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了火力发电企业对标管理体系具体搭建方法与步骤。
关键词 火力发电企业 对标管理体系 搭建方法与步骤
对标管理起源于1979年,由美国施乐公司首创,所谓“对标”就是指企业以行业内或行业外的一流企业作为标杆,从各个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赶超标杆企业,不断追求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
一、对标管理实施背景
近年来,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发电企业市场电占比不断增大,2019年河南省燃煤机组市场电已达到40%。发电量就是发电企业的生命线,在有边际利润的前提下,电量越多,发电量企业利润越大,因此各发电公司采取一切手段争抢各类有效益电量计划,竞争异常激烈。信阳发电公司受地理位置影响,煤价一直居高不下,边际利润低,市场电竞争能力弱,为提升公司经济效益,增强公司盈利能力,信阳公司从2018年开始开展对标管理,经过2年的摸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对标管理体系。
二、对标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确定年度对标目标
结合公司年度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及管理基础,确定公司年度对标目标。例如信电公司2019年对标目标:到2019年末,公司有3-5项生产技术指标在本区域内达到优秀值;有1-3项达到行业优秀值。
(二)确定对标方向
确定对标方向时应尽量全面覆盖公司各管理方向,包括发电、设备、安全监察、环保、燃料、物资、人力资源、财务、党建、物资、多经等。
(三)确定对标指标
各管理方向下的指标众多,如果所有指标都进行对标分析,对标内容多且繁杂,对标混乱且重点不突出,因此在确定对标指标时,应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选取对公司年度目标任务影响较大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对标。例如信阳公司对标指标选取如下:
发电量方面:年度实际利用小时、年度市场交易电量、年度市场交易电量交易电价、标杆引领、年度综合电量计划利用小时、累计月度计划下达利用小时、累计月度计划完成率、累计调度计划争取率、累计调度计划完成率、累计负荷率、每年根据政策影响,争取的奖励电量。
设备方面:各专业对电量影响较大的缺陷。
四耗方面:发电厂 用电率、购电量、供电煤耗、发电综合耗水率、单位发电用油。
燃料方面:入厂、入炉标单差、入厂标单、入炉标单、重点大矿厂矿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环保方面:粉尘排放、二氧化硫排放、氮氧化物排放、废水排放。
安全监察方面:人身伤亡、机组非停次数、一类障碍。
物资库存方面:根据年度降库存目标,通报每月库存金额。
财务方面:主要生产经营费用,特别是可控费用。
人力资源方面:劳动生产率。
党群方面:企业文化建设。
多经方面:利润总额。
(四)确定对标维度
一般来说,对标维度包括同比、环比、与预算进度比、系统内同类型机组对比、同区域同类型机组对比、与区域平均值或系统内同类型机组平均值对比、与近几年年度最优完成值对比。各指标对标维度应该结合指标特点选取,不应一概而论全部选取同种对标维度。某些无法量化的指标如公司文化建设、发展战略等应采取定性对标原则。
(五)对标目标的选取
设定对标指标目标时应考虑公司自身特点,目标值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最好选择“跳起来”能达到的目标。例如因客观原因我公司入厂标单一直在河南省各燃煤发电公司中处于落后地位,若和全省第一名对标,除非有政策变革,否则追赶超越标杆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但如果改成达到不超过同区域同类型电厂30元/吨,因同区域,运费具有可比性,因同类型机组,进煤结构具有可比性,实现此目标对我公司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努力能实现的,此目标的设定则更为合理,对标管理的作用才能发挥。
(六)对标目标应和实际工作开展挂钩
如果对标仅停留在数据对比层面,未和实际工作产生联系,那么对标只是数据通报,达不到实施对标管理的目的。应建立实现目标的工作任务清单,并按周期定时闭环,周期因尽量按周、月闭环,若周期太长,指标偏差无法及时反馈,失去了调整和改进工作的最佳时机,大大降低了对标管理效果。通过对标反映工作结果,通过工作反映对标目标实现情况,相互促进,不断改进。
(七)对标管理应和企业绩效管理挂钩
为促进对标管理目标更好的实现,我公司编制了相关绩效考核办法,大大提高了各指标责任部门的重视程度和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对标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对标管理是一种常用的管理方法与工具,企业在实施对标管理时,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确保对标管理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蔡晓晨.火力发电企业对标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能源与环境,ISSN1672-9064
杜红云. 发电企业同业对标管理的实践.电力安全技术,第18卷 (2016 年第 2 期)
论文作者:申方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公司论文; 目标论文; 信阳论文; 企业论文; 电量论文; 指标论文; 年度论文; 《电力设备》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