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原简阳市禾丰中心卫生院) 四川 简阳 641406)
【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进而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6年收治禾丰镇辖区的232例手足口患者为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手足口病全年都有发生,集中发生在四月份至九月份,数量占据全年发病总数的82%。我院统计情况,男性患者的数量多于女性患者,发病人群多为幼儿,集中发生在1.5岁到5岁之间,其中两岁-三岁年龄段的儿童发病率为最高。结论:手足口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性大,甚至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儿童死亡。常见于每年的四月份至九月份之间,因此需要针对手足口病的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手足口病的并发症有效降低,减少重症患儿的死亡率,将流行范围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研究分析,形成适合于基层手足口病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特点;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8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7-0357-0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急性传染病,为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是由一系列肠道病毒以(CoxA16、EV71多见)引起(一病多原),5岁及以下儿童普遍易感(占96.70%),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又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全年均可发生,一般4~9月,病人和健康带毒者为本病传染源。健康儿童也可携带病毒,携带率为10%。传播途径是通过密切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该病潜伏期为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发病后一周内传染力最强。临床表现,以发热、口腔黏膜、手、足皮肤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EV71阳性、持续发热、精神状态差、呕吐、抽搐是危险因素。多数患者可自愈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14天),一般就没有传染性。个别重症幼婴病情进展快,可发展为重症,发生死亡。据监测信息系统统计,幼托儿童报告传染病手足口病病种居首。2016年1月-2016年11月手足口病发病数22%,占传染病病例数84%。其中EV71占40%、其他肠道病毒占33%、柯萨奇A16占27%。此种疾病由于流行病株会不断发生改变,易造成此种传染病的流行爆发。因此也会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和社会负担,这种负担不能被忽视,不少国家的学者都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我院所收治的手足口患者为例,分析此种疾病的流行特点以及所采取的控制对策。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见表)
以我院2010年-2016年接收的232例手足口患者为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1例患者为男,91例为女;年龄分布在1.5~5岁,平均年龄为2.5岁。所有患者中重型患者21人,危重患者4人,1人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1人死亡。
1.2 预防控制资料
我院2010年-2016年的232例患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比分析,发现在托幼机构发病人数199人明显超出散居儿童33人,在农村聚居儿童183人,明显高于城镇儿童49人。从我院收治患病病人绘制出的图形每月对比来看每年发病人数集中在3~8月。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手足口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2.检测方法
对手足口患者进行粪便标本或者肛拭子标本采集,使用荧光检测法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检测。检测之后对引起患者产生手足口疾病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特点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9.7,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来表示,用χ2来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果
手足口病全年都有发生,集中发生在四月份至九月份,数量占据全年发病总数的82%,其中男性患者的数量多于女性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男性患儿为141例,占比61%;女性患儿为91例,占比3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病人群多为幼儿,集中发生在1.5岁到5岁之间,其中两岁~三岁年龄段的儿童发病率96%为最高。
5.讨论
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
手足口病不管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方面以及人群等都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就其地区分布特点来看,农村地区的发病率要高于城镇地区,托幼机构儿童高于散居儿童。整体上患病数量呈现出波形的趋势;就时间分布情况来看,一年中所有的时间段都会出现手足口患者,但是具有明显的发病高发期,每年的三月份至六月份为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八月份和十一月份会出现小幅度的回升,总体而言,冬季的发病率最低;就其人群分布特点来看,儿童是多发人群,尤其是在2~3岁年龄段的儿童,其发病率相对更高。与此同时,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率,在本次研究中手足口患儿中男性患者占比61%,女性患者占比39%,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控制手足口疾病的具体措施
