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几个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以人为本论文,学校管理论文,误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把“以人为本”异化为“以人情为本”。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强调对人的尊重及人际的和谐,然而有的学校管理者对“尊重”与“和谐”的理解却有失偏颇,认为尊重就是互留情面,和谐就是没有矛盾。为了体现管理的人性化,以“宽容”代替“处罚”,以“表扬”取代“批评”。不知不觉地把“尊重人”异化为“不得罪人”,工作上只讲感情,不谈原则,有求必应;对教师的缺点和错误,碍于情面,或只字不提、或轻描淡写;回避工作矛盾,凡事都可以放宽要求,讲究一团和气,事事留情面,处处给人情。
人情是社会生活中的特质文化,有着理解人、同情人与帮助人的温馨面,但在人情的催化之下,往往又容易导致对事放弃原则、对人失去公允,“以人为本”若被异化为“以人情为本”,人人只当没有原则的老好人,表面上看,校园气氛宽松自由,人际关系和谐融治,但实际上已将学校管理的内涵异化为无原则的“放任”,最终使学校纲不举目不张,风气不正,学校工作犹如一盘散沙。
在学校管理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本着肯定人、激励人、发展人的思想去管理学校的,学校管理者的“人情味”应该是对教师人格的尊重、真诚的关心,以及精神上的鼓励和事业上的支持;学校的“人际”应该是温馨向上、互相支持、团结协作、有强烈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命运共同体,而不是庸俗化的人情主义。
二、把“以人为本”狭隘理解为“以个人为本”。
在少数教师的眼里,“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学校的管理要让个人感受到绝对的尊重、自由和满足,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动辄说学校“不人文、不尊重”,他个人强调和期望的是权利,忽视的是责任,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个人为本”、“以自我为本”。
这是对“人”的狭隘的理解,“以人为本”所讲的“人”是具有丰富内容和多重规定性的概念,是多数人的利益和积极性,而决非少数人的利益和积极性,那种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个人为本”“以自我为本”,过度强调个人的需求是对“以人为本”的曲解,必然会与群体的整体利益相抵触,与学校的发展需求相违背。
在学校管理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当坚持个人的需求必须符合或有利于推动学校整体利益和价值观的发展。因此,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营造一个宽松、尊重的工作氛围,更需要树立扬善抑恶的舆论导向,摆正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付出与获得的关系,建立积极向上的观念认同,不断提高群体的道德情操,形成主流价值观,对人性“善”的一面倡导人文管理,进行褒扬、激励、推动和发展,推进学校工作的开展;而对“恶”的一面,要谨防“以人为本”可能成为他的遮荫树、挡箭牌。有了群体的高尚,才能使那些狭隘的偏见、刻意的歧解没有生存的空间,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才有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达到个人的需求与学校整体的发展需要、精神价值辩证统一,和谐发展。
三、把“以人为本”误解为是弱化甚至放弃制度的管理。
时下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良心职业,主要靠教师的自觉自律”,现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就应当尊重、信任、理解教师,教学管理与考核更应该充分地人性化,而规章制度必然会制约、压抑校园的人文气息,会引起教师们的逆反心理,这与“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所追求的境界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应该淡化甚至取消制度的制约。
很显然,这是对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的肤浅理解,把“以人为本”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简单挪用了对人的信任、关心、尊重等人性化管理方法来充当“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却排斥了制度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在这种“泛人文化”的管理氛围中,教学的规章制度被随意践踏,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甚至使学校无法正常运转。这种管理不仅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反而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导致教学规范弱化、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动力和敬业精神懈怠,学校管理反而呈现“散、乱、差”的局面。
实际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不意味着对人的自由放任,更不意味着对科学制度的否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离不开制度管理这一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才能使“以人为本”的管理具有足够的动力支撑,否则,其运作只能是虚幻。实践证明,制度管理在克服人性弱点和惰性、维持工作准则、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同时,不能弱化制度管理,加强和完善制度管理与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应被视为改善学校管理、提高学校质量和促进学校发展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需要做的是增强制度的人文色彩,使制度管理充满人本的温情,只有将制度管理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达成理想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
四、把“以人为本”曲解为迎合学生的天性。
少数学校和教师将“以人为本”简单地理解为顺从学生的天性,要无条件满足学生的愿望,对学生不能说“不”,不能批评,生怕扼杀了“牛顿”,夭折了“爱迪生”,导致没有原则的“尊重”、“赏识”泛滥成灾。
这些做法表面上是对学生自由和权益的尊重,实际上违反了教育规律,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最终影响的是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对初中阶段的问题学生缺少有效的教育手段,结果是“爱的教育”演化成“溺爱教育”,“赏识教育”变成了“捧杀教育”,“一个都不拉下”变成了“为了个别都拉下”。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工作的重心是育人,因此,学校“以人为本”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管理的过程就是要激励和满足人们健康向上的积极追求,开发人的内在潜能。“以人为本”管理是一种内涵深刻、境界高远的管理模式,但只要我们尊重教育规律,以科学的教育观、发展观对“人”和“本”进行辨析和定位,把握其要义,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能够走出“以人为本”的误区,以科学的管理、完整健全的教育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健康的和谐的发展。
标签:学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