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价_课程评价论文

我国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价_课程评价论文

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论文,课程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中存在以下问题:(1)缺少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充分关注和研究。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队伍及其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课程评价方面。在国内几十年形成的教育理论传统中,并没有课程评价的专门领域。(2)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目的认识不足。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以考试制度为本,以甄别和区分学生为目的,考试已从手段演变为目的,师生为考试而考试,为评价而评价。(3)课程与教学评价多是围绕学生的知识学习。完整的课程与教学评价至少包括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教师组织实施的评价、学生才能发展的评价、学业成绩的评价、课程决策与管理成效的评价等。但是我国现行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实际上已窄化为仅是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除此,其他的层面皆游离于评价之外。(4)过分强调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的方法。一方面这样的评价不可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并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品质,限制学生水平的独立发挥;另一方面将使评价目标误入歧途,导致评价目标惟量化、简单化。(5)课程与教学评价成为权力人士单方面的活动。从课程评价方面来说,由于教育体制的相对集中化,课程评价决策的权力往往集中在行政部门手中,课程评价往往是少数权力人士的活动,教师倒成为课程评价的局外人;从教学评价来说,虽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在实际的评价中,依然只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是被动接受评价的客体,而不是参与评价的主体。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课程与教学改革力度,必须对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进行改革:(1)加强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国外这一领域的繁荣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使得我们能进行必须的学习和借鉴。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根据我们在课程与教学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试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方法,努力建构素质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2)课程与教学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评价不是为了揭示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展示个性、追求卓越、谋求发展,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3)扩充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全面关注学生的态度、能力、创新意识,关注学习的过程。(4)重视量化评价方法和质性评价方法的结合。(5)确立多元的评价主体观念,鼓励社会及家长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各种方式的评价。

标签:;  ;  ;  

我国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价_课程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