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进入湖南有色终局_五矿论文

五矿进入湖南有色终局_五矿论文

五矿入主湖南有色终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南论文,五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12月28日,当52岁的何仁春在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下称中国五矿)与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下称湖南有色)战略重组的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作为湖南有色这家总资产285亿元、员工6.6万人的企业掌门人,他意识到新的时代开始了。

根据这份协议,中国五矿将通过旗下五矿有色金属控股公司(下称五矿有色控股)以55.59亿元向湖南有色增资扩股,获得其49%的股份。湖南省国资委将其持有的湖南有色2%的股份也无偿划转至五矿有色控股,从而使五矿有色控股共计持有湖南有色51%的股权。

这也意味着,从2008年9月中国五矿与湖南有色签署战略意向书到最终协议文本的签订,历时两年,经过50多次谈判后,中国五矿终于告捷收官。

协议签署前一天,长沙迎来2009年入冬后第一场雪,中国五矿总裁周中枢为首的高层悉数抵达长沙。湖南方面同样以高规格相待,在协议签署当天,省委书记张春贤和省长周强联袂出席。

当天在场的媒体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协议签署的长沙华天大酒店湖南厅,何仁春被安排坐在第三排,除议程中简短的发言外,大多数时候,这位有色界湘军掌门人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神情若有所思。

几个月前,何仁春曾表示“湖南有色不会成为这一轮有色金属重组的被整合对象”,以回应中国五矿入主传闻。然而形势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急转直下。

2009年12月29日,湖南有色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复牌后表现不一,湖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02626.HK)暴跌16.11%,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961.SH)下跌4.83%,而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00657.SZ,下称*ST中钨)则以涨停报收。

何仁春曾经表示,“与五矿合作,圆了一个梦,就是迅速提升在世界钨锑工业和铅锌工业的中国话语权的梦想。”然而,曾以打造有色金属“欧佩克”为目标的何仁春却为何在这次谈判中失声?中国五矿和湖南省政府各自又有着怎样的考量?

博弈之路

对以建设中国有色产业强省的湖南省而言,对湖南有色这家省属骨干企业的看重显然非同一般。此次与中国五矿的重组谈判,由湖南省副省长陈肇雄亲自挂帅。陈不仅多次北上与中国五矿高层反复磋商相关事宜,谈判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均由湖南省主要领导亲自把关。

直到2009年12月21日湖南省委经济工作务虚会期间,才最后敲定重组的全部协议条款。作为被重组主角,“湖南有色主要是协助省国资委和省政府。”湖南有色副总经理张文健说。

湖南省国资委主任莫德旺也对记者透露,湖南有色与中国五矿的战略重组,前后经历了多达50多次的谈判。这其中,被湖南方面最为看重的一个筹码是,与2004年组建时28亿元的注册资本金相比,现在湖南有色的注册资本金已接近56亿元,五年约增值了146%。

从2008年9月中国五矿入主湖南有色40%。股份这一初步战略意向的达成至今一年多来,双方持股比例从市场传闻的49∶51,再到50∶50,及至最终达成51∶49的股权收购协议,整个谈判过程中,不仅市场揣测不断,而且谈判过程饱经波折,其间甚至几度接近夭折。

为加大自己的筹码,在谈判过程中,湖南方面多次有意放风称,潜在的买家并不只有中国五矿一家。湖南有色内部人士也向记者透露,“中铝(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冶(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中国有色(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都和我们接触过,尤其是中铝,最后因双方主营业务和报价差异过大而被迫作罢。”

但最后,“五矿与湖南有色这次重组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利益博弈各方,小算盘打得比较少,大账算得多。”财经专栏作家易鹏认为,“对于一直缺乏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湖南省而言,舍弃一个成不了大器的湖南有色控股权,换来一个将数倍发展、注册地在湖南的五矿有色控股也算是一种‘大得’。”

