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脚手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_支架式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支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架式论文,教学模式论文,高中英语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习得语言的有效方法重在实践运用,尤其是在生活中地自然运用。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不在于运用生活交际,而是为了应对考试。无论测试理论和试题结构如何变化,总呈现出语言知识权重占比失衡的特征。一旦过了考试这道坎儿,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也就淡了。这种状况一直制约着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但也推动了英语教学改革。

新课程施行五年,见证了英语教育在理念、操作层面与传统逐渐分裂的过程。在诸如“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之类的观念中,我们由自我否定,曲折探索,到研究反思,逐渐走向成熟与认同。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五严”,努力优化教育环境,将教师与学生从传统枷锁中解放出来,但社会不能接受教学质量的下滑。减时减负与提升质量似乎构成了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因此,谋求一种综合、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自然成为当下英语语言教育者的研究课题。

近年,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向客观主义相对立的方向发展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再度回到人们的视界。建构主义者极力提倡的支架教学模式(Scaffolding Instruction)特别侧重于学生的发展,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高效课堂模式。通俗地讲,它就是激活学生的已知信息库,然后借助“支架”,向未知领域自主探索。高中英语支架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模式范本,突出地围绕着构建自然运用语言的环境,重视活动中学习者思维品质的形成。它可以促进认知主体积进行建构、掌握、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无疑,在新的教育气候下,深入实践支架式教学模式蕴藏着丰富的学术价值。

一、模式的元认知

词条“支架”始于十四世纪初,原指工人们在建造、修葺或装饰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和建筑材料提供暂时性支撑的结构。伍德(Wood,1976)最先借用这个建筑隐喻来描述在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所施予的支持。普利斯里等人为“教学支架”作如下定义: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中介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到一定水平时撤去中介平台,使其完成能力上的真正独立。在支架式教学中,支架用来比喻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建构意义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描述有效的教与学之间的不互动:学习者被看作是建筑,其学习是不断积极建构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学生能力生成的必要支架。

“支架式教学”概念自提出起,一些研究者像迪克森、罗森赛恩、斯南文等试图对其展开探讨,对其概念做出过表述,但出只是借用彼此的说法而已。后曾有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有关文件提出,“支架模式为学习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但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层层分解,以便逆向思维反推至学生的前认知,从而协助学生构建起理解的支架。这种模式注重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能力。这与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倡导的发现式学习的内涵相近。它的基本特点则是:“要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递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学生纳入认知结构以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出来。”

二、模式的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理念有别于经院玄学,它的实践性很强。其核心内容就是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因此,有必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这种教学思想起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ev Vygotsky)提出的中介学习方法论。他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邻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两种水平:第一个水平是“实际发展水平”,这是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第二个水平是“潜在发展水平”,这是学生在别人(如教师)的帮助下或与同伴合作的情况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比如学习定语从句(attributive clause)概念时,教师要介入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找寻到最适宜的介入点——定语,最近发展区为教师的介入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空间。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学生独立独立理解定语从句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就是“定语”。而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即“定语从句”之间的距离,就是“最邻近发展区”。学生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学生已有的智力发展水平,而应当走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支架教学模式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对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真正做到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如图1所示,支架式教学提出以最近发展区作为学生技能发展的平台,同时出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体部分。

图1

三、模式的操作要领

1.支架的形式分类

(1)情境支架。“创设情境”是一种框架,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创设出许多能够激活课堂活动的虚拟情境和实际情境。1882年欧洲爆发了外语教学改革运动,从而形成了要求语义与实物直接挂钩的外语教学理论,即情境教学法。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An adventure in Africa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一个去非洲考察的情境,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考察非洲的自然风貌和社会人文生活,并把考察的结果通过幻灯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全班交流。在学生进行“考察”之前,教师展示一幅“非洲地图”,它展示了非洲的地貌、国家等。学生看着地图,激活了大脑中储存的有关非洲的记忆,很自然地就明白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考察”结果。当然情境并不一定总是有形的实体,还可以是老师操作的技巧和过程。教师在展示这种非实体的情境时,可以边操作边用语言指示说明,对重要的方面和步骤进行强调。

(2)问题支架。问题是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支架,现在倡导的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法)课堂激活方式就是一种地道的问题支架。相对“框架问题”而言,支架问题的系统性较弱,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应机地提供此类支架。同时,在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支架问题”往往比“框架问题”更加关注细节与可操作性。当教师可以预期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对支架问题进行适当设计是必要的。最近能观摩一堂研究课(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第二单元Language),老师以一道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English?开场,但没有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出现了冷场状态。其实教者只需将宏观问题化解为若干微观问题,就能救场。如:

a) What country is the birth place of English?

b) How mangy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re using it as mother tongue?

c) Does English keep the same?

d) Can you offer any English words borrowed from other language?

