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恒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10000
【摘 要】风险就是不确定性的一种,已知不确定状态服从某种概率分布。所谓工程造价风险同样包括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及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有必要对工程造价风险进行研究,,因此,必须要做好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文章对建筑工程造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程造价控制及风险防范措施,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施工项目工程;工程造价;造价风险管理
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况
近阶段,国内的大多数施工方是先对工程进行竣工,等完工后再清算整个工程的资金。而这些建筑工程都不太注重经济节约,所以在这样的工程施工中或者是施工完成后都会容易产生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在施工前可以避免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对工程过程中的每一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而这个对价格的管理应该是从设计工程的建筑方案开始,从而把管理贯彻到每一道工序,进而实现企业高的经济效益。但就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来看,大多数工程都尚未做到这一点。
2.工程造价风险分析
2.1招投标阶段风险
在项目的招标阶段,投资方通过招标的方式,降低项目成本,选择技术能力强、报价低的承包方,该阶段签订的合同对接下来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在实际招投标操作过程中,由于许多人为的原因造成该阶段的结果偏离了招投标的初衷,为项目造价控制埋下了隐患。
2.2项目设计阶段风险
某些工程时常出现建设单位给定的设计周期较短的现象,致使设计方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方案的比选,不能做到技术与经济的对比分析,导致设计任务书中的经济指标不能实现。同时由于设计仓促,图纸标示不清,造成施工困难,在施工中不断变更,使得施工预算远超设计概算。出现只重技术,忽略造价的现象。
2.3 施工阶段对风险的管理力度不够
近阶段,我国大多企业没有注意到造价风险的问题上,对工程管理的造价管理尚未做出相关的规定,使得企业的工程操作没有良好的操作规范。即使有些企业注意到培养工程总价风险防范的意识,但是也只是在表面上做做样子而已,并没有把这工作实施到工作当中去,从而使得企业内部的造价风险快速地增加。
2.4竣工阶段风险
在竣工结算阶段,施工方先进行竣工决算,再与业主方进行竣工结算,施工方占据着结算的主动地位。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施工资料搜集不完整,以及人员流动大,导致投资方信息不对称,造成投资增加。
(2)承包商在计算工程量时,尤其是对设计变更的工程量进行计算时,不遵守国家统一的标准,会算出比实际高出很多的工程量,导致价款增加。
(3)竣工结算时,对应当扣减的项目不扣减或者少扣减,还隐含了不允许的项目,从而提高了工程的造价。双方签订的合同中不明确的条款,在结算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扯皮”现象,增加造价。
3.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措施
3.1树立风险意识
在招投标过程中,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工程造价能否顺利圆满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设单位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在规划设计时严格把关,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从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工程造价风险几个因素综合考虑来设计图纸。在设计过程中,规范设计过程,并设计出多种图纸进行仔细的分析比较,选择一种最完整的施工图纸。此外还要提供高质量的工程量清单、详实的招标文件、合乎情理和法律的合同条款和适合工程实际的准入资格。在招标过程中,要坚持兼顾质量和价格的原则,要遵循平等竞争、公开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加强监督管理制度建设,严厉打击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要及时发现和提出招标文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在清单报价中,要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变化趋势,将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要对工程的风险大小、复杂程度进行全面的剖析,对带有全局性和关键性风险要重点解剖。
3.2严把合同订立关,合理约定风险范围
一是尽量采用示范文本,以防止一些显失公平的条款。增强法律意识,对合同的严密性、规范性、合同条款的逻辑性认真加以研究,中标后合同订立阶段要斟字酌句,认真研究专用条款,注意各有关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二是加强合同管理意识,凡是招标文件中发现的可能导致的风险问题,如外部条件不足产生的风险,究竟应由谁来负责;业主供应材料设备或指定分包商的计价方式的约定等,应在合同中明确而未曾明确的,可通过补充合同协商来解决,力求按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与业主分清责任,从而达到降低合同条款风险的目的。三是合同双方分担风险应明确约定。特别对于采用总价合同,工期又比较长的工程,必须定量地约定风险范围。
3.3强化施工管理,控制风险
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要加强项目管理,对工程的质量、工程索赔管理、工程验收、工程结算、工程款的支付等方面的风险防范。在工程质量上,要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程与质量验收规范精心施工,要保证施工的质量达到业主和合同上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工程量分配到小组和个人,合理安排施工计划,要抓好工程中的重点工作线路和工作重点,在安全上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树立其高度的安全施工意识,在施工时,可以及时的向业主报告施工情况,尽可能的供优质服务,保证工程款的如期支付。必须注意一点,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引起的合同价偏低时,千万不能以降低工程质量、擅自修改工程图纸、偷工减料、使用劣质建筑材料为手段来排除风险,这样双方之间引起的法律纠纷对承包商来说是没有好处的,反而会造成很大的名誉影响和经济损失。在工程款不能及时到位时,承包商一方面可以根据合同采取适当的暂停施工方案,另一方面通知业主支付工程款,并告知其不能及时支付工程款的后果。同时要恰当合理的应用索赔,索赔也是一种针对于工程造价风险的重要防范措施之一,但必须注意一点,即在索赔时要以合同和法律为根据。
3.4全面推行工程分包,转嫁风险
工程分包在施工企业客观存在,但仅限于“干不过来”的时候和特殊专业工程。应对工程造价风险要求施工企业全面推行工程分包,包括土建、安装的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促使企业发展为“管理型”施工商,强化施工企业的管理服务监督功能。把中标的工程价按项目分解后进行分包,把建设方要求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结算比例等分解后落实到分包单位。
3.5严格规范建筑市场竞争环境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不断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净化市场竞争环境,以防止恶性竞争的发生,确保建立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环境。同时,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要自觉为企业提供服务,及时测算、发布权威性的信息,以利企业增加对各项风险事件的把握程度,从而采取相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减少由于产业环境变动和其它环境变化所引起的风险损失。
3.6培养风险管理人才,管控风险
实际上很多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风险管理人才不足,严重影响到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针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和调整:其一,积极开展专业化风险管理培训,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增强风险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其二,注重使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去提高风险管理质量和效益,促进风险管理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和进步。
4.结语
建筑行业的工作本身存在很多不明的因素,而且建筑工程的工作复杂,经历的时期长、造价不稳定,使得造价风险无处不存在。而企业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只有做到施工的过程中保证工程的质量,造价预算符合经济型的原则,并且实时地对造价风险进行控制,才能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提升企业的形象,才能规范整个市场的操作。
参考文献:
[1]庆中.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
[2]郭颖.公路工程造价全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论文作者:古桂梅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6
标签:风险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合同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低碳地产》2015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