一位不愿具名的湖南省国资委官员透露,湖南省领导最终决定同意与五矿方面签署协议,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丰汽车(长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重组成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2009年5月,同为湖南旗帜性企业的长丰汽车被广汽集团(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国有股东长丰集团将所持有的29%的股权转让给广汽集团。重组之后,广汽集团不仅给长丰带来了丰沛的现金流,还把长丰的营销平台纳入其体系之中。

而广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以及广汽菲亚特合资公司也随之落户长沙,舍弃长丰汽车的股权,换来的是一只更大的金凤凰,湖南省显然从中尝到了甜头。

于是,“长丰经验”自然易被借鉴。以陈肇雄副省长为首的代表团也由此频频接触五矿。2009年12月28日,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对媒体开放的公开会见中也表示:“湖南有色2004年组建后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如果不和五矿合作,就做不成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所以我们衡量再三,从战略的角度,与五矿达成了今天的合作。”

但仅作为“协助方”的湖南有色,尤其是董事长何仁春在这次与五矿谈判中的角色,却颇为尴尬。

“湖南有色内部改制已经有了很大推进,海外矿产资源整合也接近完毕,即将投入运营,只要再撑两年左右,全球有色金属价格恢复抬升,我们就能撑过去。”2009年12月底,湖南有色规划投资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对记者说。

而中层以下的员工,则对自己被央企收编表示欢迎,因为他们听说自己的工资会上涨。

根据重组协议中的“特别约定”:重组完成后,现有的湖南有色在职职工将全部继续留用,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工龄延续计算,退休人员也按原有方式负责管理,福利待遇不变。

而管理层除了对工资福利的敏感不如普通员工强烈外,他们更担心的是自己的未来。根据2009年12月29日湖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发布的《海外监管公告》,公司新的董事会将由10名董事组成,其中五矿方面推荐5名,湖南省国资委推荐4名,职工代表董事1名。至于湖南有色现有的管理层,将有谁会进入新的董事会,尚不得而知。

而至于何仁春本人,虽然五矿方面目前尚没有公开表示出他未来职位的变化,但如何面对以后的新东家,如何协调各方的复杂利益,显然将是对这位昔日强人忍耐力的全新考验。一个值得玩味的例子是,与他遭遇同样命运的湖南汽车界强人——长丰汽车旧掌门人李建新,在广汽集团入主长丰汽车半年后的2009年11月,已经黯然离职。

巨人失血

此一时,彼一时。

五年前,湖南有色可谓风光无限。2004年7月,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湖南有色控股集团正式成立。它旗下资产庞大,不仅控股湘东钨矿、衡阳川口钨矿、瑶岗仙钨矿、新田岭钨矿等湖南省内重要矿山资源,并相继与郴州市、衡阳市、常德市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整合了这些区域的矿产资源。

2006年,湖南有色以其拥有的独特战略资源(钨储量居世界第一)和完整的有色金属产业链,以湖南惟一有色概念股在香港成功上市,一时风头无两。

资本市场的成功激发了何仁春的冲动欲望。随后的短短几年,湖南有色展开了一系列并购。

2007年,湖南有色在甘肃省控股设立了“西北矿业公司”。并通过该公司在西北地区获得了多达46座矿山的控制权。它还将触角延伸至西藏的锑资源和吉林延边的钼资源,并分别与当地合作设立公司进行项目开发。

与此同时,何仁春加大了海外并购步伐。2006年9月,湖南有色以总额3000万澳元(约合1.6亿元人民币)成为澳大利亚上市公司堪帕斯资源公司第二大股东,获得了总面积45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矿区的开采权。

2008年9月,湖南有色又以8121万澳元(约合5.37亿元人民币)收购澳大利亚爱博矿业公司70%的股权,后者矿床涵盖面积大约为190平方公里,拥有铅、银、锌、铜、金等多种资源。紧接着,何仁春再度掘进澳洲,收购了位于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州的皇岛白钨矿业公司。这一次,何仁春花掉了6038万美元。

一时之间,何仁春掌控下的湖南有色被塑造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成功代表,何本人也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7年度十大经济人物候选人之一,而他的有色金属“欧佩克”构想亦发端于此。

