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人民医院 云南 腾冲 679100)
【摘要】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静脉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住院医嘱共计 82178 条,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医嘱用药合理,合理率为99.47%,不合理用药医嘱439条,占0.53%,主要表现为:配伍、剂量、用法、溶媒选择错误及用量不合理等。结论:我院静脉用药医嘱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医院药学部门应加强合理用药检查,加强审方检查力度。
【关键词】 注射剂;住院医嘱点评;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246-01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伴随而来的是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如何安全用药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严峻问题[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主要任务是对医师开具的处方和医嘱进行用药适宜性审核,确认其完整性、正确性与合理性,对审核发现的错误医嘱及时进行药学干预,并定期反馈于临床。本文对审方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运行以来消化内科、耳鼻喉科静脉用药医嘱82178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432种静脉注射剂配伍指南》药品说明书为标准进行审核[2],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分类及点评。
2.结果
本次医嘱审核中共发现不合理用药医嘱439条,不合理用药率为0.53%,其中溶媒选择错误50条,占11.39%,溶媒用量不合理83条,占18.91%,给药剂量偏大30条,占6.83%,抗菌药物单次给药剂量偏大及给药频次不合理107条,占24.37%,不适宜配伍药物122条,占 27.79%,其它不合理用药医嘱47条,占10.71%。见表。
表 不合理用药医嘱统计表
2.1 溶媒选择不合理医嘱
溶媒选择错误是静脉滴注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的常见问题,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溶媒选择是关键,大部分药品生产企业都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注明所需溶媒。特别是中药注射剂,任何药品生产企业都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注明溶媒,因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溶媒选择错误的医嘱比较多见。中药注射剂的活性用药成分都是从中药材提取得到,其成分比较复杂,由于提取技术有限,大部分中药注射剂在加工、纯化过程中残留了一定量的大分子物质如:鞣酸、蛋白质等杂质。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过程中如果溶媒选择不当,可能会引起溶液的理化性质改变,如颜色改变、产生沉淀、ph值改变等,从而影响药物疗效,甚至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因此选择正确的溶媒在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要。
2.2 溶媒用量不合理
溶媒用量不合理也是静脉滴注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的常见问题,大多数注射剂的药品生产企业都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注明溶媒用量,溶媒用量、药物稀释浓度直接影响药物作用及药物治疗效果,药物浓度过高,剂量过大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选择正确的溶媒用量在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特别是中药注射剂浓度过高,剂量过大、滴速过快更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2.3 注射剂给药剂量偏大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多种,其中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成正比,也与药效的强弱有关,即血药浓度高低与药效的强弱有关。当药物的剂量增加,药物的效应也随之增加,但这一效应的增加不是无限制的,当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药物的效应恒定在一定的水平,而药物的剂量过大时,可产生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的可导致中毒或死亡。医师在开医嘱时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体表面积及患者病情计算给药剂量。
2.4 抗菌药物单次给药剂量偏大及给药频次不合理
抗菌药物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我院自2011年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虽取得一定成绩,各项指标均达标,但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不合理应用仍然存在。
2.5 不宜配伍,配伍后药品疗效降低、稳定性下降
注射剂药物配伍应用是临床医师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配伍得当,合理用药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患者费用。配伍不当,致影响药物疗效,产生药源性疾病,甚至引起毒副作用,同时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2.6 其它不合理用药医嘱给药时间不适宜
患者,xx,年龄46岁,临床诊断,脑挫伤,头皮裂伤,手术当日医嘱: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500mg,静脉滴注,qd。注射用血栓通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注意事项:本品禁用于脑溢血急性期。本医嘱存在注射用血栓通给药时间不适宜,应为术后一周用药。
3.讨论
静脉注射用药是临床医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一中方法,相关资料报道[3],在我国基层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注用药率76.35%,药师审方、医嘱审核、点评显得尤为重要。药师要依据药品说明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该药的使用说明,查阅文献,确定该药的适应症、日最大剂量、次最大剂量、次最小剂量、给药频次、给药速度、注意事项、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进行处方点评、审核。在处方、医嘱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更改,及时记录,每月将处方、医嘱沟通和点评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医师及医务部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及药剂科各部门药师通过合作与沟通,共同开展好医院处方点评工作,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王静.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23):84-85.
[2]江楠,张洪峰,王乐,德国.PIVAS审方药师对妇科不合理用药医嘱干预分析[J].药品评价,2015,12(18):25-28.
[3]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吴安华,任南,文细毛,易霞云,黄勋,徐秀华,郭燕红.156家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10):916-917.
论文作者:代维够,张满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医嘱论文; 溶媒论文; 药物论文; 不合理论文; 剂量论文; 注射剂论文; 静脉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