天,清晨就将一应物品准备好。行礼时由来宾把规定的服饰分三次加于青年,称为始加、再加、三加。始加时用黑麻布制成的缁布冠,表示该青年从此有了治人的权力;再加时用白鹿皮拼接而成的皮弁,表示该青年从此要服兵役;三加时用最细的麻布制成的赤黑色爵弁,表示该青年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加冠后,来宾用酒向青年表示祝贺。回来后,由来宾给他取一个“字”号。礼仪完成,已加冠的青年还要穿戴礼服礼帽携带礼品去拜官府或乡先生。从此,该青年就是成人了,家庭、社会按成人来要求他。

今天对青少年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有意义的事情。它有益于弘扬我国几千年来的优良礼仪传统,因为我国的礼仪文化有完整的体系和丰富的内容,不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而且对世界文化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将其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礼仪属于德育范畴,并且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蕴含着美育、健康心理教育、传统美德教育、人生成长教育、和谐价值观教育等内容。对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学校通过多方面的礼仪教育,可以教会青少年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培养他们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仪态和乐观豁达、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训练他们善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敢于担当重任的能力。礼仪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培养青少年基本的文明行为规范入手,教会他们规范自身的文明行为,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适应素质教育和举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所以说,礼仪教育是德育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培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合格公民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三、古代礼教对当代学校礼仪教育的启示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仪和礼义,将之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纲常伦理、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注重礼仪和礼义教育,主张“克己复礼”、“居仁由义”,则是古代学校教育和社会风俗教化的又一个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乐文化,礼教具有工具性价值,能够指引人们按照正当的途径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也能够有效地化解人的需要而造成的相互冲突。由于“礼”是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就不可能不打上封建社会的烙印,反映出封建社会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中国近现代以来,人们习惯地将两千多年反映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的礼教,称之为封建礼教。遭到了人们几乎全面的否定和抛弃。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毛泽东主席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因此,我们不能把封建礼教都视为不合理的,虽然有些礼仪规范维护了封建统治,但其中许多方面在今天仍有合理性,如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礼貌待人等。我们有必要对古代礼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不至于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错误。

在学校开展礼仪教育,是使学生在掌握礼仪知识、养成礼仪行为的基础上,生成礼仪智慧,养成礼仪习惯。礼仪教育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使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时代礼仪。因此,学校有必要补上这缺失的一课。礼仪是需要教化的,学校要将礼仪教育列为明确的课程。目前许多学校开展了礼仪教育,但多在品德教育中作为一种渗透教育。礼仪的“教”并不是目的,它好比一种身体的道德,一种行为的伦理,一种社会生活的法规,本身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只有长期践行并内化成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才是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目的。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潜在力量,也是文明礼仪的践行者。因此,在学校中开展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希望礼仪教育关注和研究古代儒家礼仪教育的宝贵经验,借鉴和发扬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

古代的礼仪教育对今天的学校德育具有诸多启示。由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应该在青少年的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注意强调礼仪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礼仪教育要想取得成效,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理解礼仪和礼义;礼仪教育既要导其言,又要导其行,必须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加强统一管理,做到在领导和教师的头脑中有位置,在工作中有计划和目标,并经常检查、总结、评比。学校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礼仪方面的课程。在学校开展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实践课程开设是必要的。因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劳动者,乃至素不相识的旅游者,都要懂得一般性的现代社会礼仪知识。

当今,我国在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方面已面临着多元冲击和诸多挑战。要应对挑战,一个必然的路径就是对传统道德和文化内涵进行时代性重构。重构的重点除了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以外,也要培养公民道德和文明礼貌习惯。这不但是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基础,而且应该是进行人的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修养道德、健全人格的教育。礼仪教育可以从多方面开展:如升国旗礼仪、课堂礼仪、尊师重教礼仪、友爱同学礼仪、仪表行为礼仪、体态语言礼仪、社会交往礼仪、家庭生活礼仪、文体娱乐礼仪、公益活动礼仪等。

在学校开展现代礼仪教育,是将道德教育生活化、社会化、实践化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因为道德教育不是空洞无物的说教,做到“明礼义、知礼节、懂礼貌”,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些素质需要青少年在学校中一点一滴地养成。学校要将班会、团(队)会、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示范表演、参观访问等形式与常规训练结合起来抓,要牢固地构筑起民族精神教育的点、线和面相互支撑、联结的立体教育架构,搭建以青少年个体为圆心,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的放射型教育格局。家庭是礼仪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积极配合学校,把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习惯视为重要的家教责任。教师也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合力。良好的社会环境会给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要与社会对公民的文明礼貌要求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形成和谐、文明的氛围。

标签:;  ;  ;  ;  ;  ;  ;  ;  ;  ;  

礼仪教育: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_儒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