(3)建议支架。既当学生在独立探究或合作学习遇到困境时,教师提出恰当的建议,以便于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当设问语句改成陈述语句时,“问题”支架就成为“建议”支架。与问题支架的启发性相比,建议支架的表现方式更为直接,且易为学生接受。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的课文School life教学时,学生需要收集英国学校的信息,教师可建议学生查阅资料、浏览网站、给英国朋友e-mail,以此全面了解英国学校的学时、课程、课余安排等情况,然后向全班汇报。

除了这些可设计的支架外,支架还有更为随机的表现形式,如解释、对话、合作等。

2.支架教学的流程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有教师指导的探索过程。教师为学习者搭建支架,通过支架把监控学习和探索的任务逐渐转移给学习者,随着教师的逐渐淡出,学生达到独立探索的地位。早先有学者提出支架式教学的三个环节:预热、探索和独立探索。但多数学者公民倾向于五个教学环节的做法: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由图2可看出,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探索、会话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能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教学方法。它最突出的质点就是: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支架总是动态的,教师应该随着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而逐渐撤去支架,将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转移给学生,培养学生最终的独立思维品质。

图2

(1)教师导入

“导入”应是一种艺术性的思想,起到激发兴兴趣、促进学习者主动参与的作用。教师导入分为两部分:导入情境和搭建脚手架。前者则指教师利用多媒体、提问等手段将学生引入相关主题,后者指教师根据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为其提供理论框架。

导入必须找准教学起点。“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要建立在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展开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因为将情境设置得更贴近学习者的知识意义建构,引发学生对知识体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搭建“脚手架”

国内有关支架式教学的研究基本将搭建脚手架与导入情境视为两个相对独立、前后相继的环节架与导入情境视为两个相对独立、前后相继的环节。这两个环节看似不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而且也没有必要明确区分开。缺乏情境的脚手架往往多是空洞的理论和教条,很难被学生所领悟;况且,脚手架应该在教师导入情境的同进引导学生主动搭建,并非教师单方面填鸭式的灌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通过启发式提问等方式所创设的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进行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由此可见,搭建脚手架和导入情境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两个环节,教师能否对它们恰当运用是激活或建构学生相关图式的关键,也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支点所在。

(3)自主探索

这一阶段是支架式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学生的自主探索场所分为课堂和课外两个。一方面,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书籍等资源针对相关主题进行自主学习,并与教学进行必要的交流;另一方面,教师应十大鼓励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如英语角、收听英文广播等)收集更丰富的资料,并采取一定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如Partnership、成长记录、磁带跟踪、助教辅导及口语测试等。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扮演两个角色:学习策略的提供者和学习过程当中的指导者。经过第一阶段的导入,学生已对相关主题产生了自己的看法,为了论证并进一步充实这些观点,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如教室是否配备供学生自学的多媒体设备、时间是否充裕以及学生的性格特征等)为学生自主探索创没有利的条件,并在恰当的时候对其提供必要帮助。在这一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自主探索并非漫无目的、多角度的探索;自主探索也并非毫无监督的自由探索,而是在教师适当监控下的探索。

(4)协作学习

教师可设计、组织活泼有效的课堂活动,如开放式讨论、辩论、角色扮演、采访等,并且充当指导者和参与者,鼓励每位同学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协作学习,学生间的交流得以加强,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得以发展,对于相关主题的认识得以升华。在此阶段结束时,教师应对整个活动做出总结和正确指向性的结语,巩固已得成果。

