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故障和处理对策论文_吴文才

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故障和处理对策论文_吴文才

浙江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容易发生很多故障,当这些故障出现时,会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影响其使用。本文通过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保障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水下混凝土灌注和钻孔的主要故障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故障;对策

钻孔灌注桩主要有施工简单、适应性强、成本合理等特点,所以钻孔灌注桩在工程和公路桥梁的施工建设中使用频率较高。但是,这一工程是在水下进行施工的,属于比较隐蔽的工程,导致在施工时会出现很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一、施工前的保障工作

(一)对地质进行勘探

钻孔灌注桩施工基础就是地质勘探工作,其主要存在着孔深不足、试验不标准、勘探孔之间的间距较大,土方试验数量较少等问题。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应该对地质勘探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在桩基础持力层的厚度变化过大时,应该对勘探孔进行加密施工,如果必要还应该对其补充勘探。

(二)钻机选型

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钻机型号,如果是一米的桩基,应该选择以下型号的钻机,gps-180、gps-120和gps-150等[1],如果采用公平gps-100型号的钻机对其进行施工,那么就会导致施工费力的情况出现,如果选择gps-250型号的钻机,就容易出现进度管理失控或者成本增高的风险。

(三)护筒埋设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护筒埋设一般存在着垂直度、高度和深度都不规范的问题,有些墩台桩位甚至出现埋设护筒穿孔的问题,导致很难发挥其作用,其次,在极端天气影响下,雨水流入钻孔内会导致扩孔或者塌孔的情况出现,所以在这种情况发生之前,要对验收检查工作进行加强,使施工埋设的护筒与施工标准和设计要求达成一致[2]。

二、钻孔过程中故障及对策

(一)偏斜孔

在施工钻机安装时,如果出现钻孔地质结构不均匀、支撑不合理等问题都会引起偏斜孔的情况发生。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措施有两个方式:第一,因为钻机倾斜而导致偏斜孔出现时,首先对孔壁进行查看,如果孔壁稳定性强,应该加大施工范围内钻机的支撑面积或者对地基进行加固。如果发现孔壁有倒塌的可能,应对钻孔进行原状填充,在地层处于平稳静止时在继续进行钻孔施工[3]。第二,针对地质结构不均匀而引发的偏斜孔,首先应分析岩层的走向,其次应该使用回填料对钻孔进行回填,使其达到设计高程处,最终在其稳定之后在进行下一步施工。

(二)卡钻

卡钻发生的情况一般是因为通过岩层分界面时,没有根据地质实际情况进行钻头的调整或者临近的岩层具有很大强度的区别。对于这一情况使用的解决对策有三点。其一、因为探头石导致的卡钻情况,应该将钻头的高度适当降低,在快速将其向上提升,使探头石会因为较大的冲击缩回到原来的位置[4]。其二,因为通过岩层突变位置而引起的卡钻现象,应该采用水下爆破法。其三,对于机械故障导致钻头停留浓泥浆时间过长引起的卡钻情况,应该采用高压水管插入泥浆的方法,对其进行置换。

(三)缩孔

一些特殊地层中存在着缩孔的问题,比如淤泥质黏土或者饱和性黏土等,主要因为其塑性和含水量较大,导致孔壁回缩的现象出现,容易引起钻孔直径比设计直径小的问题[5],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放法是利用卵石回填的方式,采用冲击钻进行冲击使其孔壁密实。

(四)掉钻

掉钻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是钢丝绳断裂或者机械的故障及孔壁塌方等,在发生掉钻时,要对其进行及时打捞。如果孔壁处于平稳状态,应采用钻机起吊打捞器对其进行打捞。假如孔壁有局部塌陷并将钻头吞没其中时,首先应增加壁孔内的泥浆浓度,其次对钻头上沉积土和淤泥使用气举法进行清理,最后在进行打捞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水下混凝土灌注故障和对策

