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结合笔者研究与多年工作经验情况下,重点围绕于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管理;节点设计;材料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防水是防水工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尤其是厕浴间、厨房间、阳台、地下室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层地面、墙面。如发生渗漏现象,不仅给业主造成使用的不方便,还给整个工程的装修品质、声誉造成重大影响。为此,住房城乡建设部早前发布了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编号为JGJ298—2013,自2013年12月1日起实施。
针对建筑工程中厕浴间、厨房间、阳台、地下室都是渗漏多发的区域,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防水涂料与基层粘结效果不佳,出现起鼓、脱落、翘边现象;
第二,细部节点部位如阴阳角、管根处、地漏、排水口等处理不当,加之振动及砂浆、混凝土收缩等原因,出现裂缝而引发渗漏;
第三,施工人员对防水涂料的适用范围和施工方式缺乏深入了解,出现材料使用不合理、施工不规范的现象;
第四,没有严格的技术管理措施。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正确、高效地进行防水施工,确保建筑工程防水工程质量,笔者结合多年的装饰施工经验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总结。在探讨施工操作因素对防水层质量影响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建筑工程防水施工管理流程、深化设计节点防水做法和材料质量控制措施,现予以介绍,供同行参考。
1防水施工管理流程
管理是防水工程的保障,为了规范防水工程施工管理行为,提高在建项目防水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管理文件汇编》的要求,并结合防水工程实际情况,制定防水工程管理制度。内容应包括成立防水管理小组、防水专项图纸会审、施工方案逐级审批、技术交底等环节。具体的防水工程管理制度流程可参考如下:项目进场→成立防水管理小组→防水专项图纸会审→施工方案逐级审批→技术交底→人、材、机准备→基层处理→防水层施工(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检查无渗漏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否则要继续进行防水处理直至无渗漏为止)→砂浆保护层施工→面层施工(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检查无渗漏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验收交付→维保阶段→维保到期,合同终止。
2深化设计节点防水做法
(1)卫生间钢架隔墙做法
卫生间钢架隔墙下必须做混凝土导墙;隔墙禁止使用加气块、石膏板和密度板等易吸水材料;非卫生间一面的装饰基层必须做防潮处理;轻质隔墙与其上混凝土梁或板应连接严密、不留空隙;防水层和防潮层应涂刷至梁板上。
(2)卫生间后置管线做法
卫生间需要重新布置管线的,必须在防水施工之前完成。布置管线之前槽内应清理干净,并设置防水层;槽区域应增铺无纺布;水管的出水口应与完成面相平;水管包裹之前应进行水压测试,条件允许情况下保压施工。
(3)卫生间隔墙下混凝土止水导墙做法
卫生间隔墙(钢筋混凝土墙体除外)下部应做素C20细石混凝土导墙,高度为地面完成面向上200mm。导墙施工前应将导墙处楼地面清理干净并凿毛,并刷界面剂进行处理,导墙与楼地面的阴角做成R≥50mm的圆角。
(4)卫生间管道周边混凝土封堵处理
如果原卫生间的孔洞吊模及排水管道穿过楼面处未采用预埋接口配件的做法,排水管道与原楼面之间的空隙应采用微膨胀C20细石混凝土填塞浇筑。具体做法:浇筑混凝土前将洞口清洗干净,进行毛化处理并刷界面剂处理;然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应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4h后进行2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再用细石混凝土浇筑至与楼面结构相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根用掺入抗裂防渗剂1∶2的水泥砂浆做成宽度50mm、高度40mm的管台。
(5)卫生间地漏处理
原地漏上口必须与原结构楼板平齐,不能高于结构楼板层表面;卫生间防水层必须伸入原地漏内侧;采用防臭地漏,地漏连接管应插入原地漏立管100mm以上,坡度坡向地漏。
(6)卫生间浴缸底部与侧边止水导墙做法
浴缸底部除设置浴缸排水管以外,还应增加一个地漏,以防浴缸底部产生积水时不能及时排泄,该地漏与其他地漏共用存水弯。在防水层施工前,浴缸钢架必须安装完成,将钢架与墙地面接触部位固定牢固并用1∶2水泥砂浆包裹密实;浴缸临空部位下部必须浇筑止水导墙,止水导墙应高出卫生间地面完成面50mm;浴缸底部楼面、止水导墙和墙面防水必须连续作业;检修门底部应高于止水导墙完成面。
(7)卫生间淋浴房玻璃隔断(玻璃门)下部止水暗坎做法
卫生间防水施工前,必须在淋浴房门口及淋浴房隔断玻璃下部用细石混凝土制作暗坎,可做成等宽或上窄下宽的形式,宽度为80~100mm,高度控制根据装饰完成面标高确定。淋浴房的石材采用湿铺法安装;淋浴房地面应低于其他地面10mm,并做5‰的排水坡,地漏位于坡度的最低点;如果淋浴房设置排水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排水沟内应设置两个地漏,确保不积水;淋浴房门必须设置在门槛斜坡以内,确保水不溅出。
3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1)防水材料的选用
材料是防水工程的基础,是保证建筑物不受雨水侵入、地下水渗透的主要屏障,防水材料选用的正确与否对防水工程的质量影响极大。常用防水涂料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适用于卫生间、厨房、楼地面、阳台、非外露屋面等非长期浸水部位的防水、防潮;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适用于游泳池、水景池、卫生间、厨房、楼地面、阳台、非外露屋面等长期浸水部位的防水;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适用卫生间、厨房、阳台、楼地面、水池、地下室的防水、防潮;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适用于游泳池、水景池、地下室等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抗渗防水。
(2)防水材料的搅拌
①单组分防水涂料:开盖稍加搅拌即可使用,防止长期静置产生沉淀。②双组分防水涂料:必须严格按照厂家规定的配比进行称量,并且搅拌均匀;称料的准确性、搅拌的均匀性,应由专人负责。③配制好或开盖后放置时间过长,已变稠或初凝的防水涂料不得再加入稀释剂重新使用,应予废弃。
(3)防水材料的养护
防水层在没有做保护层之前应做好围挡措施,并贴上禁止入内的标志,以免防水层遭破坏。防水层需达到足够的养护时间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常用防水涂料,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单遍养护时间为6~8h(常温下);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为24~48h;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为2~4h;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为表面发白即可。
(4)防水材料的存储
①防水涂料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和干燥的库房内,防止雨淋和日光直接曝晒,并应杜绝火源、远离热源。贮存温度一般在5~35℃,严寒地区或低温环境下应注意防冻,液体组分的贮存温度不得低于0℃。②防水涂料进库,要进行分类登记,填写产品名称、类别、型号、件数、质量、生产厂家、出厂日期、贮存保管有效期、存放位置等登记卡,以便清查和选用。
(5)防水材料的检测
①防水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规范要求。②防水工程使用的防水材料及辅助材料必须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书和技术性能检测报告。③对于进场的防水材料应按工程所在地的要求进行抽样复检,防止不合格防水材料用于工程,禁止使用“三无”产品。④为确保防水层质量,施工现场要对基层平整度、基层含水率、防水层的粘结强度、防水层厚度进行现场检测,施完后还应对平面防水层进行蓄水试验,对立面或斜面防水层进行淋水试验。
参考文献:
[1]何保渠,HeBao-qu.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1):140-140.
[2]齐博.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居业,2016(4):121-122.
论文作者:赵义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防水层论文; 地漏论文; 卫生间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水材料论文; 防水涂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