协作学习过程由教师引导,讨论的问题由教师确定,学习者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完善对主题的建构。这里我们提取出的关键词为免干扰性、差异性、反馈性、全员参与性。时间,空间和学习材料是科学的学习环境的组成部分。教师应掌握至少一种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包括从组队到引导学生意义建构。当然,充足的时间、空间和学习材料有利于探究的开展和深入。教师应尽力争取和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为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要确保学生不论以何种策略开展学习,都能安全地进行下去,都能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另外,教师应确保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参与进去。传统课堂中的很多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为小部分比较突出或者比较积极的学习者安排的,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这种趋向,建立一个合作协调,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保证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尊重,这样全员参与才有可能。

(5)评价反思

支架式教学的操作过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从表层上看,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增加了,但同时也对教师构成了更大的挑战。因此保证每个实施环节中的科学和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阶段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组内成员间的互评,牛津高中英语课本中每单元均有Self-assessment板块。此外,评价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①个人在自主探索中的发现;

②个人在协作学习中的贡献;

③对相关主题是否实现了有效建构。评价旨在客观反映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效、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积极性,而不应成为检讨会。在仔细了解每名学生的评价之后,教师应对所讨论的主题进行充实完善,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强化补充材料。

3.支架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准确把握支架的内涵

理解支架的含义既不能泛化也不可缩小。不是说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中随便的给上一个图表、一组问题或一组建议等都可以称得上教学支架的。面对一个不能完成的高度,手足无措,在这个时候给以的一定的引导帮助使其达到相应的目标,这个“扶手”在教学中才叫支架。另外,支架的“放置”地点也很考究。也就是说支架的出现不但要把握时机,还要设置恰到好处。这里还要把支架与学习过程设计中的助学区分开来。助学中的问题、建议、图表和工具不一定是支架式教学中的支架;但支架一定会起到助学的作用。相反,另外一种错误的理解就是看什么都不是支架!其实支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深,不一定非要是一个复杂难懂的理论或工具,有时仅仅就是一个暗示、一段话,只要我们设计得当、用得恰当。

(2)理解最邻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中的第一水平、第二水平是指图中椭圆的边界,而不是整个区域(见图1)。水平指的是某一知识的高度,绝非所有的内容。内部两个椭圆之间的区域才是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我们在支架式教学中,支架的搭建要以第一椭圆区域为出发点,基于最邻近发展区,目标是第二水平。实际应用中并不要求一定要达到理想的第二水平,但是教学希望在最邻近发展区走得更远。

(3)灵活地应用

在教学运用中,教学策略之间、支架类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界限。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补充各有所长。有时甚至一个问题解决中都会用到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创造性地综合运用,目的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不能为了支架而支架,刻意的追求教学方法的运用。

四、模式的实践意义

支架式教学的亮点就是最终让学生形成独立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架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而构建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呈现生态型的课堂。

1.以教学互动流程取代单向传授模式

无论什么时空背景下的教学,首先发生的都是师生之间的接触、沟通和交往。师生之间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和交往引起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或者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和利用相互性的客观规律,对现今的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和科学的改革。教师在教学中拥有毋庸置疑的决定权利和不由质问的权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行为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和影响,更有甚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单体中心地位必须做出质的转变,教师只有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才能真正体现“教”是为了学有所长。

支架式教学模式顺应新课程的人本理念、更加积极地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加到课程教育当中,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积极与教师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配合,主动引导,为课堂教育当中的学生主动性学习创造更多更合适的条件和环境。

2.有助于推动个性化教学

使用支架式教学需要了解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即对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做出判断,这样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习者,从实际出发设计和实施教学。支架式教学给学习者提供的支架,是以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为基础的,是多样化、个性化的。这样使得不同风格、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习者可灵活选择适合自身的支架。

3.激发学习者的动力

克拉申(S.D.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指出,如果输入的信息(即支架载体)为输入者所理解并引起某种共鸣与思考,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就会空前提高,并渐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他们会获得支架的帮助,完成阶段性学习任务,这样学习者会有收获感,能激发持续学习的动力,进而努力完成整个学习任务。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支架式教学将学习者置于一定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能满足这样的需要。随着支架的使用和淡出,学习者开始独立探索问题,在发现问题而后自己解决问题的反复探索中,学习兴趣被唤起和激发。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困难时得到支架帮助,获得阶段性成功,能大大减少学习挫折感,从而赢得了学习的自信心。

标签:;  ;  ;  ;  ;  ;  ;  ;  ;  ;  ;  

高中英语“脚手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_支架式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