(一)封底失败

封底失败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的孔底沉渣厚度与数量较小等因素,当这些情况出现时,首先要停止灌注工作,对已灌注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地层的稳定性特别好的话,应该使用高压风管对导管进行二次清理,之后在对其进行检查监理,使其符和规定的标准,然后在对水下混凝土进行浇灌工作,对于没有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的部分,应该对其进行钻孔回填,使地层恢复稳定的状态,之后在对已灌注的混凝土进行清除,在与标高相符的孔底,应对其进行检查监理[6]。

(二)卡管

卡管主要是由混凝土中骨科较大或者混凝土异性差等因素引起的,导致的结果是混凝土无法在施工中继续工作。对于混凝土质量差所引起的卡管,可以采用提升少量导管对其进行高速下落的方法,或者对混凝土的灌注数量进行增加,使用高速的下降和提升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混凝土冲击力不够而引起的卡管问题时,首先应该加长上部导管长度,其次应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冲击灌注。另外,2次吹求法也可以解决卡管这一情况,首先把导管插进已经灌注的混凝土中,其次对其进行第二次水下封底。

(三)断桩

发生断桩主要是因为导管漏水、混凝土供应中断以及导管提升失误等原因。在发生断桩事故之后,首先要停止混凝土灌注,其次对其进行钢筋笼和导管提拔,以此来降低损失。其对策主要是:当断桩截面是设计桩三分之一长度以内时,可以对已灌注的部分采用冲击钻进行清除,当断桩截面是设计桩三分之二长度以外时,首先应对其孔壁进行加固,其次对其钻孔桩进行接长。如果其长度处于两者之间时,应对设计进行变更。如果桩布置能加桩,就应该对其增加基桩。如果这几种办法都不可以,只能采用冲击方式对钻进行处理。另外,如果其长度大于四十米时,应该对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论证分析之后在对其进行问题解决。

(四)钢筋笼上浮

引起钢筋笼上浮的原因主要是灌注时操作不规范或者钢筋笼加固不可靠导致钢筋笼发生变化的现象,当这一情况发生时,施工方应立刻停止灌注工作。其解决方法是:如果在钢筋笼上升直径是一倍以内时,要在其停止上浮之后在进行灌注工作。在悬吊钢筋焊缝脱落时,应该对其进行补焊。当悬吊钢筋弯曲之后,应该对钢管增加支撑。当上浮严重时,应该在钢筋笼拔出后对断桩进行处理。

四、成桩后质量问题和处理

(一)桩的长度

对于实际桩长小于设计桩长度要求时,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终孔控制失误或者钻孔底部沉积物没有清理干净。如果是终孔引起的原因,应该对其进行接长解决。如果是钻孔底部沉积物并没有清理干净,则应该在设计单位同意之后,采用底部压浆或者高压注浆的方法进行解决。

(二)桩体混凝土不连续

引起桩体混凝土不连续的主要因素就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差。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底部压浆或者高压注浆的方式来解决,也可以采用较小的冲击钻对其钻出一系列的直径口,其次对杂物和淤泥进行处理,处理干净之后在使用高压注浆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

总结:

钻孔灌注桩的实际施工中,牵涉到很多细节,如果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就会增加施工故障发生的概率。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一直保持着负责认真的态度,惟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施工水平,从而真正的做好这份工作。

参考文献:

[1]黄绿飞.旋挖钻孔机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防治[J].新材料新装饰,2014(5):593-593,595.

[2]邓新喜.超深旋挖机钻孔入岩砼灌注桩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189-189,190.

[3]吴泽波.浅谈灌注桩钻孔及砼灌注质量控制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606-606,620.

[4]温志清.建筑工程中灌注桩施工应用技术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5(11):88-88.

[5]李纯,刘柳,胡斌等.灌注桩成孔综合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中旬刊),2016(1):46-47,55.

[6]张少举.道路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1242.

论文作者:吴文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  ;  ;  ;  ;  ;  ;  ;  

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故障和处理对策论文_吴文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