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环境设计中水体景观的审美意义论文_冯鼎然

浅谈现代环境设计中水体景观的审美意义论文_冯鼎然

冯鼎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对生活中的环境变化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作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水体景观一方面为我们的公共环境增添许多舒适感和美感,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实现不同的艺术创造模式有效的改善我们的自然环境。因此,在探讨现代环境设计中水体景观的审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首先总结了现代环境艺术中水体景观的类型和组成,并详细论述了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审美意义,旨在提高水体景观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水体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审美意义

水景、水体作为景观元素,是现代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们在生活中赏水、亲水的需要。全国各地许多景观设计中,如学校、住宅小区、城市公共建筑周边等,在设计中都加入了水体的应用。水是人类在内所有生命体生存的重要资源,在生命的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人类和自然的联系纽带。水景更是景观艺术中最富魅力的一种要素,与其他景观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美观,使环境与人类更加接近。

1 水体景观的类型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的素有“叠石理水”这一说,如果称山是“园林之骨架”,那么水无疑是“园林的血液”。由此可见,从古至今,水体的设计十分重要,在环境设计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还可以构成多种格局的景观。用水造景,动静相补。由于水景方式的不同,产生的环境设计艺术魅力也各不相同。

1.1 静态水体景观

静水主要是水面呈相对静止状态的自然或人工水体,如湖泊、水池、渊潭以及人工设计的水景等。静态水体表现在水平似镜的水面上倒映出四周的景物,如植物、山石、亭榭桥阁、游人等,都可倒映水中,使景观更丰富活泼。静水所营造出的景观宁静而温柔,能够使人产生出一种轻松恬静的感觉。而自然式静水景观,水体的轮廓是根据环境的自然变化所形成的曲线构成的,例如湖泊、溪流等,都是天然形成的。规则式静水景观,是指人造的静水景观,水池的轮廓线条分明,通常为方形、圆形等规则的几何样式展现,一般通过人工引水来创建的。规则式静水景观常出现在以平直线条为主的市区空间,或者人为支配的环境里。

1.2 动态水体景观

动态水体往往是指因地形等原因,水体流动的景象。在自然界中,以动态特征呈现的水景主要包括河流、瀑布、小溪等,最能反映水的变化特征,是一种动态的美,也为景观增添了生动之气。人造流水可以说是人为景观,水景设置是在没有自然河流的城市环境中进行设置的,需根据设置场所的地形、地貌、空间大小和周边环境情况,考虑水景设计的规模、流量、缓急、河道形态、植物配置以及其他景观设施的相互对应等形式内容。人造水体景观设计在形式上,可以多角度、多方向体现水在环境中的作业,还可以加上灯光音乐的配合,形成具有巧妙创意的景观作品。

2 构成水体景观要素的研究

在景观中,水体是无声无形,仅仅依靠自身的造型不容易营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多数水景需要设计师精心设计,与建筑、山石、植物等要素组合,产生丰富多姿的景观层次和意境。

2.1水体与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中,有许多建筑形式,如“亭、台、廊、榭”等多种类型。但建筑元素在园林当中处于一种点缀的地位,用于增进景色。通过建筑与水体的协调及配合,可以达到开阔、静谧的效果。建筑物还可以作为环境中人与水之间互动的桥梁。一般有水的地方,就会使人情不自禁的想去亲近,建筑与水体相交接的空间称之为亲水平台,就体现着这样的一种功能。水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又是人活动的发生器。水体扮演的角色是生活的布景,它激发环境的活力,因此水体景观中的建筑往往是开放性的,可以形成富有空间变化的亲水平台。二者之间相互配合,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游玩休息的场所,还可以起到点缀风景和观景的作用。

2.2水体与山石

“山水相依、山水如画”等是中国古典园林风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在园林中多用假山石点缀水体环境。水体和山石刚柔结合,对比鲜明,“石令山古,水令石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水体景观设计中山石艺术是最重要的造景形式之一,常见的有掇山、塑山、置石等。多用于各种类型的园林中,水体面积有大有小,山石置于水体的西面、北面最为理想,光线通透,并且能遮挡来自西北面的寒风。“坐北朝南”、“北有靠山”也符合风水学上的讲究。同时,在水体景观中,山石在体量、造型等也都要求与水体相协调,才能够使人在其中感到轻松怡然。

