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取向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养论文,取向论文,人文论文,地理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的到来,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怎样协调发展?教育界也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怎样引导学生把现代文明与传统美德融合起来,塑造新时代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品质的人文精神?地理教学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和思考,而且,人文教育已经成为地理教学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
一、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人文教育在各种层次的教育中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文教育是关于“成人”的教育,它是针对教育中无视人、把人当作工具,忽视人的身心协调发展而言的;它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力求通过德、智、体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半个人”或者“机器人”。它强调给人以广博训练而不仅仅是专业训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身心全面而协调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近代以来,以人本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多次教育改革所采取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普通教育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讲都是这一教育思想的体现。
二、地理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
自从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在中小学普遍设置地理课以来,我国地理教育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不同时期的地理教学,都是在地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人地关系,培养思维、情感。这种思维认知在不同时代的地理教学中,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地理教育受西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特别是受气候决定论的影响比较明显。
新中国成立以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受到批判,20世纪50年代的地理教育强调人类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在思维认识上陷入“唯意志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地球上人口激增,现代工业迅猛发展所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促使人们反思,逐步形成了人地关系协调论的辩证观点,我国地理教学的人文教育思想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革。
纵观我国地理教学的发展可以这样说,人文素养教育一直以来就是地理教学的组成内容和价值体现,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地理教学中人文教育思想的内涵日益充实和丰富,地理教学的人文教育价值越来越凸显出来,成为地理教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三、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新视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地理科学的学科交叉、渗透、汇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地理空间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经济与地理学科相互交融。巨大的社会变革与地理科学的深刻革命要求地理教学改变当前片面追求升学率、侧重于地理知识传授的现状,充分发挥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人文素养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判断是非的价值标杆,养成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以实现培养心灵健康、品德高尚和思维睿智的现代公民的终极教育目标。
(一)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环境建设理念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环境教育是地理教学的重要职责和时代使命。人地关系理论是地理科学最基本的理论,也是地理教学的中心论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神意志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人的主观意志决定论、人地相关论和人地关系协调论的发展历程。
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伴生物,环境教育也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20世纪,随着科学和工业的发展,人类行为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人类行为的社会效应空前增大,人对地球的“征服”引发的自然界的报复也更为猛烈地表现出来,造成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严酷的事实使得人们用科技征服地球的信念破产,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科技的作用与合理性限度,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应运而生。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强调人类活动对于地理环境具有主观能动性,地理环境对于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反馈作用。由此引发保护环境的理念不断升华:从“三废”治理到全面的污染防治;从资源的节约利用到整个资源的综合利用;从先污染后治理到预防、利用和治理并重。
之后,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是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文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的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思想即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其实质是寻求一条以较低的资源消耗和社会代价取得较高效益的经济思想。它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理念。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就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节约型社会、高效生产、生态农业、和谐社会等新的观念和理念靓丽登场。
(二)区域性和全球化并重的空间思维理念
区域性也被称为地域性。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研究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区域性一直以来就是地理学最重要的特点和研究法之一。区域性分析的思维也就成为地理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由区域性到国际化,又由国际化开始步入经济全球化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地球村”这一名称的提出,使得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仿佛一下子缩短了许多,全球化的空间思维视角日益凸显出来。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这个词是1985年由莱维特(Theodore Levitt)在其《市场全球化》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目前,对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讲,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全球化观念是指“在承认国际社会存在共同利益、人类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民族、国家和集团利益的限制,以全球的视野去考察、认识社会生活和历史现象的一种思维方式”。其核心是承认人类有共同利益和文化有共同性。
地球村(也被称为世界村),是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1967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地球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使人们与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人类变得相互间更加了解了。地球村现象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实际上,局部地域和全球空间都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二者只是研究尺度上的不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强有力地改变了以往区域经济自成体系的封闭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更新了传统的空间思维理念。其次,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和加剧,出现了呼唤全球意识的时代要求。
(三)理性思维与情感陶冶的认知理念
地理科学是一门旨在揭示各种自然和人文事象在地球上出现、分布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探讨和分析“地”之“理”——地球上的大气、岩石、地貌、土壤、生物等自然之“物”构成地表自然景观之“地”;人类社会的农业、工业、交通、商业、旅游等人类活动之“事”构成了地表经济景观之“地”;人口、聚落、宗教、文化等“人”之活动构成了地表人文景观之“地”。地理教学实质上是以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为教学背景,引导学生阅读大自然这部“天书”。引导和帮助学生用理性思维认识和理解周围环境的“物理”、“事理”和“人理”,引导学生认识我们周围环境的客观规律。
用理性思维观察、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以及美好情感的过程。地球是生命的家园,更是孕育人类诞生和成长的怀抱。对于一个区域、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人来说,他和他出生、成长、生活的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割舍不断的情感,人是自然人的同时更是一个社会人,具有民族的认同感、国家的自豪感和家乡的亲情感,因此,人类理性认识周围环境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沟通、交流、陶冶和升华的过程。
(四)文化情感和自然演变相融合的认知视角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社会要素所涉及的具有时空差异和变化规律的多个部门学科,它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因此,地理学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一直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其综合性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过去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割与对立的二元论阻碍了地理学的整体综合研究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愈来愈大,影响也更为显著。在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日益剧烈的今天,人地关系更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自然地理研究已不是纯自然主义,它也研究人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反馈;人文地理研究也离不开自然环境的生态学基础,人文研究和自然研究交叉和融合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因此,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综合和统一成为地理学发展的需要和趋势,也是系统研究地理事象的出发点。如,我们现在对资源的理解早已冲出了自然资源(土地、水、海洋、矿产、能源等)的束缚,更包含了人类社会资源(人力、人文、制度资源等),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进步,人们不断地给予资源新的、科学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