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耿铭1,张凤林2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耿铭1,张凤林2

1.辽宁省军区大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 116001;2.辽宁省军区兴城离职干部休养所 125100

【摘 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特点进行整理同时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干休所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对患者疾病临床特点进行整理,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67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者46例,患者病情改善者18例,治疗无效者3例,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5.5%。结论:高血压疾病病程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要采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同时要联合非药物治疗。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特点;治疗

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青壮年,本病的发生与患者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直接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越来越高,患者致死率、致残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因此,对患者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是非常有必要[1]。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干休所系统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特点进行整理同时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患者均为2008年6月-2018年6月间的治疗人员。患者年龄平均(75.6±4.3)岁,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2例,患者高血压分级为Ⅰ级者14例、Ⅱ级者28例、Ⅲ级者24例。患者病程平均(12.8±4.3)年,病程低于5年者7例、病程在5-10年者18例、病程在10年以上者42例。患者均无严重心功能衰竭者;患者无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无肾脏功能衰竭表现;患者无意识障碍;患者无精神类疾病。

1.2诊断标准

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年龄超过60岁;患者连续三日在未服药的情况下测量血压,收缩压超过140mmHg,舒张压超过90mmHg。

1.3治疗方法

1.3.1药物治疗:患者予以药物治疗,药物选择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予以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进行治疗,伴随心力衰竭、肾病的患者要予以钙通道阻滞剂或是血管紧张素受体e型拮抗剂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多以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进行治疗。采用单独药物治疗的患者9例、二联药物治疗的患者34例、三联药物治疗的患者24例。

1.3.2非药物治疗:对患者饮食进行控制,采用高血压饮食,对患者运动进行指导,告知患者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保持情绪平稳,避免患者出现情绪激动、熬夜情况。

1.4评估指标[2]

对所有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进行评估,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患者治疗后1个月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或血压恢复正常视为显著;患者治疗后1个月舒张压下降低于10mmHg,收缩压水平下降超过30mmHg视为改善;患者治疗后血压无显著改变为无效。评估有效率=显著率+改善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治疗效果:67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者46例,患者病情改善者18例,治疗无效者3例,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5.5%。

2.2临床特点:67例患者中收缩压升高者23例、舒张压升高者11例、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者33例。24例患者无明显特征,仅11患者存在头晕、失眠、手指麻木表现,有22例患者存在胸闷、气短表现。其余43例患者存在合并症,合并冠心病者18例、合并脑梗死者11例、合并心律失常者8例、合并肾功能不全者6例。67例患者中有并发症发生者54例,其中19例为2型糖尿病、22例患者为高脂血症、26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病。

3.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程较长,患者临床中并无显著症状,多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低下,患者多为收缩压升高或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者。患者病程通常在10年以上,甚至更长[3]。由于高血压病程进展缓慢,患者对疾病的知觉较差,且由于患者临床中并无典型表现,因此很容易被忽略,进而导致患者病情诊断时已经较为严重。且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对血压进行监测,进而导致疾病的控制效果不理想[4]。且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抵抗能力下降导致机体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因此患者血压控制水平能力较差,血压波动显著。

多数老年患者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掌握程度有限,导致其在生活上无禁忌,饮食不加以控制,过度进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并未进行规律的运动或运动强度不足等均会导致患者病情控制不理想[5]。在现阶段临床中多以收缩压作为患者血压测量的指标,老年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血管顺应性下降,舒张压会降低,而收缩压会升高,因此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及时对收缩压进行测量、评估收缩压变化趋势能够对患者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方案。

高血压患者疾病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患者的药物治疗需要结合患者不同的病情、临床表现进行选择。我院患者均予以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进行治疗,伴随心力衰竭、肾病的患者要予以钙通道阻滞剂或是血管紧张素受体e型拮抗剂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多以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可见,67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者46例,患者病情改善者18例,治疗无效者3例,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5.5%,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血压控制理想。对我院的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要从小剂量开始,而后逐渐增加药物剂量,针对合并其他合并症的患者来说不要轻易使用噻嗪类利尿剂进行治疗。针对病情教研中的患者不能采取单独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要结合患者病情予以联合用药,同时要对患者饮食、行为、运动进行管理,全面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天婧,张琳,杨欢.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0):34+71.

[2]努丽帕?阿哈什拜.分析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3):76.

[3]邱奉敏,刘小强,李晓东.重症监护室内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8):3962-3963.

[4]胡敏.临床不同类型降压药物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特点分析[J].新疆医学,2018,48(06):678-680+688.

[5]任海赢,袁云波,李翠娥.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J].临床医学,2018,38(05):44-46.

论文作者:耿铭1,张凤林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  ;  ;  ;  ;  ;  ;  ;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耿铭1,张凤林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