2.3水体与植物

植物是构成环境设计中水体景观的另一大要素之一。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变化多姿,如果在水景中点缀得体,可以使水体的美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在水体与植物搭配组景时,要根据水景的形状、面积大小等选择不同的植物,这样才能够达到景观的协调美观。

水体景观环境中园林植物大致分为水生和陆生两种。水生植物又有灌木与草本之分,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之别。在搭配设计中结合这些不同层次的植物,不仅可以保持水景环境的生态完整性,还可以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例如在较大面积的水体中,可选择挺水植物——荷花,以呼应水体的气势,到了秋天,残荷断梗,呈现一片萧条景象,与夏天的浓绿繁茂形成对比。陆生植物的栽植方式一般采用成片成带的栽植方式,个别以点植和丛植为主。紧靠水边的植物是水面空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的山石、建筑、道路组合的艺术构图对水面空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边植物必须选择耐水湿的植物种类,如垂柳、水杉等。无论水面旁的植物选择何种栽植方式,都要注意与水边的距离,通常要求有远有近、疏密结合,避免过于规则式。古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给我们形象的描绘了一幅植物、水体、月色所构成的优雅、宁静的画面。

3 现代环境设计中水体景观的审美意义

3.1水体景观的层次感

水体景观设计布局上主体与周边环境、建筑、植物等的结合搭配尤为重要,突出主体并且具有明显的层次感。由上文中提到的水体与其他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各种要素相结合营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水体景观。从中国园林景观的特征来分析,古人设计的园林景观每一处既可独自成景,又与另一景观相对应,具有步移景异之妙。园中景物均为自然式布置,游园路线的设计也十分奇巧,再配合建筑、山石、植物等要素使得园林的环境空间在构成上景观变化不断,游人漫步园中可以静静观赏,触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水体设计,更应当关注情景间的协调同时注重景观层次的营造,让人们在有限的环境设计中领略无限的空间,因此,应充分利用水体景观的层次感来激发、砥砺及引发人们的思想感情,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引起共鸣,得到一种艺术的感受与欢乐。

3.2水体景观的视听感受

前面提到水体景观的类型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不同的环境下水会呈现不同的状态,没有干扰的开阔湖面上水是静止的,而瀑布、跌水等造成水流层跌落的景观则是流动的,所以水体自身流动就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利用水声造景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的一大特色,使水景在环境设计中可以营造出多种优美的视听景观效果。而在现代环境设计中会更多融入一些现代化手法,例如带有照明装置或音乐装置的喷泉,通过对喷泉的照明设计和音乐处理来体现周围环境、其他景观要素以及人文精神三者之间的联系。例如西安大雁塔喷泉广场,就不仅仅是水体景观的设计,在对喷泉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引进世界最长的光带、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等多方面因素,喷泉共设计独立水型22种,利用不同的水型,让各具特色的喷泉以组合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增加了整个喷泉的夺人气魄,使喷泉声、光、水、色有机交融,给观景者带来更加奇幻、美妙的感觉。

3.3 水体景观的生态性

水具有很强的生态作用,能够显著调节微气候。研究表明,水面达到一定体积、占据一定空间时,能够增加水体与陆地之间的通风量,在夏季,水体的蒸发需要吸收一定的热量,从而可以降低周围的温度。在秋季,水的蒸发可以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并缓解干燥的气候。由于水体景观种种的生态特征,也会使附近局部小气候变得更加舒适。其次,水体景观还有隔离和衰减噪音的功能,可以将扰人的噪音隐没于水声中,从而控制噪音。最后,良好的水体景观环境,也是众多生物繁衍生息的场所,更加适合某些植物生长,营造出浓密的植被景观,为鸟类和动物以及微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以及食物的来源和栖息地。

参考文献:

[1]李冬.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水体景观的审美意义[J].艺术科技,2016,2902:52.

[2] 董小龙.张子涵. 论景观环境中的水景设计及其审美特征[J]. 艺术百家,2013.

[3] 郭菂. 水体景观设计研究[D]. 东南大学,2006.

[4] 蒋东云. 浅谈园林水体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2.4.

[5] 高洁. 四川古典园林山石理水艺术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2017.

论文作者:冯鼎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浅谈现代环境设计中水体景观的审美意义论文_冯鼎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