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排水工程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朱琳

市政排水工程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朱琳

夏邑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 河南商丘 476400

摘要:海绵城市是一种比喻性的称呼,即指城市具有海绵一样的“吸水能力”,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恢复弹性。对于海绵城市建设来说,市政排水工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海绵城市良好渗水功能的主要实现手段。但就目前市政排水工程的建设发展而言,其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无法发挥市政排水工程应有的效用。因此,从海绵城市建设需求入手,探讨市政排水工程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市政排水工程;海绵城市;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城市经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正在慢慢显现,国内众多省份和地区都面临着包括洪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也产生了阻碍作用。本文因此就市政排水工程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1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首先,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能够给市政排水设计提供更有效的规划和设计指导。面对当下我国城市中排水设计的不合理现象,尤其是在雨水天气出现之后城市犹如一个池塘,排水较为缓慢,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我国当下的排水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雨水淤积、不易渗透导致的排水不畅的问题,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严重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因此为了完善城市市政排水系统及设施,应充分地、科学地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对有条件的老旧城区进行合理的排水系统改造,对新建城区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城市的自然修复功能,解决下雨天排水难的问题,避免水城现象的再现。

其次,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能够使得城市市政排水系统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我国水资源的有效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发展。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作为一种科学的城市建设理念,不仅融合了环保、生态、自然和谐等因素,而且也直接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因此在城市市政排水系统设计中遵循海绵城市理念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市政排水系统建设,实现我国城市排水设计建设的科学性,并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我国城市用水和水消化的能力。

最后,面对当下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占地面积有限的现状,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占地空间,必须要不断完善、优化城市基础设施,设置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来缓解人口增长对现有市政排水设施带来的巨大压力。为了解决当下城市排水问题,必须要改造或扩建现有排水管道及设施,根据现状及规划的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建设完善的、超前的、渗透能力强的排水系统,提高雨水下渗能力、收集比率并进行重复利用,能有效促进我国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2 市政排水工程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2.1 排水基础设施等硬件有待完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给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建筑工程规模逐渐扩大,地下项目数量增加,使现有的城市排水管线受到限制,难以进行改造和开发。其次,部分城市原有的给排水管线已经老化,其构造和质量难以满足现在的城市排水需要,进而容易导致城市排水能力下降。此外,城市有关部门对于地下排水管线的管理不到位,缺少定期清理维护,出现问题没有做到及时处理,一旦城市发生洪涝灾害,排水不畅,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2 水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目前,城市的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降雨大多经过管道快速排入河道等自然水体,导致水资源白白流失,没有有效的补充城市地下水。我国部分城市没有利用海绵城市理念指导雨水再利用,没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改进海绵城市中市政排水系统的思路

3.1 加强排水系统的顶层设计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我国各大城市要加大投资力度,完善排水基础设施。各城市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给排水设计的先进经验,逐渐摸索适合我国城市的排水设计方式,进而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国家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海绵城市的建设,为给排水系统的建立保驾护航。

3.2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在市政排水设计当中首先可以有效实现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作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我国通过在市政排水设计当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从主动回收处理雨水资源入手,使得水资源能够在城市环境当中拥有更长的滞留时间,在有效提升城市储水能力的基础之上,对雨水资源进行净化处理使其得到充分利用。

譬如德国将“海绵城市”运用在自身市政排水设计中最为成功的案例便是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环境设计,在广场周围的建筑屋顶之上,其建立了简单的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资源经由屋面上的引水管道进入到由滤网、活性炭等共同组合而成的简易净化装置当中,能够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初步过滤处理,此时简单处理后的雨水资源将流入二次用水水箱当中,为建筑内部提供非饮用水。而在广场上则设计了一个面积较大且极具设计感的蓄水池,用以实现雨水截污和渗透。在波茨坦广场当中,降水从周围大量的下水管道进入到周围的蓄水池当中,与此同时德国市政排水工程还在广场周围沿排水管道修建了大量具有良好渗透性能的浅沟,并在其上种植了绿色植被,当雨水渗透至地下水当中之后,一部分可以进入到蓄水池当中被存储起来等待过滤使用,另一部分则可以作为草皮植被的灌溉用水,在城市当中形成一个人工湿地,用以涵养水源、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3.3 在绿化带的排水设计中,要充分起到收集雨水、过滤水体的作用

必须加强对其排水的设计,比如充分利用透水路面的地表径流,确保自然水体能够流向绿化带的雨水口,通过在绿化带中设置排水口,能够使得雨水统一的流入雨水汇集区。需要注意的是间距必须要进行合理设计,而且雨水口必须要高于绿化带的种植土,并且低于道路的高度。另外,雨水降落到地面之后为了保持雨水的清洁度,必须要进行清洁和过滤,通过铺设一层种植土或者是设置砺石层等让雨水得到过滤,待其渗入到地下之后可以对自然水体形成补给作用。

3.4 优化排水设计方案

在“海绵城市”理念之下,市政排水工程需要从以往的快速排水、就近排水转变为集渗透功能、蓄水功能、净化功能、用水功能和排水功能等于一身的综合排水工程,使得城市在面对强降雨等天气情况下,能够迅速展现出自身的“海绵”功能,进而有效防止城市出现内涝和雨水径流污染等问题。譬如在我国西宁市便在市政排水工程当中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采用带孔透水砖的铺装方式,在人行道两侧位置处铺设大量带有孔隙,具有良好排水性能的施工用砖,当遇到雨水情况时,大量雨水将会通过带孔透水砖迅速下渗至地下,为地下水进行充分补给。而其中一部分雨水将会进入到蓄水系统当中,经由过滤与净化装置的处理之后,转而成为路面冲洗和城市绿化用水。

总之,在海绵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市政排水工程发挥着重要的排水、渗水、以及雨水收集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和工程建设单位应全面提高对市政排水工程优化发展的重视,通过科学工程规划、海绵城市试点等措施,不断提高城市排水管道的综合性能,促进海绵城市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麒.海绵城市建设:昆明心急路远[N].云南经济日报,2016-05-26(A04).

[2] 徐晓星.试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抗涝问题[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6,(05):30-31.

论文作者:朱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市政排水工程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朱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