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新实现是当前建筑市场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工作。在实际安全监管工作创新中,能够立足于监管工作创新原则分析基础上,全面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 安全监管 创新思考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有效落实是当前我国建筑市场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项目实现高质量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建筑市场发展中,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制度落实有着超过20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现今建筑市场的转型发展,对安全监管提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适应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变化现状,安全监管工作创新中应从思维和模式层面上实现创新先行,为实际监管工作创新化落实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
一、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新实现是基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共同作出的响应。具体而言,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是监管工作创新实现的重要动力之一。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建设日新月异,各类具有标志性、个性化、特色化的建筑工程在不断建设,建筑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安全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管控。
虽然我国安全质量受到了较强的管控,但就实际而言每年由于工程质量导致的安全事故仍然存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社会安全损失。面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规模大、工程量大、施工涉及层面较多,再加上工程投资运作模式向着多元、多极和多层的方向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影响质量建设的因素不断增多。质量管理容易受到突发性因素的影响。那么面对这一现状,现今建筑工程安全监管模式、机制与以往运行管理存在较大的不同,安全监管机制应积极实现创新。在创新过程中,注重质量安全为核心,严格监管主体责任落实,在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下落实,清晰定位工程监督机构职能,切实以人们群众的利益维护为原则实现创新。
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新原则分析
2.1 系统化原则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作为建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不断体现在经济效益贡献层面上,更是注重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等方面的实现。现今,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创新发展,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吸引劳动力较多,经济贡献量大、伴随着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分工合作越来越密切。以此,在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管控中,受到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现今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整体上比较粗放,监管存在较大的滞后性,未能深入到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监管。以此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新中,要遵从系统化的原则,对现有的监管模式和监管机制创新改进,建设全方位、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体系,切实围绕当前建筑市场经济发展对建筑行业创新发展要求,加强顶层工程制度设计、落实安全管控责任,整体推进。
2.2 安全监管注重以人为本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创新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只有切实将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够为监管工作高效发挥作用。而且就实际监管工作而言,安全监管工作的最终落实要具体到每个监督工作人员身上,监管人员切实按照相应的监管规范、监管标准和监管制度落实,负责任的参与到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建设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此外,安全监管工作的创新实现是每个监管人员经验积累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结合的过程,只有监管人员理念和思维上实现创新,才能够做安全监管的创新先驱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激发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不断健全激励制度,通过奖惩制度的有效落实,为工程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新方式分析
3.1 安全监管理念创新
一切创新工作的先行必须从理念、理论和制度层面上落实,只有主观思维上实现创新变化,才能够为实际安全监管工作有效落实发挥促进作用。实际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新实现中,安全监管理念的创新要从监管责任主体责任错位问题进行纠正层面上改进,切实做好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划分,限定责任主体。而在实际监管工作落实中,注重安全监管执法活动的展开,通过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按照国家相关部门政策和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追究,一旦发现问题,通过科学化的退出机制实现整理,同时严格奖惩制度落实。此外,安全监管理念创新中,注重现代化理念的落实,通过信息化技术应用加强对建筑市场施工全过程质量建设信息的公开,提升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在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行政辅助监管工作到位,建设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3.2 监管法制创新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出现大型火灾事故之后,各地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安全质量监管的文件,力图通过文件权威性作用在建筑市场开展全面的、全方位的安全排查和整治工作,实际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基于这一方面而言,能够明显看出法制在监管工作创新落实中的重要性,以此为了促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新,需要通过立法保障实现,将制度创新积极上升到法律层面,强制落实,提升违法违规成本,为安全监管创新系统化落实发挥有效促进作用
3.3 监管体制创新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涉及层面多,是一项较为复杂化的工作,为了保证整个安全监管工作向着有序的、科学化的方向落实,需要不断创新监管体制。通过健全的监管体制促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向着系统化的方向落实,对于日升安全监管工作效率起着基础性作用。现今,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般是两级政府监管体制,缺未能深入到乡镇级别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高效率的安全监管。以此便会出现乡镇街道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缺乏的现象,出现大量的“六无”工程项目,安全监管工作严重缺乏,难免不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建设。针对以上问题,在当前建筑市场工程质量监管体制创新中,要重点加强乡镇一级监管队伍的建设,从省、市、县、乡镇建设层级分明、系统化的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方位的建筑工程安全监管体系。
3.4 监管机制创新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理念、法制和体制创新真正落实到实处需要依靠完善的监管机制。在监管机制创新中,首先,积极借助信息化技术推进创新。通过信息化技术动态化、实时化、监管优势的发挥,实现全过程的监管,减轻监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监管的实效性。其次,监管工作公开、透明实现。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中,为了切实发挥监管价值,获得来自社会等方面的支持,要注重诚信体系的建设,通过第三方信用评价,建设良好的氛围,推进安全监管专业化管理,全面推进。
四、小结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创新工作的落实对于建筑市场实现创新发展以及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监管创新中,应从监管理念、监管法制、监管体制以及监管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顶层设计和基础落实相结合,全面推进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新推进。
参考文献
[1] 沈思远.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2014(6):45-47.
[2] 张常庆. 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新的理解和思考[J]. 建筑施工, 2013, 35(6):565-566.
论文作者:熊维志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安全监管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论文; 建设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市场论文; 质量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