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水电站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厂的单机容量也变的越来越大,因此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提高水电厂员工的安全意识,完善水电厂的规章制度,增强水电厂工人的专业技能等对于预防以及解决水电厂出现的问题越来越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把水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水电厂运行;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引言
我国为人口大国,居民用电量巨大,这就代表着我国水电厂有着重要的作用。水电厂作为调峰调频的电力系统,近年来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水电厂的安全管理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对于设备的监管以及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都应得到管理部门的重视,时刻做好水电厂的安全管理工作。
1水电厂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1.1对安全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我国用电需求随之增加,这就使得水电厂的任务量越来越大,造成极大的用电压力。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部分地区水电厂的领导和负责人员仅仅只重视于如何正常的供电问题,并没有过多地把精力关注在水电厂的安全管理,致使水电厂设备运行易出现超负荷、老旧等问题,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部分水电厂负责人员只是书面指定了安全管理方案,并没有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认为普及安全知识以及每天检查安全工作是在浪费时间,会延误工作效率,导致水电厂的工作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较为懒散,没有保持应有的高度重视与警惕性,易出现安全问题。
1.2现场管理不规范
水电厂周围环境也是影响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因。水电厂的运行环境比较复杂,特别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例如潮湿、噪声以及震动,如果设备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之下,极易发生故障,工作人员处于这种环境,则会加重疲劳感,无法集中注意力。造成水电厂安全事故的隐患包括对生产现场管理不规范。电力生产是一项复杂的过程,要将水能转化为电能这是一件繁琐的项目,应用到的设备众多,包括水利机械设备、发电设备、配电设备、变电设备、输电设备、以及其他一些辅助设备,而且电力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任何一个设备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从而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因此,水电厂要保证各个设备在最佳状态,这也是保证水电厂供电的工作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依旧会发生诸多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可能是设备本身质量就不过关,有的是因为没有规范操作所引起的问题。有的设备设计存在缺陷,没有自动警示系统,若出现失误操作也不能及时的将错误信息显示出来,设备已经出现故障也不能及时将它关闭,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1.3生产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供水、供电任务的急剧增加,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水电企业,电气化作业操作数量及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环境保护及安全的风险进一步加大。这些都对生产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人员不仅要有水电生产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2水电厂运行安全管理完善措施
2.1始终坚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水电厂员工的安全意识
员工的安全意识是决定水电厂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刻不容缓。但是,当今水电厂举办的活动太过浅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这种情况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员工没有主动积极的参加类似的活动,活动难以开展;②此类活动没有以以往的经验教训为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不够全面。因此,无论水电厂组织安排什么形式的安全活动,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与现实情况相结合都是没有问题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举办安全活动要把重点放在对安全规则和相关文件的学习上,同时也要注重内容能够与现实相联系,深入学习如何能有效的避免或者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从而使水电厂的安全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目前新技术和新设备已经应用在了各种水电厂中,不仅对水电厂的管理水平,而且对水电厂的工人也有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电厂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安全和更稳定。因此,不论是大水电厂还是小水电厂,都要坚持把员工的安全意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此来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加强全体水电站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
2.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水电厂应该结合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再根据水电厂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安全管理制度,让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纠正工作人员的不良习惯,保证设备的存在运行。在制订全年安全生产计划书,将计划中的工作任务具体到个人,并设定考核指标,从管理层到基层工作人员都要签署责任书,对每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给予奖惩,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各司其职,以此激励工作人员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水电厂的供电安全。此外,必须要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保障工作人员按照安全规范操作,将安全生产理念贯彻到工作的始终,认真执行安全管理绩效制度,对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而对那些没有按照安全管理制度的工作人员给予惩罚,从而起到警示的作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水电厂的正常运行。
2.3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加强生产现场的设备检查,这是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也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密集的巡检工作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异常,并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设备检查工作中也要有主有次,对重要设备和易发故障的设备进行重点检查,例如发电机,它是水电厂的核心设备,肩负着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重任,它的工作状态关系到水电厂的正常运转。因此,在巡检中将发电机作为重中之重,尽可能地防止出现设备故障。水轮机是最容易发生故障的设备之一,所以它也是检测工作中的重点对象。此外,对于其他的辅助设备,一定也要关注,不能因为它的作用不大而忽视,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
2.4提高设备检修、维护、巡检质量
对于运行多年的水电厂而言,设备老化极易导致设备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检查设备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检修标准对设备进行检修。在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的时候,应及时消除设备缺陷,避免反复发生同样的缺陷。在对设备进行巡检的时候,要对设备的运行状沉进行准确的把握,并且通过全而的检查及分析能够及时的发现隐患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2.5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需要高素质人才作为发展条件,所以电力企业要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一方面,企业投入资金购买新型设备后,应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新设备的操作方法,并提供图纸资料进行了解,当设备操作中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图纸进行解决处理,为电力的正常供电提供快捷。另一方面,对于机械设备的造作规范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时,可以聘请专业的培训人员进行当面讲授,工作人员有不了解的问题可以及时请教,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还更有效率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规范化操作以及专业技能。此外,为了更好地提高管理工作者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可以组织周期性的仿真测验,在实践中提高出现问题时的处理能力,更有利于水电厂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电厂是中国电力的主要来源,它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整个电网的供电安全,甚至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水电厂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注重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将影响水电厂安全运行的隐患尽可能消除,保证供电正常。
参考文献:
[1]张小平,文建强.水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5):1254.
[2]于巧丽,卜佳.浅谈水电厂运行工作安全管理[J].魅力中国,2010(34):82.
论文作者:巴桑次仁,东文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水电厂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发生论文; 工作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