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数字城市;建设现状;发展对策
1数字城市的概念
近年来,数字城市的概念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一样,充斥着各种网络空间与各种平面媒体。2016年6月,笔者从百度搜索出434万条有关数字城市的相关报道,在360搜索中搜索出1亿条相关信息。
广义“数字城市”的概念:即城市信息化,涉及到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不仅包括各种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将涉及信息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文化伦理观念的变化与调整。
狭义“数字城市”的概念,是指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
2数字城市建设的现状
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信息化水平低、数据库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进度,具体内容为:①信息化建设缺乏规范性。目前,我国各地区虽制定了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制度体系,但在实际落实工作中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和灵活性,造成信息孤岛问题的出现,无法满足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②缺乏有效的宏观规划。我国当前数字城市建设尚缺乏有效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不同城市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所制定的数字化建设目标也不相同,导致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实现地区间的信息共享;b.一些城市在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的确定上,不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条件,不利于保证数字城市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③缺乏信息人才。信息技术在构建过程中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严重缺少既懂信息技术又精通本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阻碍当前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因素;④城市空间信息获取不合理。空间信息的质量问题是制约数字城市建设的瓶颈,在城市空间信息获取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数据信息可用性较低、规范的大比例尺基础地理数据资源不足、缺乏地区信息共享机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当前的网络环境尚无法满足信息高速传输的要求。
3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数字城市化建设取得了飞跃的进展,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再加上技术、信息传递情况的影响,使得他还仍旧存在很多不足。首先,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不强,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到现在为止,我国很多城市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信息网络,然而在构建过程中却过多的考虑硬件设施,没有整合建设网络,导致资源信息开发不完善,利用能力不强。其次,信息化建设缺乏规范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递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对于政府政务的发展和企业规范化构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过从实际情况上来说,各地区即便制定了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制度体系,在细节上却不够严谨,使得建设工作灵活度不够,电子政务水平普遍低下,没有一个国家级的政府总网站和与之对应的结构和内容规范。最后,信息人才匮乏,相关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城市数字化建设必须要以人才的发展为依托,信息技术在构建的过程中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数量也较多。但是地区却缺少相关人才,现有职工的整体素质不高,成为了制约城市化信息发展水平的关键。
4数字城市的发展对策
数字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应从战略性角度来看待数字城市建设,针对我国数字城市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提出以下对策,以加快数字城市的建设步伐。
4.1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
数字城市建设不仅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关,还涉及到政府管理与社会经济运行,因此,政府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经济调控职能,实现城市系统的循环使用。另外,各级政府还应对各地区经济建设情况进行统一、监管,缩短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实现地区各类资源的共享运用。同时,政府还需对每项城市运营工作的开展制定合理规划,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优势,加大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力度,进而为促进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2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数字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协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依靠政府支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数字城市的顺利建设。以“城市数字化工程”为例,该项目实施的总费用为32.1亿元,国家资金投入约1500万元,通过地方政府拨款、国内外风险投资、自筹等方式共筹集资金31.95亿元,这种运作方式可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进而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3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单一行政部门是难以进行统筹协调工作的,应在市政府的指导和领导下,成立专门的由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队伍,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数字城市发展纲要及资源共享的标准,打破各级政府与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局面,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原有信息技术平台上构建一个开放的、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互相推诿责任等现象的出现,进而实现信息资源最广泛的交换和应用,促使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重视人才培养
地区之间所存在的资源和信息不平衡现象会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不利于实现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为了推动数字城市的顺利建设,需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利用价值,加快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步伐,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另外,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需积极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实施相关政策或措施拓展人才的培养渠道,大力探索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新途径,同时在中小学教学体系中融入数字化城市的新知识,为数字城市概念的普及和传播奠定基础。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必须走一条更加合理的发展道路,结合目前的城市发展状况,制定数字城市发展的新计划,加快区域发展,积极宣传有关概念和特点。针对目前数字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不足,城市发展必须强调科学化,增加投入,加快信息化基础的建立,坚持政府法统一管理,并整合和信息资源,尽可能的消除区域之间的数字鸿沟,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整个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要武,郭红领,杨洪涛.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公共管理学报,2014,02:58-64+95.
[2]史健玲.深圳“数字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南方论丛,2014,02:64-69.
[3]杨搏.当前我国数字城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5.
[4]郝蒙蒙,罗皓,张健.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J].科技致富向导,2015,26:20.
论文作者:荆典中1,贾彬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数字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我国论文; 政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