祸起于青萍之末。随着金融危机的骤然爆发,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经历了一轮空前惨烈的下跌,湖南有色在高位买来的这些矿山,今天的平均市价已经跌至被收购时的50%。而何仁春不但没有来得及享受到有色金属“欧佩克”梦想的甜蜜,反而将湖南有色上市募集的16.5亿港币资金消耗殆尽。

在资金链突然告急的同时,缠绕在湖南有色身上的“内伤”亦开始发作。“当初湖南有色重组之时,靠的是政府的行政命令,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整合机制。”曾于2009年对湖南有色的整体规划进行过项目调研的湖南大成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史宝亚对记者说。

直到现在,湖南有色旗下子公司“藩镇势大”、“沉疴难起”的弊病也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一位湖南有色下属黄沙坪矿业公司职工甚至向记者描述:这里每个矿山几乎都是一个城镇,镇上几乎所有当地人的生老病死都由矿业公司负担,几十年积累的弊端很难一时改善。“金融危机后,矿区职工的收入和前两年相比下降了大约三成。”

扩张过度导致资金链危机,整合不畅又致其“身染沉疴”,在金融危机爆发,全球有色金属价格暴跌这一导火索的诱发下,各种矛盾终于集体爆发。就在湖南有色管理层还在幻想“再撑两年”的同时,湖南省政府却已经失去了耐心,并开始为湖南有色物色买家而奔走。

期待新生

位于湖南长沙市劳动路上的国林大酒店正在装修,它距离湖南有色总部所在地有色大厦只有咫尺之遥。很快,它将成为湖南有色新的总部——五矿有色控股公司的总部所在地。

作为湖南方面同意出让湖南有色控股权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也作为此次收购要约的重要内容,中国五矿已于2009年12月22日成立了五矿有色金属控股公司,并承诺将其总部设在长沙。

中国五矿此次入主湖南有色,是其数年来并购重组动作中最具重量级的一次跨行业、跨区域的资本和资产整合。在2009年12月28日的签约仪式上,中国五矿总裁周中枢对湖南方面公开作出了三大承诺:未来五年内,新湖南有色将在湖南新增投资100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年上缴利税100亿元。

此前,中国五矿的有色版图主要集中于江西,入主湖南有色之后,五矿占有的钨储量将达到全国储量的50%,全球储量的33%。

就在两个月前,中国五矿刚刚将同为央企的长沙矿冶研究院和鲁中冶金矿业集团收入囊中,间接取得了长沙矿冶研究院下属的上市公司金瑞科技(600390.SH)的控股权。此次一举入主湖南有色,五矿旗下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达8家,形成了资本市场上不折不扣的五矿集团军。

“下一步,我们将整合湖南有色在省内的优势资源,打造国际领先的硬质合金产业和铅锌产业集群,并对湖南有色进行多元化经营。”周中枢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透露。

然而,面对湖南有色旗下众多嗷嗷待哺的矿山和庞大繁杂的海外项目,以及一家面临摘牌危险的上市公司——*ST中钨,这次由五矿入主而输入的55.59亿元资金恐怕也是杯水车薪——“作为集团军,五矿更像是头领而非大掌柜,它不可能无限制地为湖南有色输血。”2009年12月28日,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陶创伟对记者说。

回归A股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分析师认为,因股价低迷,湖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02626.HK)这两年一直只能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交易,回归A股有其迫切需求。而其回归方式的选择,极有可能效仿中铝。

中国铝业在2007年开创了一种新的回归方式——发行股份却不募集资金,这些发行的股份全部用于换取旗下企业未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份,以及第三方因行使现金选择权而持有的全部股份。

早在两年前,湖南有色即喊出回归A股的口号,并一度进入实质性操作。在五矿入主后虽然各方对湖南有色回归A股的问题讳莫如深,但显然,在资本市场上,今天的湖南有色已然面临着一个全新的选择。

标签:;  ;  ;  ;  ;  

五矿进入湖南有色终局_五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