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比较研究_消费结构论文

中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城乡居民论文,国内旅游论文,消费结构论文,水平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3-2398(2010)02-0158-03

1 引言

无论从旅游人次还是旅游收入来看,国内旅游一直是中国旅游的主要构成部分[1]。国内旅游对拉动内需、促进全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研究中国国内旅游消费意义重大。

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由城镇和农村两大旅游市场共同组成。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城镇与农村在收入、文化教育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不均衡发展[2],城乡居民旅游消费不仅在消费水平上,而且在消费结构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旨在明晰城乡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差异,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提高国内旅游消费水平、优化国内旅游消费结构的路径,促进国内旅游业发展。

2 中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比较分析

2.1 旅游消费水平增长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呈下降趋势。1978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67.7%,2007年已分别降至36.3%、43.1%,说明中国居民已经明显摆脱生存型消费阶段[3]。相应的,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增长。

2.2 旅游人次与旅游消费水平

2007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6.10亿人次,城镇居民6.12亿人次,占38%;农村居民9.98亿人次,占62%。国内旅游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其中,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分别为5550.39亿元和2220.23亿元,各占71%和29%[1],后者仅为前者的40%。可见,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一直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①,所以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次数也高于城镇居民,但因收入差距,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占全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比重远远低于城镇居民。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国内旅游的人均花费、出游率都远远低于城镇居民。2007年数据表明,国内旅游人均花费482.6元/人次,其中,城乡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分别为906.9元/人次和222.5元/人次,前者大约是后者的4倍;城乡居民出游率分别为166.3%和105.4%,前者约为后者的1.6倍。若以出游率和旅游人均花费的乘积来表示旅游消费水平,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的差距则更为明显,前者是后者的6.4倍(表1)。

3 中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比较分析

本文依据2007年数据,从旅游目的、旅游住宿设施选择、人均花费构成等三个方面来比较分析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

3.1 旅游目的

表2表明,城镇居民游客中64.7%的旅游目的是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农村居民游客则有64.3%以探亲访友为主要旅游目的。城镇居民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旅游是农村居民的3.4倍,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是农村居民的5.9倍。显然,这种现象与城乡居民工作和生活环境差异有关。

3.2 旅游住宿设施选择

由表3可知,农村居民游客在国内旅游时,有68.9%会选择在亲友家住宿,而城镇居民游客有54.5%会选择在饭店或招待所住宿。这可能与农村游客以探亲访友为主要出游目的有关,此外,收入水平较低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3.3 旅游人均花费构成

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2007年,城镇居民游客乘坐飞机的人均花费是农村居民的7.5倍,农村居民游客以选择火车和汽车为主。显然,这是由收入水平和各自的旅游类型所决定的。

在游览娱乐精神消费方面,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游客人均花费比重分别为9.9%和4.5%,2000年则分别为9.9%和6.2%,说明无论城镇游客还是农村游客,旅游消费中精神消费均不足,都有待于提高,农村居民更为明显,也反映出旅游产品结构尚不合理。

在行住食游以外的非基本旅游消费比重方面,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的人均数据分别为38.5%和50.5%,而2000年时仅分别为27.6%和35.2%,可见,中国旅游消费结构已经有所升级。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居民总体旅游消费水平较低,但非基本旅游消费比重却高于城镇居民,不符合通常的旅游经济规律。

4 中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优化的路径

4.1 提高城乡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

居民的收入水平对于旅游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都会产生影响,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就必须提高城乡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对于我国来说,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对于提高旅游消费水平的意义尤为重大。因为,由前述分析可知,我国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而农村居民又是中国的主要人口构成,消费潜力巨大,另外,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他们不受工作日的限制,相对比较自由。这也是农村居民旅游的一个优势,可以避开旅游旺季,享受到价格较低的旅游服务[4]。只有农村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稳步增长,才有可能将这种消费潜力转化为现实的消费能力,推动中国旅游消费水平提升。

4.2 合理制定景区门票价格

如前所述,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是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的主要目的,而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为目的的农村居民游客也可能会增多,但近年来,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之风愈演愈烈,事实上,已成为国内旅游的制约因素。

4.3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旅游产品结构会影响旅游消费结构,因此,要改善旅游消费结构,就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首先,应大力开发观光旅游以外的专项旅游产品。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导致城镇居民观光型游客比重过大,娱乐、购物消费比重较低,旅游经济效益不高。因此,应大力开发度假旅游、民俗旅游、体育旅游、摄影旅游、修学旅游、购物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带动娱乐和购物消费。

其次,应开发适应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我国旅游产品的设计一直面向城镇居民和入境游客,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的旅游产品缺乏,从而限制了农村游客的旅游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第三,应加强非基本旅游产品建设。尽管表4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非基本旅游消费比重已有所上升,但离国际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尚有较大差距。非基本旅游消费比基本旅游消费增长空间更大,加强非基本旅游产品建设有利于旅游经济效益提升。一方面,要丰富旅游购物品的种类,提高其质量,尤其要注重特色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土特产的开发,改变旅游购物品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的现状,同时,要规范销售行为,杜绝欺客宰客现象;另一方面,各地应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富于吸引力、参与体验性强的优质娱乐项目。

4.4 加强旅游消费引导

首先,政府应通过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实施来引导旅游消费增长。例如:我国已有很多地方派发旅游消费券;国家旅游局正在研究制定全国性的“国民休闲计划”,拟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倡导针对优秀员工的奖励旅游、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旅游、针对学生群体的修学旅游、针对离退休人员的银发旅游。

其次,旅游企业和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国民意识到旅游消费对于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培养旅游消费意识。

第三,旅游企业和媒体单位应加强对旅游消费内容的引导,引导游客认识旅游消费的实质,增加精神消费需求,提高精神消费比重。由表4可知,中国城乡居民游客的精神消费比重较低,而且2007年与2000年相比并没有增长,这既与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精神消费吸引力不够有关,也与旅游消费引导不足有关。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2006年2月28日宣布的统计数据是57%。

标签:;  ;  ;  

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比较研究_消费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