控制策略:(1)尊重生命,首要原则尽量减少患儿死亡率。临床医务人员和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对在流行季节前来就诊的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的患儿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医生应高度重视尽早优先诊断,对于确诊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经综合评估本医院没有能力处置好的应尽早转诊到医疗条件较好的上级定点综合性医院救治,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这样才能减少患儿的死亡率。对于确诊的患儿要及时报告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或传染病管理人员。(2)预防疫情的暴发流行。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公共卫生科(分管疾病预防控制的人员)、乡村医生要积极的开展监测预警工作。分级响应,各负其责,早发现、早介入、把疫情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医院专业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要对确诊患儿开展个案病例调查、随访。写出调查报告。积极主导卫生和教育部门开展联防联控,信息互通。有疫情爆发趋势时及时向政府通报疫情,汇报情况引起领导的重视。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资源,社会资源政府主导协调,加上卫生部门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爆发流行。(3)有效实用的预防控制措施尽量减少儿童发病人数。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在托幼机构要专业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指导亲自参与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有疫情的托幼机构要隔离送诊患儿,同时落实好预防控制措施。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对儿童开展晨检、因病缺课儿童的登记追踪、严把生病儿童的复课返园关、做好消毒工作。还要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知识宣传,同时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疾病的传播。在流行季节到来前,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分管人员要组织协调开展EV71疫苗接种工作,争取学校和家长的配合。采取自愿、知情、自费的原则接种疫苗。有助于预防死亡、减少发病数。(4)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专题培训:每年邀请专业的疾病预防控制专家、临床专家对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重点培训医疗机构儿科、急诊科、公共卫生科(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等重点相关科室医务人员。提高医务人员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识别能力。(5)规范的手足口病转诊机制:建立健全村医—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市级定点医院转诊体系。各级医生要有警惕性和尊重生命的责任感,早发现、早诊断、早转诊重症患儿。(6)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在医院,充分利用接种门诊的预防接种日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大厅播放手足口病宣传影像,设立宣传展板,工作人员发放宣传资料,进行手足口病健康咨询。在儿保门诊实行与家长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宣传。在儿科门诊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手足口病专栏。播放宣传影像资料。在居民聚居点和农村地区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对儿童及家长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通过播放小电影资料、自编自演文娱节目活动与健康知识结合,寓教于乐,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7)医疗机构规范的诊疗、转诊和院感管理措施:医疗机构接诊医生应做好手足口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重症手足口病的识别转诊、重症病例应及时转诊至定点医院治疗争取赢得最佳治疗时机。做好确诊病例报告、治疗工作,同时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教育。采取告知书形式,告知内容,家长应告诫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和玩耍。家长应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发展情况,对于未住院的患儿在病情变化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医院应做好手足口病的院感防控工作,做好预检分诊,病员分流,发热、出疹的病例导诊到传染病门诊接诊。增加候诊及就诊等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医务人员应注意交叉感染,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对诊疗过程可能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包括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体温计及其他物品等,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8)做好预防控制及公共卫生工作,有效运转“政府主导协调”“医校共建”、“监测预警、分级响应”模式。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工作,医院疾病预防控制设专人负责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常规性的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日常防病指导。每学期1次培训学校分管卫生人员。开展日常的疫情监测报告,学校/托幼机构--辖区医院—疾控中心。处理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患儿隔离期满后经医院确诊没有传染性后方可返校。做好个案调查和随访指导工作,健康宣传工作。
总而言之,手足口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常见于每年的四月份至九月份之间,因此需要针对手足口病的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好易感人群。全方位的调动全社会的协作分工,才能有效的防控手足口病,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手足口病的并发症,控制患儿的死亡率。将流行范围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更好的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余传斌.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及控制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3):27-28.
[2]刘学文.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和预防控制对策分析[J].当代医学,2014,(16):159-160.
[3]王重建,贾梦丹,于二曼,李永旗,张梅喜,张卫东.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预防控制对策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2010,(04):485-487.
[4]张同太.手足口病流行及其预防控制概况[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0,(04):334-336.
论文作者:雷万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手足论文; 患儿论文; 儿童论文; 患者论文; 托幼论文; 发病率论文; 医院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