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新思维论文_徐敏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新思维论文_徐敏

(资中县公民中学 资中 641200)

人的创造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所谓创新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是带有创见的思维,通过这一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出新颖、独特的东西。更具体地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过程。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创设课堂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双向作用过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建立良好、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有效地完成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在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客体,学生是主体,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地学。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质疑。只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科学的思维和积极的创新,才能使知识得到升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于提问,允许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模武。避免学生的思想处于“等待解答”状态,让学生达到“发现——创新”的目的。

2、应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手段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出乎意料,能顺应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状况,刺激学生的感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有强烈的兴趣,参与的意识才会提高。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就用了“鸡兔同笼”的命题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化抽象的数学概念为具体形象的表达,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学生的“意识参与程度”很高。

二、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从所给的原信息中产生不同方向的新信息的思维方式。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局限既定理解,尽可能的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其主要功能是求异创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设计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型题目,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使学生的思维善于多方向,多角度衍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造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当前数学创新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开放式教学:这种教学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在学生参与下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二是方法开放;三是思路开放。

2、 活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3、探索式教学:采用“发现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比如一般学生总喜欢局限在平面范围内考虑问题,为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形成“对空间图形进行研究” ,可向学生提问:你用六根等长的火柴为边,能 摆出四个正三角形吗?恐怕绝大多数学生在纸上画来画去无法完成,此时 可出示四面体模型,说明六根火柴可作出四个正三角形。

三、做到思维严密有据,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要求学生思维要具有严谨性, 思维的严谨性指考虑问题的严密、有据,把抽象思维转变化为形象思维,对事物不停留在表 面认识上。要学会运用类比,但是要注意不轻信类比的结果;审题时不但要注意明显条件, 而且还要留意发现那些隐蔽的条件;运用定理时注意定理成立的条件;仔细区分概念间的差别,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正确地使用概念;给出的问题要全部考虑,不使之遗漏。这些都是思维严谨性的表现。比如已知一条河流的同侧有A、B两村庄,如果要在河边建一供水站,应如何选址才最节省通水管?这些问题,都是对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只有灵活地掌握数学知识,才能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对一个问题能从多方面考虑。具体表现为一个事实能作多方面的解释,对一个对象能用多种方法表达,对一个题目能想出各 种不同的解释。与此相应地还有另一种情况,即有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或理论,能从多方面设想,探求这种方法或理论适用的各种问题,扩大它的应 用范围,特别是把一个领域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个领域。这种方法常能收 到意外的效果。例如,求一次函数y=3x-1与y=-3x+5的交点的坐标,可以利用图象法解,也可以利用求方程组的解得出,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出数与形的联系,又沟通了几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方法来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让学生克服某些思维定势,注重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例如:解方程(2017-x) 2+(x-2016)2=1。如果按常规解法去括号、化简整理,难以奏效,但仔细观察、分析,不难发现2017与2016的差恰好为1,把方程右边的1化成2017-2016并配以-x+x则可迎刃而解。

原方程可化为(2017-X)2+(X-2016)2=(2017-X)+(X-2016)

化简整理得:2(2017-X)(X-2016)=0解得X1=2017,X2=2016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中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学生只有在教师的肯定、鼓励、赞赏下,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才能被激发,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徐敏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7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新思维论文_徐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